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点儿啥】学历贬值时代,二本学生还有希望吗?

各位好,我是观察者网的董佳宁。高考刚刚结束,不知道参加的还有未来参加的,还有回忆的,都什么感觉。我是只有回忆了。

网上有个说法, 985遍地走,211不如狗。连211都不算人了,那二本、三本、专科的学生算什么?他们就永远与一流企业无缘吗?现在二三本合并,没有三本了,就出现了“二本焦虑”。高考刚结束,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首先要说一下,什么是本?我们常说这个学校是几本,这个“几”指的是它的录取批次。每年考生有几百上千万,为了方便高校统计,采用了分批录取的模式。分为“本科提前批”、“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等等。这是一个先后顺序的概念,与成绩、学校质量并没有特别对应关系。比如所谓的一本,在概念上是“第一批次录取的本科大学”,而不是“第一梯队厉害的本科大学”。

最早的分批录取是在1959年,当时建设重点大学是一项国家战略。让这些重点大学优先招生,招到高质量生源。后来分批录取逐渐调整细化,一直演变到今天的模式。对于考生来说,分批录取也有助于保证他们的选择,让分数和学校相匹配,毕竟所有学校都放一块让你选,可能把握不住。

分批录取在一开始,确实是按照院校水平来划分的。但中国大学扩招前,一年只招几十万本科生,录取率只有个位数,当时的“一本二本”,放到今天其实都是一本。

而如今的一本二本之间,差别早已没那么绝对。由于历史原因,不少专业性院校被划归二本,首要原因是它不是综合性大学,而是专业性院校,然而这些学校的专业,可能位居全国前列。

我举个例子,温州医科大学,在浙江是一本招生,最好的眼科专业去年要660分。但在江苏、四川等省份却是二本招生。或者像东北电力大学这种,虽然有二本招生,但专业性很强,很多人毕业后都会进入国家电网。而即便你分数不高,也有兰州交通大学这种选择,专业排名、就业前景都很不错,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校招最多的生源地。

这类高校专业,毕业后对口的比较多。另外,不少“强二本”还有个好处,就是地方大力扶持。资金、教师队伍等方面往往强过某些“弱一本”。

技术条件决定了中国高考最早采取分批次招生模式,但是今天已经是大数据时代,分批次的弊端越来越突出。某些一本学校水平越来越不行,但人家一出生就是“一本院校”,躺着都能招到优质生源。而对于二本学校来说,办学能力再怎么高,先天定死了“二本”身份,生源大概率不如一本。

那按这样的思路的话,自然不是提高教学水平,而是集中精力“疏通关系”,以求提高批次。这样学生不满意,家长有意见,学校也不讨好。近几年各省陆续推出“二三本合并”后,完全取消分批录取声音越来越大,有些省份也在调整。像湖南,今年干脆就都合并了:之前的本科一二三批,合并为本科批。

本科批次固然决定了生源质量,但是评价学校好坏,还包括师资、硬件、就业、学风氛围等等诸多因素。更何况现在本这个概念本身就已经很弱了。相当多的院校可能总体是一本招生,但个别专业是二本,或者在某个省是一本,别的省是二本。标准每年都在变,非常动态。中国高等院校近3000所,简单粗暴的用“一二三本”区别高校等级,其实就和把人按星座分成十二类,还要分个“一等星座二等星座”一样。

全国四百多所一本,作为一个整体,肯定比二本要强。但如果说“一本院校一定强于二本”,就是固化刻板印象。尤其是在教书育人这一点上,二本学校为社会培养的一样是高水平人才。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下教育部的数据。

2019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读人数约为4000万人,简单地除以四个年级的话,一年1000万人。毛入学率51.6%,意思是如果你是1996~2000年出生,顺利读完大学,起点就超过了一半同龄人。

估计要有人问,“怎么才一半啊?”注意,1000万这个数字,是包括了本专科、专升本、成人高考等等,全口径高教人数。

如果只计算本科生,只有400多万人。这说明什么?说明不管你是几本,只要是本科,就已经在基础教育素质上,超过了八成同龄人。四百来万人里,过去能考上211院校的,只有五十万人左右,5%不到,能上985的,只有十几万人,1.5%左右。这几年高校层次又改成了“双一流及一流学科高校”,一共137所,2020年招生64万人,占考生6%。

所以“二本不是本”这句话二本学生自己开开玩笑还好,要是再往上还有人这么说,那就不太合适了。

前一段时间我和一个朋友吃饭,他是985的研究生,在一家中国一流的互联网企业工作,校招面试加笔试一共9轮,录用率只有万分之六。工作节奏高、强度大,让我看到一个新的高度。

可是与此同时,我看短视频,有一个常年在广东各种工厂里打工的人。他去某个手机厂商的生产线面试,提前知道了面试题:默写26个英文字母。他就回去仔细准备,成功地通过了面试。他2008年就出来打工了,一年能换二三十个工厂,有时候还去工地干几天。在工厂里,每月干到饱和,就是四五千的工资。工地挣得多,一天300,但是受天气影响比较大,工作没法饱和。

在流水线上,根据履带的速度,分为几种,飞机拉,这是比较快的了,还有比较慢的,叫乌龟拉。飞机拉一小时20块钱,乌龟拉17块,钱少,可是强度也低很多。所以他就会主动选择乌龟拉,因为性价比非常的高。还有更快的,他们管这个叫火箭拉,甚至还有光速拉。这在速度上就到了顶级了。

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我很喜欢他。智商上是没有问题的,但是限于家庭、学习意愿这样的因素,他只能从事这样流水线上的工作。他们行业里叫这个普工,就是不需要学历,没有什么技能要求的。十年前2000块钱,现在四五千。就是这样。

中国上千万流水线上的工人,就是这样的生存状态。他们也会关心高考,可是更关心的是工厂里宿舍好不好,劳动性价比怎么样,自己能坚持几个月,甚至几天。还有一些电子厂的官方号,他们特别喜欢拍一类情节,都是高度雷同的。电梯门打开,里面走出来一个老老实实的年轻人,手里提个桶,另一支手可能还扛个凉度。有点低眉顺眼,像是刚经过了社会的毒打。外面是他们公司的人事小姐姐,说:你还是回来啦?

在大城市里不一样。大城市的毕业生,都会有本科生遍地走的错觉。这与我们产业分布不平衡有关。一线城市占据着互联网和中高端服务业。这些行业,几乎只能在一线城市找到好的工作。像我,之前是学计算机的,也做过几年技术。后来我出于自己的兴趣,进入了媒体行业,来到上海加入了观察者网。现在我又主要在做自己的视频节目。八年的时间,可以说我学到了很多,也见识了很多。

一线城市吸引了大量甚至全部人才,每年50多万留学生回国,几乎都会集中在这里。加上各类双一流硕士博士涌入,即便这群人在同龄人里占的比例不高,但全部挤在北上曹深等少数地方,必然会引发所谓的“内卷”,教育资本的边际效应减弱,学历的价值大幅贬值。

另一方面,中心城市占据着话语主导权。北上曹深的工作状态,所谓的“内卷”的状态,往往被强行覆盖到了全国。很多城市没有那么多人口,动不动一两千万,但也有五六百万人,放在国际上也当得起一个大城市的称号。可是他们的声音却被压制住了,而他们以什么状态在生活,是不是一样内卷,可能就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应该说,在国内超一线城市,确实是教育资本、收入和机会高度绑定。如果你是二本,在这些地方确实面临竞争的压力很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机会被彻底封死。未来发展如何,主要还得看个人,包括你的性格、家庭、主观意愿等等,以及一定的运气。

有人做过研究,一本、二本的学生都有心理问题,都会焦虑、自卑、抑郁、偏执。但二者在比例上并没有显著差别。也就是说,什么学历都会有心理健康问题,但一本不见得就比二本少,甚至在有些方面更突出。

所以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即便是很多双一流的学生,毕业后能进入一家还不错的公司,但他们性格不善交际,能力也不太突出。工作很多年仍然在基层岗位,难以升迁,又不好跳槽,这时可能就容易走入死胡同。

最典型的就是豆瓣上有个小组,叫985废物引进计划。里面的人自诩小镇做题家,简而言之就是除了做题,啥都不会。他们从小地方考入了名校,但毕业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职场,从而产生较大的落差。

与此同时,很多学历并不高的人,可能不存在那么大的心理包袱。可以比较轻松、自然地发挥自己。这里不是想说,小镇做题家就注定失败,而是说不能把全部希望交给做题。归根结底,学历只是个敲门砖,不能决定你的上限。

所以,对于所谓的二本学生来说,如果你肝足够好,胆子大,尽管可以放下包袱,来北上曹深“内卷”。之前我也做过节目,我们同事萧武老师,就是从西北的农村出身,来到上海拼命,在这里安了家。

如果北上曹深实在超出可承受范围,还可以选择一些新一线城市,像成都、重庆、武汉、长沙、郑州、合肥等等。这些城市放在全世界也是有竞争力,有机会的,很多都在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并且有相应的人才吸引政策。

还可以在一线城市周边落脚,像佛山,昆山这样的地方。我有同事就在上海工作,在苏州昆山买房。如果再往下一点,也可以看看二三线城市。像无锡、济南、泉州,都有不错的机会。

总之,大家不要太担心一考定终身,高中所学的东西,不仅和本科没什么关系,和毕业后也没什么关系。能考上大学,就已经说明了你在智识上是合格的。努力过后,更重要的是选择。而选择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我的节目固定是在每周四晚上,和每周日上午更新。我的个人号,B站、微博、微信公众号,都是肝帝董佳宁。如果你喜欢这期视频,欢迎大家多多转发。我们下期再见。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0)

相关推荐

  • “一二三本”将要被取消?高考或迎来重大改革,对学生是好是坏?

    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众多学子都想凭借高考完成"鲤鱼跃龙门". 时间转瞬即逝,距离2021年高考已经不足两个月,这段时间无论是老师,还是高三学子,亦或是家长都是既紧张又期待. ...

  • “在985大学,研究生不如本科生”,这话究竟有没有道理?

    不少人觉得,985大学里的研究生,不如同校本科生.比如清华大学,人们普遍觉得最聪明的是清华本科生,硕士生没本科生聪明,博士生没硕士生聪明.因为清华大学本科生集聚了全国最顶尖的优秀学子,而本科生中最优秀 ...

  • 【懂点儿啥】沈阳机床厂是怎么把自己搞垮的?

    各位好,我是观察者网的董佳宁.今天我想聊聊中国的机床行业.制造业中,机床是"梦开始的地方",被称为"工业母机",是制造机器的机器.要想点制造业其他科技树,要想造 ...

  • 要想立足社会,要懂点儿人情世故

    何为人情世故?人情世故就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方法和经验. 要懂全了人情世故不可能,那我们就去懂得一些最基本,最朴素为人处世的道理,以便于我们立足于社会,立足于人际关系之中. 人情,就是人与人融洽相处的感 ...

  • 【海裕百特冠名】比亚迪携手宁德时代 二三线企业面临灭顶之灾!

    巨头动一动,行业抖三抖.言下之意就是行业大佬们的风吹草动,都会对行业的整体格局造成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而对于锂电行业来说,比亚迪.宁德时代作为行业的两大风向标,一方面两者之间的竞争如火如荼;另一方面, ...

  • 知识贬值时代,用临界知识构建自己的“能力圈”

    文丨月月 · 主播丨雪沐清晨 有人说,电脑的发明与互联网的发展,让世界进入了人类历史上第四次知识贬值时期.电脑引发了知识革命,互联网更拓宽了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以前只有少部分人能掌握的知识技 ...

  • 思辨、思变、思便——知识贬值时代必备的三种思维

    文丨月月 · 主播丨林霖 在今天这个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再一次颠覆人们对知识的结构的想象力. 当你想检索某个问题时,只要打开搜索引擎,就能瞬间得到海量的答案,这是十年前无法想象的. 当你想学习某项技能, ...

  • 智识——知识贬值时代知识分子的最终出路

    文/月月   正心正举特约作者 主播/涂山 联网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让知识传播的成本大大减少,也让知识的淘汰率不断增加.以往只有少部分人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今天只需要轻点鼠标,都能轻松获得.知识传播的途 ...

  • 【懂点儿啥】卫龙辣条:上学时的回忆,如今的600亿

    各位好,我是观察者网的董佳宁.卫龙要上市了,据说估值超600亿.谁能想到,老师和父母眼中十恶不赦的垃圾食品,要彻底翻身了.你曾经被千夫所指,如今你可以带着辣条,王者归来.这是个生猛的逆袭故事,今天我们 ...

  • 人人都应该懂点儿心理学

    发布时间:2021-04-18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对于自己和他人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从当初只满足温饱为诉求的时代,慢慢开始向精神层次延伸. 越需要了解自我.了解他人,而通过学习心理学这个途径 ...

  • 丁姐晨读/简明美国史/五/镀金时代与进步时代/二/美国向钱看

    作者:陈勤,资深传媒策划专家,教授.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南京大学历史学硕士.博士.(云南出版集团,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第五章镀金时代与进步时代/ 点击录音按钮,每天跟着丁姐,通过作者陈勤的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