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道之论 | 第9章 失踪的脉针流派

脉针密码:

和你一起,寻找能点亮生命的那一盏灯。

栏主:

姚志军,寻灯人,居下馆馆主。

第9章 失踪的脉针流派

在《各家针灸学说》里,将针灸流派分成8大类:经学派、经穴考订派、穴位派(包括按时取穴)、手法派、刺络放血派、重灸派、重针派和临床各科诸派。

唯独没有脉针流派。

不知从何时始,做针灸的人就多不懂脉法了,把脉似乎变成了中药医生的权利,而针灸医生不会把脉不会看内科杂病了。

针灸与脉法的关联其实是非常密切的。

在《灵枢》的终始第九篇里,就明确提出了根据人迎寸口脉盛虚来确定针方的脉针方案。

在《灵枢》后,比较大篇幅地在论著中论及脉针的经典只有两家:西晋时期的名医王叔和《脉经》、唐代的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再后来的,即使有论及,篇幅也不多。如《针灸大成》前后与脉相关的内容不超过2页,而与脉针有关的,不超过1页。

《针灸大成》里与脉针有关的内容来自《聚英》的“脏腑井荣俞经合主治”,简摘如下:

假令得浮洪脉,病人烦心,心痛,掌中热而哕,脐上有动气,此心病也。若心下满刺少冲,身热刺少府,体重节痛刺神门,喘嗽寒热刺灵道,逆气而泄刺少海。

十二经除了手少阳和手厥阴外,其他十经均有同上的脉针描述。基本上就是通过脉症来判断经脉,再根据五输穴所主而定穴。脉主要是其到定经的作用。脉质也简单,总共也就5种脉:弦、浮洪、浮缓、浮、沉迟。

而在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脉针就丰富多了。与脉针相关的内容有两个大的部分:

一是平脉的三关主对法,针对寸关尺三部不同的脉象给予对应的药方及穴位补泻,简摘如下:

寸口脉洪大,胸胁满,宜服生姜汤、白薇丸,亦可紫菀汤下之,针上脘、期门、章门。

关上脉软,苦虚冷,脾气弱,重下病,宜服赤石脂汤、女萎丸,针关元补之。

此部分的脉质丰富,脉穴的对应关系也很清晰,但缺少脉经的对应关系,也没有分左右手脉,而且三部的组合分析也是没有涉及。

二是五脏六腑各篇中,针对寸关尺的脉象来判断各脏腑的虚实从而给予对应针刺的经络,简摘如下:

右手关前寸口阴绝者,无肺脉也,苦短气咳逆,喉中塞,噫逆,刺手阳明治阳。

右手关前寸口阴实者,肺实也,苦少气,胸中满膨膨,与肩相引,刺手太阴治阴。

也是没有手厥阴经和手少阳经的对应脉法,除了胆腑篇和《千金翼方》的小肠篇里有说明穴位外,其他都也没有穴位和刺法。

王叔和《脉经》里的内容与孙思邈的基本相同,只是多了奇经八脉部分。

可见脉针发展到晋唐时期,已经是非常丰富而有体系。但为什么后世已经很少在用,也没见发展,到明代就变成了这么简单的一页而过的篇章呢?

仔细对比这三个阶段的脉针体系,发现它们有以下不同:

01
人迎寸口脉针法

人迎寸口脉象对比辨出六经所治,属于整体辨证的方法;

02
平三关主对法以及脏腑虚实对应法

是通过寸关尺各部的脉象来分别辨经辨穴,缺乏整体辨证的方法;

03
脏腑井荣俞经合主治法

通过寸口脉的整体脉象,直接辨经。

也就是说平三关主对法虽然很具体很丰富,但整体性不强,诊断和治疗就很象西医的分科治疗,心脏有病就治心脏,肾脏有病就治疗肾脏。而平三关是寸脉有问题就平寸脉,关脉有问题就平关脉。脏腑虚实对应法的实质也是如此,只不过用寸脉的阴阳虚实来对应相应的脏腑而已。

辨病分科并不是中医的发展方向,脏腑之间的相关性在这些脉针体系里并没有体现出来,人作为一个整体的辨证思维没有得到体现。所以晋代所发展出来的脉针体系算是辨病分科的顶峰,然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就不奇怪了。

反观比王叔和更早时期的张仲景,却走出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其六经辨证体系就已经超越了辨病平三关的体系。以桂枝汤的应用为例:

平三关主对法

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宜服桂枝汤、葛根汤,针风池、风府,向火炙身,摩治风膏,覆令汗出。

伤寒论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可以看出两者的明显区别,平三关法只看寸口脉浮,而伤寒论则是三部统看,寸口为阳,关尺为阴,阳浮阴弱用桂枝汤。这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后面条文还可以看到伤寒论相关的脉法应用: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而愈.。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一样也是显然的整体病机辨证的理念,这远要比单凭某部脉象而定治法要高明得多。因此,伤寒论就变成了一个分水岭,在伤寒论出来之前,还是针强于药或者两者并肩的局面,自伤寒论以后,中药的辨证论治就走向了高峰,针灸则因为脉针体系的不完善、辨证体系的不完善而走向了衰退。

到了《针灸大成》,就基本上抛弃了平三关的脉针方法,脉在针灸里面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元素,脉针流派也就自然消失了。

现在我们重新审视平三关脉针体系,它的主要缺陷就是缺乏了整体观和人体各部之间有机联系观,与中医的发展趋势是不吻合的。但它本身也有着明显的优点,也就是分部清晰、脉质丰富、脉药脉针对应紧密。这三个优点反而在伤寒论里是缺乏的,伤寒论并没有建立系统的脉药脉针的对应体系。也就是说它们走向了两个分支。

那就说明了,存在一条道路,就是将这两个分支整合在一起的道路。

也就是说,将平三关脉针体系配合上整体观和联系观,对脉针会是一种飞跃性的提升。

让我们重温之前《第1章 针道》中的针道体系:

探脉络,索荣卫,诊表里,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凉之,寒则温之,或通其气血,或维其真元,。。。。。。夫然后阴阳和,五气顺,荣卫固,脉络绥,而凡腠理血脉,四体百骸,一气流行,而无壅滞痿痹之患矣。

结合起来,就是:

探脉络,索荣卫,诊表里、辨阴阳应该成为脉针的诊断核心。

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热则凉之,寒则温之,或通其气血,或维其真元应该成为脉针的治疗核心。

这是一个显然的可发展的方向。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