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期生中,两岸同时为他举行追悼仪式的,除了杜聿明就是此人郑洞国
1924年,黄埔军校开始秘密招生,经过预考和正式的考试,总共有470人从1200名考生中脱颖而出,350人为录取,还有120人为预备录取,除此之外,四川送来部分人、湘军讲武团送来158人并入。
后来,从黄埔一期正式毕业的人有635人,这其中包括我党的陈赓,蒋先云,徐向前等人,国民党的胡宗南,关麟征,杜聿明等人。
1981年5月7日,黄埔一期生杜聿明因病去世,海峡两岸同时为杜聿明举行了追悼仪式,在黄埔军校的第一期毕业生中,仅有两人享受了如此的殊荣。
一位是杜聿明,另一位,则是就是本文的主角,也许提到他的名字,并不被人们熟知,他叫郑洞国。
郑洞国是湖南石门人,1903年出生,小时候读过私塾,小学,中学,1923年,20岁的郑洞国在湖南省商业专门学校学习。
1924年,郑洞国听闻孙中山准备在广州创办军校,他心潮澎湃,准备去报考,可是当他来到时,第一期的招生时间已经过了,郑洞国着急时,老乡黄鳌来了。
黄鳌担心自己考不上,就一次性的报了两次名,郑洞国由此便借着东风,取名为黄鳖考入了黄埔军校,巧合的是,他与真正的黄鳌被分在了同一队。
当教员喊名时,两人露馅了,此事出来后,郑洞国以为自己会被开除,谁知学校的领导也只是对他进行了批评,并没有采取什么严厉的措施,而且还让他将自己的名字给改过来。
其实我们从今天来看,可以清晰的看出当年为什么黄埔军校不追究郑洞国的错误,原因很简单,当时的黄埔,就是培养革命人才的,无论郑洞国有没有顶替谁考入学校,可以确定的是,他确实是一个优秀的人才,由此,学校也不会追究。
从军校毕业后,郑洞国相继参加了平息广州商团武装暴乱与陈炯明武装叛变的战斗,东征时,郑洞国已经升任连党代表,淡水城一战,郑洞国身先士卒,不顾自己的性命,带着敢死队冲锋在前,赢得了战斗最后的胜利。
战后,他升任营党代表。
1926年北伐时,郑洞国已经升任为国民革命军第1军3师8团团长,这一年,他才23岁,北伐期间,郑洞国为革命立下了不少的功劳,此后,他一直跟随蒋介石,率部参加了中原大战,蒋桂战争等军阀之间的混战。
1931年,已经成为旅长的郑洞国曾与红军于鄂豫皖地区激战。
1933年,郑洞国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在国民党的军事将领中,郑洞国是最先与日本人交手的将领之一。
全面抗战爆发后,郑洞国参加了保定会战,漳河战役,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等。
台儿庄战役前,郑洞国接到命令,迅速率部南下,当他赶到徐州时,日军已经攻陷了由川军守卫的滕县,日军的先锋部队正由滕县以东向枣庄快速南下。
郑洞国思考:我军已来不及实施在运河以北临城一线迎敌的作战计划,必须改变作战计划。
郑洞国由此向上级汇报,希望指挥部队火速开往运河南岸占领阵地,掩护友军集中,以确保徐州,上级在审核时,郑洞国已经率先执行了命令。
当时日军正准备渡河南犯,郑洞国率部来到后,当即与敌人激战,由于郑洞国部的坚守,日军不得不放弃渡河,改从枣台支线转攻台儿庄。
后来台儿庄战役胜利后,许多人感慨,如果当时郑洞国没有阻止日军渡河,那么台儿庄战役的局面,将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改变。
1939年,郑洞国再次率部参加了昆仑关战役,立下大功。
1943年,郑洞国来到了印度,担任中国驻印军新1军军长,在印度与敌人作战期间,郑洞国经常亲临前线,视察督战,新1军在此期间,取得了不少战役的胜利,譬如胡康河谷战役、孟拱河谷战役等。
新1军,后来成为了国民党部队五大主力之一。
1946年,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因病离职,郑洞国来到了东北,继任他的职务,初来乍到,郑洞国指挥东北军队与我军激战,双方不分伯仲。
1947年陈诚来到东北后,郑洞国被架空了权利,1948年3月,他不得不飞赴长春,坚守长春。
1948年9月辽沈战役爆发后,解放军迅速攻占了锦州,使得国民党在长春、沈阳等地的几十万部队成为了“瓮中之鳖”
长春战役期间,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长春只剩下一个新七军坚守,我解放军为了减少长春的损失,决定劝降郑洞国,但是被郑洞国拒绝。
后来新七军也起义了,郑洞国准备自杀,被身边的卫士拦下了。
我军对于郑洞国,是按照投诚处理的。
建国后,郑洞国历任全国政协文史专员,黄埔同学会副会长等职,晚年时,郑洞国全力致力于两岸统一的工作中。
1991年1月,郑洞国临终前告诉家人:“我是个军人,对生死都看得很淡,你们不要为我难过,好好生活,我这一生对国事家事均无所憾,只可惜没看到祖国统一,如果国家统一了,国民革命就算彻底成功了。”
郑洞国去世后,党组织在八宝山为他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
同时,台湾也为郑洞国举行了追悼仪式,在黄埔学生中,唯一得到两岸同时举行追悼仪式的仅有两人,一位是杜聿明,另一位,便是郑洞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