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土识小|端午节前访河南
端午节前访河南。图片来自网络
端午节之前,我随中国民协万建中副主席、程健君副主席等一批专家学者去访问了河南的两个城市——许昌市和平顶山市,了解并学习那里开展“民间文化之乡”的工作情况,因为任务很重,时间紧凑,行走匆匆,我有点眼花缭乱,常常是一个项目还没有消化,又到了另一个地方。确实感受到“老家河南”的文化魅力。河南是文化大省,文化底蕴深厚,尽管我走马观花,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端午节前去河南,只能是时间意义上的指向,我主要还不是去研究河南各地的端午风俗。我想,中国人的端午节,各地的风俗还是很相近的,端午的别称更是缤纷多彩,如菖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女儿节、诗人节等。其中,吃粽子与赛龙舟可能是端午最普适、最核心的节日活动。特别是疫情形势下,今年的端午节就更有意义。中原大地的端午节风俗与江南的也并无两致,甚至可以说,河南省的许多习俗更具有开创意义,文化的传播意义更具浓烈。
而我更对河南的面食留下深刻的印象。河南的面食,种类繁多,多得数不过来,烩面、捞面、饸饹面、菌菇拉面……特别是那碗热气腾腾的烩面,与苏州人的“大肉面”有得一拼,至今余香在口。好面是以好麦作为物质基础的,在中原地区的诸多考古遗址中,都普遍地出土了炭化小麦遗存,最早可追溯到二里岗文化时期。河南人民传承着千百年来的古老风俗,端午节前后,大抵也到了麦收的时节。我坐在中巴车里,行驶在许昌市和平顶山市的高速公路上,望着成片成片的麦田,这里有中国“最美麦田”,眼看成片的麦田历经风雨茁壮成长,慢慢由绿变黄,丰收在望,真让人感到欣喜不已。
我第一次去河南是在1974年,而且就到了郑州,那个时候,全国人民都很艰难,那个时候出差外地,经费都有限制,我住在郑州市市中心一个巷子里的简易旅馆(恕我几十年过去了,我没有记住那个简易旅馆的名字),那个在巷子里旅舍里工作的老妈妈,非常俭朴,工作非常敬业,我曾经问过老人,那么大年纪还没有退休。老人回答我,为啥,她告诉我儿子还没有成家,她吃苦遭罪,就是为儿子将来上学,为儿子将来娶一房好媳妇。我听后十分感动!中国人哪,可怜天下父母心,哪儿都一样。为了孩子,也是自己生命的延续,自己再苦再累也甘心。那一次,我办完自己的事情,逛了一下二七纪念塔,参观了郑州的市容,也就离开了。那位老大娘如今可能不在人世了,但她勤劳、质朴和善良的形象,一直留在我心里,也是我对河南人的最初印象。
这是将近50年前我对于河南人的最初记忆,那个时候我还是涉世未深的毛头小伙子。以后,尽管我当上了大学教授,学校也是全国招生,每当遇到河南籍的学生,我都想起几十年前的那个老大娘勤劳质朴的形象。我在课堂上讲民俗学,讲传播学,我反复讲这样的观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域的人们,都有自己的文化特点,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因为个别人的不文明行为,就去否定一个地方的人。
端午节前访河南,虽说是匆匆一瞥,却也让我生发了些许感慨,今天的中原大地,与全国各地一样,在党的领导下,中原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河岁岁安澜,“中原粮仓”17连丰,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四条丝路”连通世界。河南的民间文化资源在全国也是首屈一指。河南人民迸发出了愚公移山般强大的精神力量,古老的中原大地谱写出了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去中原大地学习,那个时候的河南会更好,我会细说民间文化之魅力,“相见不如怀念”啊。
2021年6月11日于上海五角场“凝风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