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釉的美感来源于哪里?
建窑黑釉盏能在点茶、斗茶盛行的宋代成为最受欢迎的茶碗,其决定性因素就是釉色。假如建盏的釉面斑纹容易控制、模仿且千篇一律,就不会在宋代独领风骚。
故,釉色之于建盏,是不可或缺的灵魂所在,也是鉴赏的重要依据
建盏的釉色如此瑰奇多变,造就它在黑釉瓷中独树一帜的地位。
建盏釉的美感一方面来自于自然析晶与分相的随机性,一方面必须由工匠的智慧与自然的恩赐相结合才能烧成,并且每只珍品建盏的的析晶斑纹都表现迥异,找不出重复品,才令建盏成为黑釉瓷中的翘楚,也令建窑拥有陶瓷史上不可磨灭的杰出成就。
11年前,也就是2007年,李达在权威刊物《收藏家》杂志发表一则长文,对建盏的工艺难度、分类、鉴赏方式作出全面解析。
此文对建盏在陶瓷学界地位的深化,对普罗大众入门欣赏建盏的方法,都影响深远。
李达作为化学专业出身的轻工所工程师,不仅是建盏工艺师,也是材料学方面的专家。他将多年实践获得的经验与理论结合,撰成长文发表,同他的建盏作品一起,树立了建盏界科普与审美的标杆。
在该文中,他对建盏工艺受到釉色的制约有深刻体会,先摘录分享如下(括号内为编者注释):
1)建盏釉层厚且流动性大
施厚釉是釉色的需要,釉色包括釉的底色和釉面斑纹。釉层太薄,釉不黑,釉薄处呈酱色。
再则,釉层薄,兔毫斑纹短,不流畅。油滴(即鹧鸪斑)斑点也不大。所以施厚釉是必要条件。
但是,高温厚釉给建盏带来的缺陷是很难克服的。
一是釉厚干燥收缩大,易使釉层开裂,与坯粘不紧,烧时易缩釉或脱釉。
二是建盏在1300℃高温烧成,此时釉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大,使釉层从上到下逐渐加厚,釉层厚度上下不均,对斑纹的形成影响很大。
就兔毫来说,兔毫的斑纹好比水中的鱼草,在水浅处鱼草会被顶出水面,在水深处就沉在水中。
所以兔毫斑纹一般在碗上部很密集并突出釉面,在下部较稀疏,沉在釉中,似隐似现。
斑纹的浮沉程度不同,(与空气接触的程度不同)所受的氧化程度就不同,使得斑纹的形态和色彩都有所不同。
斑纹形态和色彩的变化,从审美角度看似是好事(即前文所说不确定之美),但实际变化的结果很难令人满意。
往往是上部斑纹过密,下部斑纹过稀或无斑纹。或者是碗上部斑纹都变灰色了,下部斑纹还不能析出。
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记载的“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指兔毫流畅通达的为上品。
釉流动性大给建盏带来的另一劫难是,只要釉层过厚,或烧成温度过高,或烧成时间过长,釉就流下粘底。
现代其它结晶釉流动性也大,但烧花瓶釉粘底可以打磨掉,不会报废。
建盏器形碗外下部露胎,从技术上就是给下垂的釉留些空间。若下垂的釉恰到好处聚成滴珠状,就有欲坠非坠之玄妙美感(这也是另一种不确定之美)。
建盏特征是:碗口几乎没有釉遮盖(即干口),釉色不黑又很干涩,碗外靠底足处有一圈明显的聚釉。
2)建盏釉的配方也难以确定
因为胎、釉、温度气氛等因素对斑纹效果的影响很大。
而窑中各处温度与气氛有差别,导致(某种固定的)配方很难适应,使制作者耗费大量精力也难适从。
就是现代每窑仅烧数件作品,配方也要经常变,因为坯变或其它因素些许改变,配方要跟着变。所以最难且最贵的配方其实是难稳定的配方。
(业内获得认可的高真正高手,都是会自己根据烧制中的意外调整配方的。没有研发能力注定被淘汰)
建盏釉的不确定之美,是烧制过程中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追求这样的美感,势必做出许多牺牲。
同一窑烧的坯,出窑之后每只都不一样,且次品比例高。质检过后,不能出厂的只能就地处理。从宋代开始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