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论语》学心理:多听少说,多问少答,多依赖少被依赖

《论语》是语录体国学经典,在问答之间,尽显日常生活情境,富含人文情怀精神。

开篇第一个问答就是如此,展示人际互动要点,表达做人做事最高境界,即成为君子要思考与践行的三个方面。

原文是耳熟能详这3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当然,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这个回答本身,要回到当时场景下,想象孔子与学生的回答过程如下。

学生:请问老师,您教导我们要成为君子,那么如何去做呢?

孔子:不知道。

学生:老师,我知道您在试图启发引导,可是我想了很久想不出来。

孔子:那你把想了很久的想法说说看。

学生:我理解做君子就是!@#¥%

孔子:还有吗?

学生:!@#¥%

孔子:你说的这些都很好,不过这些是用来要求别人的呢,还是自己尝试去做过且能做到的呢?

学生:(沉默)。

上面这些模拟对话,我们大致都可以想象出来,且会有所触动,由上面模拟对话可以体会孔子给我们做的示范,即人际互动交流中如何听与说、如何问与答、如何识别依赖。

除非询问客观信息,比如今天星期几?一般交流不要有问必答,因为任何直接回答注定无效,首先要先识别问题背后的情绪与问题。比如回答“不知道”“你说呢”“还有吗”,有问不答,有问反答,有问慢答。

交流中除了问与答,还有听与说,不要听人家说几句话之后就自己长篇大论,因为说是以自我为中心,说得多是宣泄焦虑。耐住性子多听,让别人多说,说多了自己就觉察到核心问题,比如君子到底是说出来的还是做出来的,是自己认为的还是别人认可的。

为何要多听呢?听的繁体字写作“聽”,用耳朵听、再加上眼睛看、最后用心关注,才是王者风范,即“耳——十——目——一心——王”。

实际上,多听少说,多问少答,这两者是一回事,都是在识别谈话中依赖现象。别人提问是对你的依赖,你有问就答、一问就说、滔滔不绝,就是被催眠,被人家依赖上了,可悲的是浑然不知,自以为“我多懂”“我多厉害”“我多高明”。

傻子是从来不认为自己傻的,井底之蛙从来不认为天空是无限大的。遇到别有用心之人,稍微加以引导,你就掉进陷阱,所谓卖了还帮人家数钱,就是如此。即便平常交流,轻易被依赖上也给人肤浅无知感觉。

当然,作为伟大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之所以会有上面我们模拟的问答过程,自然深谙人性,秉持“支持鼓励、启发引导”交流思路,牢牢围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目的,最后当然要给这么好学的学生一个“临门一脚”忠告。

这样的答案也才是有效的,因为学生会在强烈情感认同中,反复思考,加以实践,假以时日也许会有顿悟所得,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