《封龙山颂》赏析及《西狭颂》临摹心得一则
《封龙山颂》赏析
《封龙山颂》,东汉延熹七年(164年)十月立。纵166厘米,横100厘米。15行,行26字。在河北元氏西北四十五里王村山下。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一月,元氏知县刘宝楠访得,移置城中文清书院。
杨守敬在《平碑记》中称此碑:“雄伟劲健,《鲁峻碑》尚不及也。汉隶气魄之豪放雄伟,汉碑之中无出其右者。”
此碑用笔遒劲豪放,有篆籀笔意,虽大起大落,却又能法度深严,无一笔出规矩、无一笔失仪态。结字方正古健,气象宏大。外表端方,内含动势,有很强的张力,具有一种独特的阳刚之美。
石家庄封龙山
封龙山又名飞龙山,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约十五公里。西倚太行,东临平原,主峰海拔812米,巍然崛起,雄伟壮观。石家庄封龙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既有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又有十分丰富的历史资源,在我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碑碣石刻是封龙山的一大特色,有东汉以来的碑、碣、题刻百余处,目前发现见诸史籍记载的汉碑有六通,即《封龙山颂碑》、《三公山碑》、《祀三公山碑》、《三公山神碑》、《八都神坛碑》、《白石神君碑》。现存实物的有《祀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两通,保存于封龙山上“汉碑堂”内,是河北境内仅存的汉代碑刻。
(图为封龙山)
临《西狭颂》
临写西狭颂我使用羊毫笔,吸水性稍强的生宣,浓淡相宜的墨。写隶书不在放而在收,不宜快而宜慢,起笔以方笔为主,圆笔为辅;行笔爽快、自然,不做作;收笔稳健、含蓄。结构参以自己的认识和审美情趣,不刻意追求形似,在临写中体会朴实凝重的金石气和轻松自然的书写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