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线下读书会第二期辑录---五大主题自选

上周五4月23日,读书节开幕,开幕式结束后,19级法学院本科生来做志愿者,其中9位与我一起开展了图书馆线下读书会第二期活动。

沿用了第一期的形式,在开展活动之前已经建立了小组,告知了读书方法以及分享形式,基本上每位参与者也确定了自己准备分享的书籍。

活动开展的时间超出了预期,几乎延长了一倍的时间。

同学们交流得很热烈,至少我在交流中受到许多启发。

在这一期线下读书分享中,我分享以及与同学交流的内容之前已经总结成了文章:

读书节线下分享---《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因这次活动,对于线下读书交流,我有了如下的经验:

1,我大概晚发言或不发言更好

2,要进一步控制活动的参与者人数,限定时间

两小时的活动时间,以一组七位主发言人为宜;;每个人主题发言时间6分钟内,互动交流8分钟内,总体14分钟;14X7=98分钟;

可以一个班组织两个小组,最后两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再综合发言5分钟,相互交流5分钟,10X2=20分钟

总计2小时左右。

3,活动分享内容的选择也许可以更明确

这两次活动,确认了致用类的五大主题,书籍随意挑选,好处是自由,多样,坏处是不够深入。

这次交流,发现更集中也许更好。

致用类书籍的核心不是提供更多的建议,而是看到相应的建议,反省自己的处理方式,思考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能够将一个改变落到实处,胜过向别人提出100个自己也记不住,也不会去实践的建议!

这一点,我觉得《论语》中下面这句话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原文】

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翻译】

子路听到了什么道理,如果还没有来得及去实行,便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综上,我打算在之后的活动中,每个小组拆解1-2本书,拆解的过程中,除了用自己的话表达书中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促进自我的反省以及改变。

--------------------

下面辑录这次读书会大家分享的内容,辑录顺序按发言顺序!

1,相关主题:职业规划;

阅读内容:《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第三章

Chapter 3
  价值观:做个有定见的人
  1 成长空洞——填满你内心的空洞
  2 玩“假我游戏”的人
  3 来玩一场“真我游戏”
  4 给自己来场成人礼!
  5 亚当夏娃的价值观童话
  6 马斯洛需求高管会
  7 价值观——给生活来点定见!
  8 为什么你总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9 假如你迷失了梦想的路
  10 生活高手的价值探戈
  11 定见——价值观的修炼
  12 梦想与他人期待冲突怎么办?
  13 谢谢你,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14 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15 守住自己的金线
  16 外一篇:这世界有普世价值吗?

音频整合:

文字整理:

读书节线下分享---《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

2. 相关主题:时间管理

阅读内容:《吃掉那只青蛙》

音频整合:

文字整理:

读书分享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书目是《吃掉那只青蛙》。

这本书的作者是博恩,他是优秀个人和职业发展培训师、美国国畅销书作家,也是世界著名潜能训练大师、美国最出色的商业演说家。《吃掉那只青蛙》被誉为企业员工的内训教材、直销人员的致胜宝典、有理想的普通人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这本书的名称的原因是,

如果你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吃掉一只活青蛙,那么你会欣喜地发现,今天没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事情了(先解决最具挑战性的任务);

如果你必须吃掉两只青蛙,那就先吃那只长得丑的(先处理更重要、更困难的工作);

如果你必须吃掉一只活青蛙,就算你一直坐在那里盯着它也无济于事(动手去做)。

《吃掉那只青蛙》中提出21条时间管理法则,让千万人受益。在过去的20多年里,本书的方法帮助人们成功地实现效率的提升和自我管理,大多数人运用书中的一系列方法和技巧,实现了职位提升,收入翻倍,个人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完美实现。

当下,人们面对的各种选择越来越多,不免感到茫然和难以决策,但一个人做出选择的能力将决定你人生的高度。

本书通过一系列方法和工具,让你养成优先处理重要任务的习惯,并获得持续性的回报。马上行动,把未来变成现在,一口一口地吃青蛙,确保自己每天先完成重要的工作、吃掉丑陋的青蛙,你将发挥更卓越的能力,所向披靡,拥有幸福的生活和成功的人生。

我从这本书中收获最大的就是自我时间管理的意识和措施。

我们每个人一天都有相同的二十四小时,但是能够把握好二十四小时的人却很少。实话实说,我认为自己的时间管控就很不到位。

当我开始学习五分钟,就想奖励自己休息十分钟,之后就一直没有继续学习;当我在前一天晚上提醒自己明天要七点起来背单词,但是在闹钟铃响后仍然躺在床上告诉自己再睡一会儿,结果一睡就是到九点。我不禁问自己究竟为何这样,通过这本书,我明确了,我缺乏足够明确的目标,我没有较强的自我管理意识,我没有超强的时间管理意识,所以我的任务总是迟迟不能完成,我的时间总是无声无息之间流失。

上个星期,我的民法老师跟我们分享他的小故事,他说他感觉现在我们都好似手机的奴隶,一会儿不看手机就感觉很焦虑,但是很久不看手机里面的各种消息又会使人感到头疼。他经常晚上睡前开始刷短视频,一刷就到了深夜,偶尔还会通宵,这对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都是巨大的影响。手机亦或者是科技,其发明的初衷就是便利我们的生活而不是成为奴役我们的工具。我们要做科技的主人而不是科技的奴隶。

问:有时候明知道不能躺着但是还是躺着,该怎么克服?

答:有时候可以放纵自己,但是还是要努力克服。多给自己一些心理暗示,时常明确自己的目标,不断培养自己的执行力。

--------------------------------

3,相关主题:沟通交流

阅读内容:《非暴力沟通》

音频整合:

文字整理:

《非暴力沟通》读书分享

大家好,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的是我在疫情期间读的一个卢森堡的一篇实用类的小说,叫做《非暴力沟通》。

我相信大家很多人也都读过这本书,这本书整体上是用了四个角度,很像是我们的练习册,他给我们一些定义概念,甚至还会给我们一些日常沟通的练习题,然后让我们来进行一个稍微好一点的、稍微效果不好的一个对比,然后来告诉我们如何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达到其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又让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同时又能使自己与对方有沟通节奏的共振。

然后拟不仅能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又让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

我在群里面选定的是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点,也就是观察。

为什么我选择了观察这一点呢?因为我觉得这个也是我本身平时在沟通方面最缺乏的地方,什么叫做沟通中的观察呢?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区别观察与评价的区别,也就是说你和其他人沟通时客观和主观的区别。

举个例子吧,比如说你的妈妈认为你初中的时候你在青春期发胖,他可能关心你吃的是什么东西?然后呢?我在嗯,之前群里面选定的事然后你的妈妈可能会和别人说我的孩子就是一个贪吃的小孩,但是呢,实际上我会发现这句话是非常主观的,而实际上这个时候你可能吃了两个汉堡包,一个冰激凌,三包薯片,但是如果你妈妈只是说我的儿子吃了啊,以上这些东西就会很现实的病情的,就是也去点你,让你变得可能没有那么气愤,就是这样一个很简单的一个区别。

所以我们会发现,如果你把你的评论当成沟通中的第一步,观察的话,那人们关注到的往往就是一些比较批评的语言,自然而然的会在回应中产生一个逆反的心理所,所以说嗯,就是在这本书当时卢森堡提到了印度哲学家一句话,我是把它一直记到我的备忘录里,叫做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然后我作为班级的心理委员,我也听了一些有关心理的一些讲座。

当时他教的我们第一个就是观察力,洞察力,

第二个是共情力,其实我觉得这两个是同样的一个概念,就是你实际上你观察你同学们的一些行为,和你和他在交流的时候,它呈现给你出来的一些心理状态的观察,

但是我们会发现,如果这时候你去安慰她,这个人的效果就是你安慰她,笑笑笑,可能并不是那么好,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她的状态和她的语言,你重复一遍哦,我知道了,你最近遇到了什么样的状态,我也发现了你的表情是怎么样的一个状态?这样的话别人知道什么样的感受呢?就是“他懂我”,从而愿意与你敞开心扉也就是观察在日常沟通,还有这样工作上这样一个力量,然后还有就再观察这方面,其实我们会发现很多主持人就是尤其是一些访谈类的,其实对于他们要求是很高的,比如说蔡康永写了本书,叫《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很推荐大家看一下:然后就是很久以前的苏格拉底,这是我在张明楷的《刑法学习定律》举的四个例子知道的,那就是苏格拉底在和别人谈话的时候,无论对方是一个什么阶级等就是等级的,这样一个人,和他聊天都是给人一种“我要从他身上汲取知识,我要向他学习的感觉,那我们看访谈节目是不是也这样?”

就是无论对方是一个农民工啊,还是一个叛逆少年,他都会去重复一下他的想法,去仔细的观察,所以我觉得我们本人王平啊,我之前在做那个心理问卷的时候调查班级同学嗯,是谁我就不说了,他就提到了我和我的事,为什么关系不好?因为我的室友很喜欢说评价他人这样的话

我忘了谁说,但这个真的给我很大的触动,我也会反思自己是不是很愿意说三个字?我觉得为什么我们一个综艺就开始讨厌黄晓明了,这么多年,竟然他说三个字,我觉得抛弃了很多观察。

非暴力沟通的第二个方面,观察之后,感受

这个感受什么感受?是我们自己的感受,这也就是我一开始说的非暴力沟通,我们不仅是要让别人舒服,沟通是一个双方的,我们也让自己舒服,也就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理

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个表达的感受,不同于我们的想法。也是客观和主观的区别,也就是说我想表达的,我觉得你不爱我了,这个叫做想法,但是如果我说今天我很难受,我没有得到你的问候,我感到很难过,技术原因的感受,心疼其实有重要的吧,

然后第三方面是需要需要这一块呢,其实我这学期报了一个管理学通论,然后管理学通论老师讲的是关于就是需要

这块儿讲了人有五个方面的需要:生理需要最低级有一个金字塔是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实我们所表达就是这样的一个需要,也就是我们感受的根源所在,就像我刚才举的那个例子,没有得到你的问候,我需要的只是你的问候,比如说一个朋友指着另一个朋友,他是指责,但是他说的是你不记得我的生日,我很失望,因为我很看重我们这段感情,我需要是我们的感情陈宝在这本书里说了一句话,人们很多时候感到沮丧和难过,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对于个人和他人有怎样的期待。

下一点就是非暴力沟通最后一点。我们沟通不能是没有效果的,但是请求需要注意点什么呢?实际上就跟主客观没有关系,最重要的是要具象化,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我们可以我们都是法学生嘛,可以类,比下咱们法学在法学法法学的球,他的第一个就是第一个要求是啥?是不是明确?然后前阵子我们家就是生了一个案子,那个案子吧,我们那边都是小弟小镇野鸡律师。那个人不知道怎么写这个起诉状,那个诉讼请求写的挺好的,人民币的那个表达方式都是错误的,然后我当时就是很简单,家人问了我,虽然我成绩也比较打狼,但是我就很明显看出来他的诉讼请求是有误的,就在这个地方做了很少,所以说我们如果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关于巨象化表达我们的请求,可能还会再以后吃官司的,可能一种习惯对我们也是有帮助的。

请求第二个方面,其实就是区别请求和命令,这个在我们和自己亲人方面,其实是很需要注意的,就是说你在请求别人的时候也是少一点主观话,不是我想让你做什么?而是表达了需要之后有这样一个连贯性,然后呢?说了这些,总之,非暴力沟通一个顺序,第一个就是观察,然后感受需要和请求,为啥我重新说了一遍?因为这个人很重要的我一上来就表达我的请求,谁还愿意再听你的感受?那么你的感受,人家就会觉得他只是为了让我满足你的请求嗯,然后最后呢?我也是查了一些概念,关于沟通这两个字,本质是倾听,延伸是宽恕,并非是惩罚。

但最重要的是,沟通的本质是一个很奇妙的字,叫做爱,然后我就想到我以前还读了一本王小波的《爱你就像爱生命》,其实这本书很多人是真的是含着笑读完的,你会发现就在一个王小波这么极度感性化的语言,像是一样的原著中,但是他的每一个字都没有表达出来,那种很扭曲的暴力沟通方式,所以说有的时候你表达爱和你理性的沟通,两者之间并不冲突的,我们完全可以在表达需要的同时表达自己的很多情感,甚至是愤怒,只是合理的表达出来,我的分享就是这些。

问1:是校长,就是刚才你讲的一个关于需要方面的,然后还谈到一个关于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就是在这五种需求里面,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我一直有问题,就是说你觉得这五种或者说不用需要他的,他这样关系是什么样的?是我先要实现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然后才能实现尊重和自我实现去了,还是说他彼此之间是那种就是比较独立的,我可以直接去实现我的自我实验学校,甚至可以牺牲掉我的安全,比如说像一些那些烈士啊,我说那些英雄

答1:其实这个问题呢,我们上课就经常会遇到,然后我们那节通识课有一个固定的要求,就是你回答三个字,一定是正确答案,那叫做看情况嗯,

而且当时是说你举得那个例子是什么?就是关于满足那个需求是吧?还有安全需求,这块儿其实他虽然在金字塔里,但是它有个前提,在抗战期间晋级的期间,所以说不同的情况,不同人的个性可能会有不同的需求,然后继续就我个人而言,我倒觉得他不应该存在一个先后的角度,但是他可以有1.1定的曾先后就是怎么说?比如说我实现了1/3的胜利需求,之后我再实现1/2的安全需求,我在实现一部分的社交,然后我再

基础上就是由于我实现了一定的社交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使我有更多的资本去实现更多的生理安全,社交需求就是他不一定非得是有一个先后的顺序哦,我觉得是这样

问2:为了就是实现自己的理想,能够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使我想能不能谈一下关于需求自己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啊,我也提一下,就是因为这这本书的话,我听过解读,然后当然我没看,但我听说过很多变态的解读,我想问的是嗯,就是他那个别假如好像就是我想问就是第一个就是别人没有对你进行暴力沟通的时候,你应该你非要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然后第二个事情是就是嗯,非暴力沟通的话呢,如果根据你的经验的话,有些时候觉得他不是一个最快捷的方式,或者是压抑不了自己的情绪,有些什么方式的话,使得自己能够进入这种模式之中,就是你生气的时候的话,你就想到这些事你在生气的时候的话,你就想到这些事情,因为他本身就是就已经没有一个空间了,因为你班里暴力过程的时候,往往都是因为你情绪上来的时候对,这是我的问题吧,我先回答一下

答2:然后周倩那个他提的那个问题好大呀,既不是我们国家的这种情况啊,又不是我们个人的,这种情况,但是我觉得就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稍微小点的话,我就想到了四个字,叫做降维打击

就是怎么是当你想要满足其他人的一些要求?尽力满足,但是呢,又怕他就是怎么说?给点阳光就灿烂,所以说我们可以选择一开始就是给他画一个稍微大一点的,但是呢,中间做了很多努力,但我做不到,然后我们又会显示出来,我们为了这个

是我室友之前给我提出了一个例子哈,就是我问他就是如何让我妈妈答应我和一个很远的地方的一个人去旅游,其实我们一开始定的地方就是想去我们两个中间一个地方旅游,但我妈妈不同意,然后所以说我一开始跟我妈妈说的是我要和他的更远的地方去旅游,我妈不同意,我说那好吧,为了让妈妈能放心一点,那我们就去中间的地方旅游,我妈想哦,也是哈,但其实我们就是想去的地方旅游,就这么一个概念,我觉得可以,小事儿,可以参考一下

问3:这个问题吧,其实我觉得没有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就是特别,而且按照我的阅历来说,我觉得我肯定是做不到的,然后目前啊,我选择这个的方式是沟通的最低激情是,但是我觉得很高级,就是暂时保持沉默,就是选择一个能让自己冷静下来的时间再去处理,它有人叫他冷暴力,但我倒觉得他是给自己和对方一样的沉淀。

-----------------------

4,相关主题:心理调适

阅读内容:《被讨厌的勇气》

音频整合:

文字整理:

《被讨厌的勇气》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叫做《被讨厌的勇气》,它其实是一本可读性比较高的书,因为它主要是以对话的形式去讲述了心理学家阿德勒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如何成长的一些观点。

这本书的背景是建立在一个人生遭受了非常多坎坷的青年,他出现了一些心理问题,为了寻找到解决自身的办法,开始了与哲学家的对话。

我今天的分享主要集中在“第三夜”,算是这本书的第三章吧。

首先哲学家先告诉了青年,人生中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我们活在这个由众人塑造的社会中,我们甚至分不清哪些愿望是自发的,哪些愿望是社会和他人期待隐形带来的,真的想要做自己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而人作为一个社群动物,满足他人期待从而得到他人的夸奖与认可其实是人本性中的一种倾向性,我们在被这种倾向性控制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社会主流价值与本我价值不统一的情况,从而生发出很多烦恼。

而对于这个问题,阿德勒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法——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其实就是区分清楚你所面临的每一个问题究竟是自己的课题还是他人的课题,如果发现这个课题不属于自己,那么就干脆地放掉它,不再受其困扰。

区分课题属己还是属他的方法是思考这件事情的后果由谁来承担,如果后果由自己来承担,那便是自己的课题,一旦发现这个后果由他人承担,那便要有抛弃这个烦恼的勇气,从而获得做自己的自由。

打个比方,被别人讨厌,这件事情是由他人直接决定,别人选择讨厌或不讨厌一件事情应当是他人的课题,我们不应当为他人的目光所累。当然,为了更好地融入群体以获得一种安全感,我们本能地想要迎合他人,因此想要获得自由,必然要违背本性,付出一些代价。

问:“课题分离”这个方法的使用情景似乎比较有限,比如说我的亲人他遇到了一件事情,如果我因为这个不是我的课题就不去为亲人分忧,会不会显得我很冷漠,甚至有些事情如果我不介入可能后续别人带来更不好的后果,所以我就想问一下这个方法的适用情景有哪些?

答:其实我个人感觉“课题分离”并不是说我们完全不要关心他人,完全与他人划清界限,而是我们可以给他人提建议,但是不要强迫他人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比如说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不会系鞋带,她可以选择鼓励孩子指导方法,也可以选择直接上手帮忙,那么前者明显是更好的。

问:“课题分离”更像是一种内向的改变,对自己内心的改造,但是比如说面对上司,如果我的目标就是升职加薪,那么是不是我今天应该做的就是要讨好上司,有的时候感觉这种内外不能分的非常清楚,总感觉阿德勒的心理学有一种过于理想的状态。

答:首先我觉得内外的这种东西确实很难区分,就像我上一周在准备的一个比赛“文明越发展人越来越是/不是自己的主人”,那我们发现我们虽然在科技上更加能够掌控自然,解放双手,但是我们似乎一直在被越来越合理的社会秩序规训,比如所谓的金钱至上、名利为王,我们很难判断个体的一些期望究竟是真的来源于内心还是来源于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至于阿德勒的心理学,其实他本人也说如果你想要达到真正课题分离的状态,也是要牺牲一些东西的,比如说得到他人认可的倾向性,在追求自我自由的过程中必然要承受逆倾向性行为带来的不舒适感。同时呢我个人认为其提出的状态其实很难在现实中完全达到,只能说是给我们一种思考方向吧,让我们有更好的心态来面对变化莫测的世界。

---------------------------------

5,相关主题:思维方法

阅读内容:《深度工作》

音频整合:

文字整理:

一、分享内容的总结

1.背景

在这个碎片化的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消耗了我们的日常精力以及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深度工作能力日益稀缺,所以它也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更有价值。

深度工作是在新经济形势下取得成就必备的核心技能。

作者强调,深度工作不是一项过时的技能,而是将人们从技术垄断导致的精神异化状态中解救出来的良药。

在当前这个以网络为中心的浮浅信息时代,倡导深度工作无异于呼唤一种匠人精神的回归。

2.概念

深度工作指:在没有干扰状态下进行专注的工作,让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状态。这类工作特点是难以复制、能够提升技能和创造新价值。

相对应的浮浅工作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在受到外界干扰情况下进行。该类工作特点是容易复制和被替代。

3.内容

在第一部分中,作者从神经科学、心理学、哲学等角度,客观地分析了在新经济形势下现深度工作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则系统地传授了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深度工作的具体策略,而这次我要分享的是准则1 —工作要深入中像经商一样执行的内容。作者将克里斯坦森《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一书中的四个原则运用到个人深度工作中。

原则 1: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

这实则就是“定位”问题。“你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反而越少。”一般人的深度工作时间至多才两个小时,若想在两个小时内创造最大的价值,应该选择并专注于一项极为重要的事情上。

原则 2:抓住引领性指标

在4DX 框架下,有两种衡量指标:滞后性指标和引领性指标。

滞后性指标用于描述你最终尝试改善的方面。滞后性指标的问题在于它们出现得太晚,来不及改变你的行为。

引领性指标引导你将注意力转移到提升你在短期内可以直接控制的行为上,并会对你的长期目标带来积极的影响。实质上就是选择一个你可以在短期内达到并能够直接带给你直接成效的指标,比如说你想要成为自律的人,你可以先选择每天早睡早起来逐步实现。

原则 3:准备一个醒目的计分板

将每一周的深度工作时间以每一天的形式记录下来。

不仅可以使人从本能层面将累积的深度工作时长与实在的结果相联系。还有助于校准个人对于完成每项成果所需深度工作时间的期望。

原则 4:定期问责

这是一个总结、反馈与改进的过程。

通过每周回顾自己的计分板,庆贺表现好的一周,理清是什么导致了表现糟糕的一周,而且最重要的是找出能够确保未来几天得到好分数的方法并不断调整日程计划,以满足引领性指标的要求,大幅增加深度工作时间。

这一小节作者给予的四个原则主要集中解决个人深度工作中的有效性和激励性问题,正如小节的标题所述,经商的最终目的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采取何种方式,则是通过有效激励来提高生产效率。类似王者荣耀这类游戏,为何使大量青少年沉迷于其中,其采取的方式与本节所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问题

Q1:如何看待大学中有人既能完成好学校工作,也能在学业上取得不错成绩,顺利考研,而有人大量投入学习,却没收获良好的成绩?因此,个人该如何抉择?

A1::前一类人其实还是极少数人能够做到的,但正是因为他们正确的管理时间,区分深度和浮浅工作的区别,他们投入学习的时间虽少但极为有效;而后一类人可能进入一个学习时间越长,效果一定很好的认识误区,没有意识到无效学习的问题。至于个人,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是否有足够精力和时间参与学生工作。可以结合原则一来思考一下。

Q2:如何保持长期的学习动力?

A2:其实这个问题与原则三和四是有密切联系的。虽然我自己在实践中也会遇到类似问题,但我也在不断地改进方法。比如当天或每周任务达成了则奖励自己一份小甜点或者一段追剧的时间,通过一种类似于打游戏的升级打怪的模式和奖惩机制来保持长期的学习动力。

Q3:分享中所提到的四个原则一般是通过组织和外部力量来推进的,比如导师带领,但个人在深度工作中如何完成呢?

A3:个人可以去主动寻找这类小群体,比如说可以去B站的深度自习室和别人一起线上学习,或者通过百度贴吧或微博超话和别人一起每日打卡并且分享总结自己的经验,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调整。也可以跟朋友主动分享,朋友也可以及时提出建议,自身也可以在分享的过程中反思。

三、整体感受

在读书分享之间通过跟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互动思考了有关时间管理、交流沟通、心理调试、思维方法和法律学术等问题,不仅在分享过程中了解了自身的局限性,也感受了大家思想的多元性,给予我很多启发。

-------------------------

6,相关主题:法学研究

阅读内容:《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音频整合:

文字整理:

总结 对《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的思考

今天在这里分享朱苏力教授《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的一篇论文《变法,法治及本土资源》,

一是在通过介绍论文主要内容时,学习总结一类论证方法和归纳梳理一种非传统式论文写作模板;

二是探讨论文内核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法治变革的思考。

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两条论证逻辑贯彻其中

文中主要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法治。

文章先是提出问题,然后综述其他学者的观点 。

一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即政府用国家强制力建立现代法律体系的“变法” ;

二是采用法律移植的方式。随后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国法治之路必须注重利用中国本土资源,注重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和实际。

第二部分文章通过分析立足当下和平时代,法律功能更多体现的是它的可预见性,维持社会稳定与发展。

“变法”一般是适用于社会变革动荡之际,法律移植也不可生搬硬套地适用,因此利用本土资源来发展法治经济更为合理。

第三部分紧接着阐述中国现代法治建设的难点,“变法”和法律移植与社会生活习惯惯例的冲突,以清朝的强制性法律变迁和移植西方市场经济规则为例,得出“变法”与法律移植的方式虽快捷规范,但是见效甚微,民众更倾向于规避法律而非主动守法,来保障自我利益的结论。

接下来分别介绍两种论证方式

一种是从正面借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形成新的习惯和传统的成功例子,如边缘革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对于改革开放巨大贡献,来论证我国应借助本土资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法治。

另一种论证是从反面分析“变法”和法律移植都是自上而下的一种制度设计,是抽象性和有限理性的,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来论证我国应借助本土资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法治。

最后一部分结语提出中国现代法治建立和形成最需要是时间,让时间这一简便化标记来标记各种资源的累计、传承的承接或转换、合法性的确立,将方法交给未来来验证,时间将会知道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法治。

答疑:

Q:现在我们更多看到的不是走关系网就是运用舆论手段,例如特斯拉车主维权,那么我想了解法制建设有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怎样的标准说明法制建设好坏,什么样标准说明法制建设还待进一步加强?

A:我最近在看《迟到的正义》,这是一本汇编十大冤案要案,既有亡者归来,而“杀人犯”却已离世的案子,也有司法机关枉顾法律,注重绩效刑讯逼供,对犯罪嫌疑人屈打成招,最后借助真凶缉捕归案才翻案的冤例。揭露了90年代,00年代的司法系统中的问题,众多司法人员遵循口供至上,程序违法行为屡见不鲜,没有真正为民服务,没有考虑一个冤案对于个体对于家庭的深切伤害。

回望自己,作为一个法律人,在学校期间扎实学习基础知识,进入司法体系后,怀着朴素的价值观去接待每一位当事人,用严谨的法律知识去处理每一个案子,给当事人解决疑难的同时带去力所能及的温暖。

法治社会发展至今,已今非昔比进步显著,法治标准只能说交给时间来界定,我们要相信法治社会一直在发展完善中,法制建设会越来越好的。

整体感受

在读书分享期间思考了既有关于自我的价值观与时间管理和人际的交往与沟通的问题,也有涉及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关系问题,以及关于法律书籍阅读的方法探讨,和老师同学们的交流甚是有趣。

-----------------------------------

7,相关主题:心理调适

阅读内容:《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

音频整合:

文字整理:

我想要谈的是五个主题中的心理调适这个主题,

我想推荐的书是《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它的作者是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曾与霍金一同创作《时间简史》《大设计》。

这本书就是一个在物理学界有伟大成就的人在心理学界的观点。

我所选的章节是第一章中的一个小节“无形的推手”,这个小标题是我认为最能概括潜意识的特征的。

潜意识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很大的影响。用蓝色盘子吃饭会比白色盘子吃饭容易饱,精致外包装的洗衣粉比同种类的普通外观的洗衣粉畅销。

对我来讲这本书更多的是关于自己内心情绪的一种调适,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可能不是它的内容,而是它作为自己与自己和解的一种方法,和自己的个人经历有关,这本书在某个阶段对我产生特别大的影响,也希望能够给和我有相同困扰的同学一些解决思路,

但也不排除幸存者偏差,就像是刚刚老师所说的我们陈述自己的观点,他人有选择的权利是否采纳,而自己要对采纳一个观点或一些经验而负责。

从我个人来讲,我是一个比较封闭的人。因为很多原因或许生长环境之类的,表现的可能就是我不喜欢和别人的任何肢体接触,我也不习惯去回应一个人过激的态度。

有完美主义的倾向,说的不好听的话就是偏执。可能会因为一个小点而否定全盘,往往会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纠结很久。所以就有了拖延症,我会在去做一件事情之前犹豫不决,我会考虑很多甚至是失败的后果。所以很多时候就会开始否定自己,我在陈述自己的观点或者其他事情会加上我这个很主观的词,会说可能,也会在说话的结尾谈到这仅是我的观点。

正是因为不自信对自己的偏执所以在很多时候会陷入焦虑,而这本书中提到的潜意识让我在这些时间段学会放下。

首先便是我们要有“潜意识”存在的观点,只有你明确它的存在你才能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我们对我们的生活要从潜意识的细微改变上不断给我们输送正能量,让我们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做的到的,能够完成相应的目标的。

Q1:怎样看待不完美潜意识造成的不良后果,如何去避免?

A1:首先要区分潜意识和意识的区别,潜意识更多的是在一个临界状态。

潜意识并不完全为我们所知,当我们评价为不完美时,其实已经是意识的介入,因为我们并不知道不完美的一个价值观也好意识也罢,是否真正与潜意识有关,可能它是潜意识造成的,或许它与潜意识无关,这就好比薛定谔的猫理论。对于是否是其造成的不能确定更谈不上避免了。

Q2:提到的“该看书的时候看书,该吃饭的时候”的“该”的定义,是否是价值的比较?

A2:对于“该”的界定其实也是随着人生的不同阶段,你价值观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定义是随着你的成长而变化的,就像过去和现在我对它的定义也不同。

Q3:最早提出“潜意识”的是弗洛依德,他将“潜意识”描述的很清晰,然而潜意识是意识不到的,后来心理学家也批判其为伪心理学。有一本书叫做《象与骑象人》,我们的潜意识就好比大象,大象不完全受骑象人控制,人的意志力是有一定的极限性的,我们如何用意志力去影响我们的潜意识?

还有一个理论的问题,什么时候能够调查清楚潜意识由什么构成,就像人由基因遗传而不是环境影响。我看的书中提到人对于公平的认同度也受基因的影响。在法学领域中,我们知道精神病人是不负刑事责任的,如果说潜意识是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的话,人的行为有多少是受潜意识的影响,又有多少是受意志的影响?假如说我们能知道人的犯罪行为只有10%受意志的控制,那么他应该负10%的刑事责任吗?

A3:意志力或者说我们的意识不一定会影响到我们的潜意识,但是我们认识到潜意识的存在,即是很大的进步,这就说明我们的意识有了潜意识的存在,因此我们用意识输送积极乐观的情绪和态度,那么潜意识也会相应地被影响。

至于对精神病人的鉴定,目前我国是有专门的精神病鉴定中心,在司法系统中精神病人的确定问题并不会发生分歧。至于我们往后研究出潜意识在大脑中的占比,那便是往后的事了,毕竟我们对潜意识的概念也不是非常清晰,相关研究的这条路仍然十分漫长。

--------------------------------

8,相关主题:思维方法

阅读内容:《民法思维》

音频整合:

文字整理:

我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我也带过来了,就是王泽鉴老师的《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与理论体系》,为什么推荐这本书呢?因为这虽然是一本民法学专著,其实我觉得他更是一个学习法律思维的一个引导。

作为法学生,大家都知道,法学的学习绝对不是死记硬背,我们需要理解。但怎么样去理解呢,这就需要法学的思维。但我们怎样形成法学的思维,其实就是这一本书里面所讲的核心论题。

王泽鉴被誉为全世界华人民法学“第一人”,这位老先生是台湾的一个法学教授,这本书介绍的民法规则也是台湾地区的民法规则。但这里所蕴含的思维,其实民法不论从古罗马到现在其内部的思维逻辑是没有非常大的变化。这本书里所说的思维方式对我们现在的民法发展其实仍然有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于这本书,他讲到了什么呢?就是讲的是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为什么就是说民法思维是请求权呢?

其实每一部法律它都有一个核心的关键词,比如说像行政法,他就是“规制”,规制行政权。

那么我们民法的核心词是什么呢?就叫“权利”。老师刚刚提出的一个问题,“法治标准是什么?”,就是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法学家的观点认为:法治的标准,其实就是我们作为法律主体能够运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权利,而不是去寻求权力、找关系。

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法律的渠道来维护我们的权利,这就是法治。

既然民法以“权利”作为核心,那我们在实践中如何加以运用呢?我们就要提出请求权。所以说民法的核心思维就是请求权的这样一个提出,当然这也为我们探寻法学思维法治思维提供了启示。

我今天选取的这一章是他的最开头部分,关于民法概念的描述——我们怎样学习一个法学的概念。他这一章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我们理解概念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就是我们提出我们理解概念的四个方法。

这本书开头其实提出,我们为什么要理解法律概念?

其实对概念的理解不仅是对学理上,对实际法治应用也至关重要。比如说我们之前学到的“无权处分”个问题,这本书中也提到,不论是之前很多年的司法考试题,甚至《民法总则》都将“无权处分”视为导致意思表示效力待定的构成要件,强调无权处分对合同的效力产生影响。但是实际上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无权处分作为一个物权行为,物债二分,它是不对合同效力产生任何影响的。这一点直到今年生效的《民法典》才修正过来。可以看到,我们对基础概念的理解,甚至影响到了我们的立法和法律实践。所以我们正确地理解法学概念,对整个法治建设而言至关重要。

接着他提到了学习法律概念的四个步骤。我们怎样去理解法学概念呢,就是

第一步就是对我们各个学说的整理。

大家拿到那个法学书,看到概念,会有很多不同的学说,有的时候大家可能觉得“说这么多干嘛,我又看不懂”,王泽鉴先生认为,其实这一部分是我们理解概念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需要从这些各个不同的学说当中找到概念的共性,使我们知道他的概念当中最核心的关键点在哪儿。

然后我们再经过比较就能逐渐领会,为什么我们的概念是这样表述的,法治实践又如何对这样一个法学概念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第二步就是关于法律概念的分解,

这个其实就是我们民法老师提到的三个“法学三联”

包括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

法律规范“构成、适用、免责”、

法律事实“产生、变更、消灭”

——通过这样的标准把法学概念分解。

我们常提到两个词,叫“定义”和“概念”,定义实际上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定义是由什么组成的?“属”加“种差”。“属”就是我们定义表述最后的一个表示大范围词,比如“行为”。“种差”实际上就是我们所学的“特点”、“特征”。这恰恰是我们最重要的,也是领会一个概念内涵的核心。

我们通过“法学三联”将法学定义中的“种差”进行分解,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这些概念。

第三步就是对相似的概念进行比较。

当然,这个也是我们民法习题里经常出现的问题。我们通过相似概念的比较,更有利于就说我们深入的了解各个概念间的联系。当然这一步其实是建立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我们要先把概念(定义)进行分解,然后才能通过对各个分解部分的比较,来比较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区别。

最后第四步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要用实际的案例去理解法律概念。

其实法律说他是一个文科学科,这并不准确。我们不仅仅是要去知道他的原理,还必须知道他怎么进行应用——这类似于数学上的演绎逻辑推理这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一个分享。

问:我想问一下,就是当你这本书有一个阅读打算,那你是怎样去读?一个规划是怎样的?其实我这段时间我也想看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对我很有帮助,我能获得很多。但是可能过段时间,浅尝辄之后我就再也没有动力去打开他了。我们如何保证我们读这样的专著的效率和热情呢?

答:其实这本书我也是刚刚开始读,但是不同的书,我觉得它有不同的方法。比如如果我去读小说的话,其实现在大家学习节奏非常紧,我可能更愿意去选择听书,现在有很多的听书软件,我就直接戴着耳机,然后走在路上,就我有时候就能把它阅读。但是像这种专著,虽然只是薄薄一本,但是他的理论体系是非常的浓缩的,必须花很多时间去理解。其实读专著书就相当于去学习一门新的课程,学习新的知识。我们需要运用到我们学习课程知识的学习方法。

就我个人的偏好,在阅读、学习的时候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准备再讲的一个过程,把它输出的准备过程,这样可能更便于我们去理解,同时保持热情。

高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同学,高二结束时考全班的倒数,但是他高中毕业的时候考了我们全校的第二名。他在学习文科综合科目的时候就会把自己当作老师,想象就我要怎么去讲这章,在自己讲的过程当中,其实把这些东西也很快领会了。如果只是单纯的阅读,其实是非常枯燥的。

问:你学民法学到现在,我想知道他是具体从哪些层面去改变了你的思维或者说你觉得就是民法思维对你在现实生活中对那种思维有什么改变或者是影响吗?

答:就是民法思维对我自己最大的一个改变,可能比较宏观,就是我刚刚提到的——对于法治的理解。

从奴隶社会开始我们就已经有法了,但是我们能说那是法治吗?不能。其实本质上只是统治阶级对人民的规制。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法是什么法?刑法——他就是对人们规范控制。

但我们不能说那是法治。那我们什么时候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呢?就是资本主义发展时期,资产阶级为了对抗封建势力,维护自己的权利,提出了平等的概念,由此开启了人民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的道路。

现在也有很多学者采取这个观念,即:我们能够维护我们自己的权利,这就是法治。

比如在疫情期间的依法防控,什么是依法防控?不能只局限于对民众不遵守防疫规定的警告和制约,我们还要注重疫情防控期间,民众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后,怎样去维护,有没有一个很完善的机制来维护其自身的权利?我觉得这是一个民法思维给我带来的最大的思维转变。

问:刚才提到一个关于法律概念的问题,然后我想到一句话就是美国一个大法官说过,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而不在于逻辑。但是有时候我们发现有时候一些法律概念,我们可能要从逻辑上面去理解他。如果经验和逻辑是不一样的,又该怎样去理解这个法律概念?

答:我觉得应当把逻辑当成一个工具使用。我们是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的人,我们所为的一切都在社会上进行我们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以实践为导向的。我们需要逻辑作为一个工具来帮助我们,但是我们不能被逻辑牵着鼻子走。学过形式逻辑课程的同学都知道,形式逻辑这个东西,它是注重形式,它是不注重内容的。一个很荒谬的前提有正确的逻辑形式来推导,得出一个十分荒谬的结论。逻辑的运用我们应当重视其工具性的属性。

问:作为一个非法律科班的听众,刚才你讲到,民法的核心是权利。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民法一般都会听说过:“民不举,官不究”这句话。这句的话在民法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他的意思是,我们不要干涉人们之间自己的谈判妥协?还是因为本身我就不相信这些东西或者是维权成本太高?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答:“民不举,官不究”,其实这涉及到我们民法非常核心的思想和概念,叫“意思自治”

就像我们制定合同,我们能够按照我们的自己的意思来制定这样一个合同的,而不是依照法律要求。在民法当中,我们每个人是作为平等主体来存在的,我们想做什么,就我们有自己的权利去做这一些东西。我遇到了一个纠纷,我可以去告,也可以不去。民事案件不能像刑事案件一样,国家公权力不能来主动的干预你,这是对人们的意思表达的尊重。这也是民法平等观念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体现,每一个主体都有说“不”的权利,这是民法相较于其他部门法一个显著的特征。

------------------------------------

9,相关主题:职业规划

阅读内容:《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

音频整合:

文字整理:

我今天分享的是巴西著名作家的小说《牧羊人的奇妙之旅》,剥离开宗教神秘主义,它是一部十分具有哲理意义的小说。

故事讲的是一个牧羊人圣地亚哥,他做了两次梦梦到金字塔下埋着宝藏,他遇到了一个旅行者撒冷王鼓励他去追寻自己的宝藏。宝藏实际上是在映射现实中代表理想的东西,代表的是追寻理想的过程。

圣地亚哥穿越沙漠来到丹吉尔,没过多久他身上的钱财都被盗贼偷走了。幸运的是他获得了水晶商人的帮助,在水晶商人那儿工作了11个月赚到了回家的路费。

这里出现了他的旅程中第一个动摇:钱已经赚够了,要不现在就回去吧。

圣地亚哥又遇到了一个预言家,预言家预言他能够找到宝藏,鼓励他继续前进。

圣地亚哥继续前行,偶然发现了沙漠中的绿洲,在绿洲他遇到了爱人法蒂玛,迅速坠入爱河。

这是他遇到的第二个困难:坠入爱河后,他想永远留在绿洲和爱人生活在一起。

这时炼金术士出现了,炼金术士发现了圣地亚哥的理想和特殊能力,激励他坚持理想。

于是圣地亚哥和炼金术士一同前行,在沙漠中他们遇到了一伙逃亡的军队,军队掠夺了他们的财物并要杀死他们。炼金术士施展法术帮助圣地亚哥逃脱,但自己无法继续前行。圣地亚哥克服了很多困难,来到金字塔底下。

圣地亚哥在那儿挖了很久,始终没有挖到宝藏,他感到非常沮丧。一伙盗贼再次抓住了圣地亚哥,抢走了他身上所有的东西——圣地亚哥身无分文了。但是,圣地亚哥听到盗贼头目提到了他自己的梦,盗贼头目梦到了遥远的教堂里,一个牧羊人和他的羊在一起,教堂的梧桐树根底下,埋藏着金子。

圣地亚哥终于发现,真正的金子藏在自己原先居住的教堂里。

这个故事给我的第一个启发:人想要追寻远大的理想,需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圈。

圣地亚哥曾是一个无忧无虑的牧羊人,只需要带着自己的羊吃吃草,并且做一个牧羊人本来就是他小时候的愿望。但是在两次梦和撒冷王的激励下,他鼓起勇气跳出自己的舒适圈,克服重重困难找到了宝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第二个启发是:圣地亚哥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特别是他在最后梦想就要实现的时候,一伙盗贼又抢走了他所有的东西。

让我想到一句话,行百里者半九十,走一百里路,很多人倒在了九十里路,仅仅只差了那十里路就与成功无缘。

成功的前面一段路可能是最困难的,黎明到来前的黑夜是最黑暗的,我们需要再坚持那么一下下,就能够到达自己理想的地方。

给我的第三个启发,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辨明路上的诱惑,处理好理想和欲望之间的关系。

就在我刚才的故事里,他最大的诱惑就是在绿洲中遇到了爱人法蒂玛,这个诱惑是唯一一次让他想要永远留下来。看起来很平和,实际很凶险。我们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处理好理想和欲望的关系,把事情做成然后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书中有一句经典的话,可能有点唯心主义,当你真的想要做成某件事,整个宇宙都会帮你。

我们想要完成某件事,首先需要有乐观的态度,乐观的精神,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即使不是宇宙真得给你帮助,但是心里有强大的力量。

在圣地亚哥的旅程中,有预言家、水晶商人的帮助,在人的成长过程中不可能毫无其他人的帮助,不可能存在一个人坚持下去就能成功。人需要在和别人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成长,在与人接触的过程中,在他人的帮助和教导下,才能成长。

Q:这本书是我读研究生的时候看的,我看了以后很震撼,也和我那时候的心理状态有关系,研究生的时候比较苦闷,一直在找能够激发自己的正能量。

很多人都分享过这本书,确实是一本好书,有宗教神秘主义,也和心理学有很强的关系,作者不是研究心理学的,但这个作者很有意思,他被精神病院关过一段时间。

故事当中给人的感觉是每个人都是联系在一起的。除了宇宙都会帮助你这句话,还有一句话是每个小孩子都会有天命,随着成长会被外界所歪曲影响。想问的问题就是,

第一你相不相信人天生就有天命?这个天命会不会随着岁月的消逝慢慢被磨掉?

第二假如人有天命,他追寻天命,但他最后没有成功,不是HAPPY ENDING,结局家破人亡或者非常惨,又会如何呢?

行非正义之事而得到正义之名,行正义之事而得到非正义之名,如何看待?

A:我认为天命有一些唯心主义,在刚才的讲述中我也避开了谈天命这一点,我不太相信天命。我相信的是人在生下来以后,和世界接触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想法,比如一个小孩子看到月亮,他想着说月亮好漂亮我想登上月球,他是在和世界接触过程中产生想法,想法足够强烈就会变成理想,而不是生下来就有天命。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首先想到了苏联,苏联在解决切尔诺贝利事件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因为历史原因受到诸多非议。而日本在福岛核电站事件中做得不好,甚至把核废水排到海洋中。

从公正的历史角度评判,我更赞同行正义之事而得到非正义之名,尽管得到非正义之名,这仍然是值得做的一件事。在抗战时期,一些地下工作者背负汉奸名声,但实际在做解放民族的地下工作,就算最后没能为世人所知,他们仍然是英雄。

最后借用鲁迅在《战士和苍蝇》中的一句话:

战士死了的时候,苍蝇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嘬,营营地叫,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

但是战士已经死了,不再来挥去它们。于是乎苍蝇们更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它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

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

--------------------------------

10,相关主题:影视人生漫谈

阅读内容:《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肖申克的救赎》

音频整合:

文字整理:

之前的分享会上向大家分享了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其中表达了我对传奇命运的艳羡,二十出头的年纪,便有了如此多的经历,反观自己,却是有些平淡的,命运往往伴随的是理想,理想要如何实现呢?

最近我看了《冰与火之歌》这本书,不得不说,作者文学功底之厚,脑洞之奇,都威逼着我将这百万巨著给读完,

故事中有七大王国,铁王座上是他们的全境守护者,最初他们的国王是伊里斯,这个家族的族徽是真龙,

国王被弑君者杀掉后,留下来了两个孩子,韦赛里斯和丹妮莉丝,分别是哥哥和妹妹,哥哥一心想着回到海峡东岸,夺回自己的铁王座,为此他不惜将妹妹卖给草原上的马王,

但韦赛里斯想要的不过是国王的荣誉罢了,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不断催促马王给予他应得的桂冠,但草原有草原的规矩,礼物是送出去的,但在此之前,你不能要,

就这样,韦赛里斯一次又一次的无理行为最终触怒了马王,马王便送给他了一顶刚刚还是液体做成的黄金王冠,丹妮莉丝看着哥哥缓缓倒下,却说,真龙是不怕火的,哥哥不是真龙,

面对理想,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

理想往往是高大而又复杂的,但我们应当清楚的了解到我们宏愿中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一部分,通过学习去实现理想,

丹妮莉丝即是如此,她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用自己的力量承载着家族的使命,哪怕没有实现,她也早就知道自己的天命了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