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恶》:以“恶之名”的成长
01
概论
本书作者河合隼雄,临床心理学学者,心理治疗师,京都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毕业。
如果仅仅看书的篇幅,你会觉得是这是一本多么不起眼的书,进一步,如果你再看里面的语气,那根本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长者在跟你谈心,他并不想高谈阔论,也不想给你深邃的思想,他给你的是启发,是他的思考,以及他未完成的内容。
孩子与恶,大量的篇幅讲的是孩子本身的”恶“,还有最后一小部分,是讲我们父母的各种以爱之名给孩子带来的恶的体验。
在讲书之前,我想先列一下本书的目录,目录即精髓:
第一章 恶与创造
第二章 恶究竟是什么
第三章 偷窃
第四章 暴力和攻击性
第五章 谎言、秘密和性
第六章 校园内的群体欺凌
第七章 包围着孩子的恶
02
恶与创造力
本章开篇有一句话”谁都不是好孩子',那些真正有创造力的孩子,很多都不是被教育出来的。
总结一下,本章河合先生是在探究孩子恶的心理根源,他认为孩子的恶最根本源自孩子的创造力,创造力首先需要孩子凸显个性,追求人格自立,同时还有各种想象力的延伸,而人们对于什么是恶的最终界定,则来自于社会文化土壤,大众的认知,也就是所谓的普世价值观。比如,一个性格开放表现欲强的孩子,在美国一定是被鼓励的,是站在善的一方,而在日本也许就不是如此。
由此引申关于学校教育的认识,作者认为:
“学校教育“是为了教会大家一般普遍应该知道的事情,这些就和有独创性的人们没有太大关联了。现实中日本的教育整齐划一,排除哪怕稍微有一点点一样的力量实在太过强大,搞得创造性很强的人在正规的学校里难以生存,这可能是我们所面对的麻烦事。”
“个性的显现,总归会在哪里发散出一点”恶“的气味,不是这样吗?”
而一个社会崇尚什么样的个性,又跟这个国家整体的价值倾向有关,比如在美国,有个性可能是善,而在日本,可能就被定义为恶。
因此,文化土壤会孕育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体系,这也是为什么有很多人想把孩子送出国的原因,然而,或许我们在决定把孩子放在哪种教育体系下之前,是否应该先对自己崇尚的教育理念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并且充分了解了孩子的个性,进而再做进一步的选择呢?
03
恶究竟是什么
本章中,作者提到了恶的二义性,作者没有对这个二义性作明确的定义,我的理解,所谓的二义性,就是任何事物的两个方面,既然恶深藏于人类的基因土壤之中,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然存在的一种事物,而且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在宣称不可作恶,但它依然没有绝迹,说明它一定有自己根深蒂固的土壤。
恶,本身有那种不可否认的破坏力,这是恶被严令禁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人们在恶的事物中体会到善,体会到边界感,甚至更深层次地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些以爱之名进行的救赎,谁说不是恶之外带来的善呢?这些又可以理解为恶对这个世界的正向影响力。
然而,作者一定不是为恶唱赞歌的。
“恶,过了分寸就具有无法挽回的破坏性。根源恶隐藏着这种可能性,经常在预想不到的时候露出它的狰狞面目。”
因此,对于恶,我们是需要区分情况对待的。
”一定要严厉地断绝根源恶,尽管这样,还能不断绝与犯错的人之间的关系,这时候,应该是爱在发挥作用。“
”充分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限度,认识到这一点,对与孩子建立健康的关系是很有用的。’
04
偷窃
作者认为, 偷窃行为对孩子有一种天然的魅力。
于是,一开篇作者就在充满愉悦感地回忆自己在乡下干过的偷窃的事情,偷别人家的农作物,树上结的柿子等等,想想这些简直是童年的最大乐趣,没有经历过这些,人生简直就是不完整的。
然而在现实中,偷窃几乎被板上钉钉当成了人的品性坏掉的一种标准,一个会偷窃的孩子,几乎是遭人唾弃的,人类从开始就对这一行为充满了深入骨髓的恨意,包括对自己的孩子。
有一个宗教故事登场:孤儿马瑟里诺被孤儿院收养,却每天偷盗食物,做饭的神父发现食物被偷后,一直跟踪他,最后发现马瑟里诺将食物偷到了顶楼给受饿的耶稣食用,马瑟里诺因为自己这种高尚的偷窃行为,最后到了天国。
这是一个高尚的偷窃故事。
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给我们提供另外一种关于偷窃的思考角度。
“我平日看着新闻报道,经常会琢磨:这后边是不是还隐藏着些什么故事呢?我们要在这个世界生存,社会共通的常识非常重要,但也非常恐怖。”
或许,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公众事件的思考力,更加考验我们能否在保持社会共通的常识之外,还能保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书中还有一个案例,一个孩子将手枪藏在了邮箱里,最后他给妈妈的解释是:”妈妈,我们家里的攻击性因素是不是少了点?稍微放一点进来怎么样?“
这个孩子自然是一个男孩,然而我觉得这个关于家庭中容忍暴力因素的视角,无论对家有男孩或是女孩的家庭都同样适用。妈妈过于想教育出好孩子,也许会扼杀孩子的野性,倘若想把一些含有暴力因素的东西都排斥在外,反倒不容易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和平,什么是杀戮。
作者的厉害之处,就在于能通过几个简单的案例,让你的思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普通的人,大多会带着对错标准去评判任何事件,而心理学会客观的去看待任何行为,这种行为不止用于评判,还用于观察和理解,理解每一种行为背后的深层次的机,我因此也觉得心理学是一门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学科。而一个真正修为很好的心理学家,并不会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因为承载了很多心理问题,而变得扭曲,相反,他的内心一定是很阳光,很宽广的,因为心理学将带给这个世界很多理解。
“发现自己欠缺什么,需要什么,孩子们往往不惜偷窃也要拿到手,这经常会超出大人的认知范围。
面对孩子,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在教育他们绝对不可以偷窃的同时,还要好好思考一下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想看了这些以后,至少在以后面对孩子的偷窃问题的时候,不会第一时间抡起棍子,而是学会运用你的大脑,去思考。
05
暴力和攻击性
本章开始,大概可以给那些因为忍不住情绪曾经打骂过孩子的父母们减减压了。
“面对孩子,总会有很自然的发怒啊,悲伤啊,一味地压抑住这些感情的自然流露,表面上看家庭很是平和。但父母极力地在这种环境里培育好孩子,孩子就成了一束塑料的假花。”
“历史慢慢演变着,现代人成了跟自己的肉体渐渐分离的存在。活生生的身体的感觉变得越来越弱。活着,就变成了只把注意力集中在“自我认识事物、思考事物”上,人自然就成了头脑发达四肢羸弱的“大头人”。
因此,暴力和攻击性源自人们对于想把身体找回来的需求。
另外,暴力和攻击性也是人情感宣泄的一种途径,我们不要因为富裕了,就优雅得过头。
06
谎言、秘密、性
谎言有两种:“让人生更加有趣的谎言和防卫自己利益的假话。对于后者,一定要坚决处罚,对于前者,则需要笑一笑让它过去的宽容。”
秘密“关系到孩子的自立、自我认同、孩子们自然地倾向于保有自己的秘密。”
这里作者讨论了对秘密的容忍度的问题,每一个家庭都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定不同的规则。话说白了,就是孩子还没有到一定的年龄时,不要藏着掖着一些不是好事的秘密。小到几岁可以拥有独立的房间,什么时候可以给自己独立房间上锁,什么时候可以邀请朋友进自己的独立房间等等。
我想,这种容许度,应该也是什么父母作为监护人应该尽的一份责任吧。
性“本身不是恶。没有了性,人类早已经毁灭了。
现代文明,都是靠着人能够驾驭自己才得以发展的。但是,性却是人难以控制的欲望之一。对把理性尊崇为第一意义的人来说,性欲,实在是令人恐怖的敌人。
对孩子来说,性,也是一个很烦人的东西。不知道该把它放在心里的什么位置,可它又不可思议地在自己的身体里蠢蠢欲动。”
这里作者讨论到了关于开展性教育的问题,他认为有点操之过急了。保有对性的神秘感,期待感,或许也是青春期的一大课题。
“找出属于自己的“真实”,追究自己的“性的故事”,这个过程,是成长为大人的必要的训练。人生难得的机会,被大人毫不客气地破坏掉,实在是太可惜了。”
我们需要做的,是既不让孩子感到畏惧甚至罪恶,也不要走另外一个极端,觉得性是一种很随意的事情。
“把性只作为身体部分来考虑,人,总归在某一部分扭曲着自己。”
07
校园内群体欺凌
“人类,好像总有一种排斥异己的倾向。感觉到有什么不一样的,就会诱发排斥的本能,欺负某一个孩子的现象就这么发生了。“
外来者,特别优秀的,特别内向的,都同意成为群体欺凌的对象。
“孩子们有孩子们自己的方式,互相碰撞,互相切磋琢磨。要切实地尊重孩子们的世界,又要给孩子们指出明确的、严格不可逾越的界限,这,可能是大人们应该起的作用吧。”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在想,或许,现在孩子受外力干扰的确太多了,父母的保护欲,老师的各种自我保护的介入,让很多孩子间的冲突可以瞬间升级到家庭的冲击,校园老师和家长的冲击,估计孩子也想象不到,一场打架斗殴,居然会上升为一种社会事件。
而这种社会事件,将使得校园里的各种矛盾冲突趋于绝迹,这些孩子长大成人之后,天然缺乏处理危机和争斗的能力,以及关系破裂后重建的人际修复能力。
我们的家长,真的不要保护孩子太多。
而追究校园欺凌的根源,一方面跟父母施加给孩子的多重压力有关,另外就是青春期。
“青春期是一个把人兜底朝天重新制作一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说任何一个人都体验过某种意义上的恶。”
这个过程中,大人的作用是什么呢?
大人作为一堵墙站在那里时,一定要有一种无论什么样的冲击过来,都绝不动摇的强韧的力量。
而应对欺凌的对策,一方面是老师给予孩子更多的空间,发现学校生活的乐趣,让他们有机会去释放身体的某些野性和力量。另外,校园心理咨询,也可以缓解孩子的心理情绪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度过青春期。
08
包围着孩子的恶
包围着孩子的恶有很多,虐待和诱拐估计是全世界儿童面对的两大恶行。而这本书里讨论的恶,恰恰不是来自外力,而是来自父母。
“现代的人们几乎都怀抱着不安在生活,缺乏安全感是现代人深刻的心理现象。于是只好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拼命地揪住表面上的“稳定成型”的东西不撒手。把自己不干点什么就六神无主的情绪,统统发泄到孩子身上。”
“基本上,我们只要相信孩子成长的可能性,静观其变就可以了,可就是做不到。为什么没法相信孩子呢?不相信孩子,其实就是不相信自己。”
处理好自己的不安和情绪,就能给孩子更宽松的成长空间。
结语
这本书看完真的有醍醐灌顶的感觉,第一次密集看教育类书籍,是在老大刚出生的时候,中间突然开始摒弃了很多书籍,决定顺其自然靠自己摸索,如今,又开始回归书本。
孩子成长的课题,的确是有很大学问,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永不断绝的各种理论学说出世了。
我想,看河合先生的书,也许会让我想起看宫崎骏动画片的感觉,他们带给人的共同感受:是一种永不消逝的温情,关于童年的温情,难能可贵的是,一个人终其一生,都能保有这份温情。
对童年种种行为的善意,对儿童的宽容和理解,或许是我们需要重新给予孩子的一种财富。
学无止境,如果你也关注教育,关注孩子,请花时间读一读这本书,最好找人交流一下,一定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