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工作和研究方式应该转向了

再次反思三种教育研究的方式,反思教育科研中实践探索和写作的关系,我得到一个新的结论:基于实践经验基础上的书斋研究会是一种更理想的、更适合我的研究方式。我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实践经验积累了,又到了快退休的时间段了,研究工作和职业生涯都到了“收官”阶段了,应该且可以尝试工作和研究方式的“收官”转向了。
具体的转向的操作方式应该是:从更重视深入到一线直接的教育实践参与式的研究和指导,转向(转身)多坐在办公室里静心读书,潜心思考,专心做更需要思辨的研究,需要反复打磨的“码字”式研究
前几十年的经验积累不能浪费,也不必退休后带回家去,所以,我应该努力去做的是,静下心来做些梳理、思辨、提升的工作,在此基础上多写点文章,做点“深思式研究”。


因此,在职业生涯的这最后的5年,我新的“主战场”不再是一线的实践参与,应该是“书斋研究”。这也更符合我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知能大致知天命,精力体力却是“年过半百”两者成负相关关系),适合当下形势的新发展态势。
据此,我以后的生活和工作的基本“套路”或路径应该是:
第一、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的前提下,系统地梳理自己已经有的三十六年的教育实践积累的经验教训;
第二、围绕在整理经验中发现的问题,有重点地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
第三,用适当的理论去解释自己的以往的实践,进行深度的反思,做思辨式的“研究”;
第四、把“书斋中思辨式研究”的成果以适合的文字和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第五、争取把这些表达形成系统的东西,或许这可以产生自己的“教育思想”(追求的方向)。
这大概可以算是我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最后五年的规划吧。用这个规划应该可以让这五年更有条理些,更理性些,也更充实些。
这应该也是一种“与时俱进”吧。
这就是“五十而知天命”的具体表现吧。
《周礼·考工记》有云:“坐而论道,谓之三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咱这平凡百姓也去虚拟地体验一下三公论道,会不会带来思想的质变与提升呢?
视角不同,看到的风景肯定不一样,适当地超越“行之”,而从“论道”视野看教育,应该会有不同的收获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