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舌 | 怀 念

怀 念

文/石舌

相对于短暂、仓促的人生来说,冷酷、隐匿的死亡则更显恒久。一座狐独的坟茔将生命的另一面无限延长,它闭口不言,任凭岁月的枯叶在头顶覆盖,只在时间深处给人以缠绵的哀思和无尽怀念。

一切的抵达预示着新的开始,死亡留给我们的窥探终将无从言说。

离我家不远的大姆山脚,满地是密密麻麻、高低不一的坟茔。那是死亡的栖憩地,是高于现实的一只眼晴。我总觉得大姆山是一种暗示,它未说出的话语同样意味深长,无所不知的洞察力神秘而广袤,它用形而上的姿态审视和俯瞰着村里每一位还未与死亡对话过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姆山提供了全村人最终的归宿。打从我记事起,我便不敢一个人去大姆山,但却一直心存疑问:凭什么大姆山就这么阴森恐怖?难道这其中果然隐藏了人们对死亡的敬仰与敬畏?!

村庄仍旧袭着半土藏的习俗。火化后死者的肉体和灵魂一起被大棺套着小棺,在鞭炮齐鸣、黄烟滚滚和亲友的哀哭声中走向大姆山。一条修长溜光的泥土路,覆盖了无数哀痛者的泪水和抬灵者淌下的汗水,死亡正是通过这条道路被抬进坟茔的。死者的遗像被放大,在灵柩前沿大路行走,努力向人们暗示着此人生前的价值和印象,坟墓上的碑文也是,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粗糙的石头经反复打磨、发亮,直至凹凸感完全消失,像一张整洁素净的脸。然后,精彩的文字就站在岁月前代替墓主说话。一个人的辉煌、价值、地位、富贵 、权威全都被一笔一划地精雕细刻,而他(她)的晦喑、阴险、虚伪、肮脏、卑锁则被文字之间留出的空白完全忽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灵魂更像是被镌刻在石头上的光彩回照,英雄般地。孔子是英雄,释迦牟尼是英雄。

大姆山让我思绪飞扬,我想,在生与死之间,似乎有一条秘密通道,让相关的人去穿行。他们在日子的另一面栖居,我这日子的这一面生活,互不侵犯。生死分属两个不同的世界,但灵魂只有一个。难道就没有办法在生死间能毫无阻挡地来回穿越了吗?这让我想起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偈语来。倘若某天,死亡向我发出穿越这条秘密通道的指令,那么,我也将微笑面对。而且我知道,人从泥土中来终归要回到泥土中去的本真的道理。

但我对死亡的认识一直很模糊,没有太多的记忆和伤感,死亡也没有带给我任何的恐惧。十岁时,祖母去世,满灵堂的哭声也没能勾出我的眼泪,反倒热闹的场面带给我童年乐趣。父亲含泪告诉我,祖母去了。但我不知道祖母去了哪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哭着相送。多年以后,我发现祖母的气息仍旧弥散在那间堆满杂物的老屋,在没有灯光的夜里我总感觉老屋里居住着一位驼了背的老人。

然而,死亡却无处不在。

它像是长在大地上一只狰狞的眼睛,无时无刻不在窥视着你,你却无法瞧见它。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它总伸长了翅翼在人群中超低空飞行,随时就会落在你我头上。

事实上,我一直相信人的生命体是一件捧在手心里易碎的瓷器,稍不留神,便会落地粉碎。我们又缺少能捧住生命之瓷的巨型手掌——一双冥冥之中能掌管万灵之命运的手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避免碰撞,小心轻放,让波动着生命旅途,延长与死亡相遇的时间。

直到学友俞国根先生的意外离世,才让我真正感到了死亡的逼近与突然。好像死亡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如影子,随身而行。又或如多年以前结识的朋友,一直在暗中默默打探你的消息,在某一时刻,譬如清寒的深夜,宁静的早晨,敲门声就突然在你耳边响起……

俞国根先生是因不慎而将手中的生命之瓷滑落的。屈指算来,学友中已不止他一人了。

电话是那天下午二点,俞国根先生的助手敏小姐从杭州第一时间打给我的,她沉痛地告诉我俞老师离世的消息,尸体暂被安放在太平间,问我们是否要作最后的告别。我大惊,脑子顿入虚无,只一个劲地对手机大喊:等我!等我!挂电话时,另一个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是死亡的声音:我们都是公平的,他太累了。太累了?可以替代么?我刚要辩解,那声音就消失了。当天晚上我们赶到杭州,签定结果表明猝死。在杭州市中医院的太平间,我看到了一张熟睡着安详的脸,与小时候他睡着时一个样。死亡在瞬间诠释了人生的全部意义。这也不全在于他是新中国首批法学硕士、高级律师和浙江省最大的律师事务所创办人。

对于俞国根先生的不幸离世,浙江省人民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直市公检法、宁海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及公检法司和北仑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及公检法司、北京、上海、广东相关的人和单位,他们纷纷送来花圈发来唁电表示深切哀悼,以纪念这位被公认的“浙江省经济法第一人”。

死亡的突然降临让俞国根先生猝不及防,在与死亡的搏斗中,他终没能捧住那只易碎的生命之瓷,生命定格在了48岁。但他是安静的、从容的,就坐在办公桌前,手里拿一叠厚厚的有待审阅的辩护词。他在生命的另一面,以道德者的高度对死亡进行了审判,“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西子湖畔的南山公墓上矗立起一座新的坟茔,死亡以撷取者的名义将俞国根先生的骨灰送了进去,宿命般地。站在山上当我回首时竟然看到他来时道路的细节、弯曲的河流和芸芸众生……

我无法判定学友的离世到底跟宿命有多大联系,但死亡有时比生命本身更有意义。灵魂比肉体更容易安放与贮存,有时它和时间的长度会保持惊人的一致。许多对命运的假设、推理、论证都会被死亡带向一个未知的领域,留下死亡本身,作为一个简单的符号,被部分相关的人牢记。

死亡是永恒的。

章其仲,笔名:石舌。爱好文学,声乐,并有作品在省市报刋上发表。画眉聒舌总嫌烦,顽石无言却可人,这既是笔名之来源,亦是人生之格言。

□编辑:木子叶寒

□ 图片:步步高/网络

(0)

相关推荐

  • 家传古籍老本手稿《二十四山棺外断诀》坟茔山位速断

    家传古籍老本手稿《二十四山棺外断诀》坟茔山位速断

  • 另一世界

    另一世界 另一世界(out of this world),大概想说的是相对于我们此时此地所在的世界.古今中外,世人都有所畅想,想象有相对于人间的天上,或天堂,还有时世轮回的机制梦想. 是否存在另一个世 ...

  • 就读这篇 | 廖彦兰:留住生命回家

    留住生命回家 廖彦兰 作者简介 廖彦兰,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玉溪市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澄江县文学创作协会理事长.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中国医药导报>& ...

  • 生命的悼歌,沈佺期《北邙山》: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惟闻松柏声

    人间值得.哪怕充满着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即使遍布着坎坷荆棘,刀山火海.我们仍然可以笑看风云,红尘作伴,擦干眼泪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我们的人生不需要躺平,顶风戴雨,披荆斩棘,永远站直不趴下.生活 ...

  • 高原上的坟茔

    高原上的坟茔 陈老师是在那年的春末到高原上来的,因为是军嫂,我们都把她叫作嫂子.她来的那天挺着一个大肚子,这是我们这年第一次见到从山外来的女人,而且是我们副连长的老婆,所以当天我们还有些羞涩,见了她都 ...

  • 檀结海:怀 念 母 亲

    怀 念 母 亲 安徽怀宁  檀结海 早就想写一篇纪念母亲的文章,可每当摊开纸笔的时候,眼前浮现的都是母亲含辛茹苦为儿女操劳的苦难经历,太多的伤感让我不知从哪里下笔,所以一直没写成.又到了母亲节,思母之 ...

  • 石舌 | 印象白市驿

      印象白市驿 文/石舌 有些地方你瞥一眼就过去了,有些地方只要瞥上一眼你的脚就挪不开,像有魔力似地牵引着你去一探究竟.白市驿就是这样一个有魔力的地方,到过重庆的人知道,没到过重庆的人也知道. 老实说 ...

  • 石友轸念收藏的石头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内容 中国嫩江玛瑙石论坛推荐 轸念老师藏石 本季度推荐石界新秀 狼牙 道法自然---水 才万山 北漂的呼玛人 随便不随意 本季度推荐石界大咖 多罗贝勒 榆松 聼月 陈志英 山水石趣

  • 【现代诗专栏】怀 念 作者:溪山渔樵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1143期 社    长:李不白 高级顾问:衣非 特邀顾问:周渔 副社长:王笑一 总    编:黄葵 副总编:梧丹梦 主    编:紫衣云梦 副主编:轻舞飞扬 本期编辑:映日 ...

  • 石舌|一座被遗忘了的牌坊

    一座被遗忘了的牌坊 文/石舌 天台山不算高,但却仙气满盈. 先是在华顶寺上被佛教摩诃迦叶尊者点为禅宗开源,广施佛法,启人心智.然后往下一脚踢出一座天姥山来,苦了诗仙不远千里寻觅到此,在斑竹村章氏大屋里 ...

  • 赵超群:怀 念(外一首)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唐志平 投稿邮箱 1019474369@qq.com 怀   念 (外一首) 赵超群 梦中经常放电影 回忆似一幅幅画面 融进这三月的雨声里 在云雾中茫茫腾腾 清 ...

  • 石舌|重庆火锅

    重庆火锅 文/石舌 中秩.国庆双节重叠,如遇铁树开花,喜不自禁.早一天,陈总打电话来邀约,说是要赏明月吃火锅,我大喜,当即核实地点.这位来自九华山脚的业界大佬,来重庆已近二十年,厉精图治,公司越做越大 ...

  • 石舌|重庆细节

    重庆细节 文/石舌 有水有雾的地方可以不必有山,但有山有水的地方必得有雾. 由缙云.中梁.铜锣.明月四座顶天而立的山脉托起的山城,远看是山,近看是城.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终年云雾缭绕.飘渺迷离似仙宫, ...

  • 石舌​ | 术业之余

    术业之余 文/石舌 术业有专攻.术业之外是业余,业余是生活状态,大凡人都有业余.有的业余书写,有的业余生活.也有的因业余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也有的因业余钻天遁地.无恶不作. 由于是业余化,值得动笔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