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导读(二)——道经(5-9)
第二章 功成弗居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hè)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持。生而不有,为而不(shì)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1)已:语气词,可译为“了”。
(2)音声:古代音和声是有区别的。单调的、无节奏的叫“声”,复杂的、有节奏的叫“音”。
(3)是以:疑为后人所加。本章的前八句是老子的相对论,后八句是老子的政治论,文意不相连。
(4)圣人:老子理想中的“与道同体”的人物,他与儒家圣人有很大不同,是“有道的人”。
(5)始:管理,干涉。
(6)恃:依赖,依靠。
【译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恶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所以,有和无互相对立而转化,难和易互相矛盾而促成,长和短互相比较而显现,高和下互相对照而区别,音与声互相对立而谐和,前和后互相排列而有序,这是永恒的。
因此,有道的人用“无为”的法则来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人为倡导,繁育万物而不据为已有,发展万物而不强加自己的意志,建立功业而不自我夸耀。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就不会失去。
【解读】
本章论述了道德的准则——“分别之心,万恶之源”。阐明了世界是辨证的,无私、无为、无言、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而弗居是天地至德,也是道德的原则。首本名不可名之旨,有无相对又复统一之理,以破美恶善不善等一切认识与名相之粗见,而启虚无大道平等观之妙用。使世人泯分别心,去有为之迹,舍万象之形,捐虚名之累,齐万不齐而同万不同,共相与入于无善无恶、无思无虑之地,同趋于圣人无为之大道。
老子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世间百态的观察研究,得出一个普遍的真理:世间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说明事物发展变化无不由对立统一矛盾催生而来,并能在一定条件下向其对立面转化,确立了对立统一的永恒、普遍的法则。在这种辩证观点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圣人处世、治世的“无为”之道。
大道无言,大道无际,它孕育了天地万物,并使天地万物感受到了她的存在和巨大威力,但人人们始终无法对其进行准确的描述,任何概念和范畴都是牵强的,都没有恰当的概括出大道的真义。而圣人明白大道的绝对性和它的真实内涵,他们能抛弃和超越人类的自私和贪婪,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来对待人和事,这种无所作为的处世哲学看似消极,其实是一种真正的、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对人类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他们能真正理解大道并和大道融为一体,顺应自然和各种变化,也就无所谓“得到”和“失去”,因而也就没有忧愁和烦恼了,这也是智者和凡人的区别。
老子提出的无为而治的方法论并非是毫无作为,是指不违反世间大道,不肆意妄为,不对事物的正常发展横加干涉。而是在遵守事物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掌握主次矛盾的基础上的大有作为。只有了解辩证统一的思想,才能做到不断进取,居安思危,正确地思考所遇到事情的是非善恶。才能透过事物的表象,去观察它们的本质,寻找隐藏在表象内部的真实,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纵观万物。
要效法天地无心无为。大道不道,大名不名,大德不德,大仁不仁。凡所有名相,皆起于心、意、识、用事,著物而不能离物,执象而不能离象所致。我无一切心,我无一切意,我无一切识,便自人心泯而道心生,便自可与天地同其大,与日月同其明矣!须知凡一切名,均因对待而有。亡其对待,泯其迹象,而一之于道,则名不立矣。名既不立,利亦无用,名利两忘,生死同绝;有心而若无心,则自不生一切心矣。一心不生,则寂然不动;寂然不动,一灵独照,因物应物,则感而遂通,应而不伤,斯圣人之道也。
【故事天地】
先看看自己
众人发现一个女子犯了通奸罪,于是手执木棍石头呼喝着要惩罚她。此女慌忙跑去找耶稣忏悔求救,跪在耶稣脚下泪水涟涟。众人追赶过来,吆喝着要耶稣主持公道正义,一定要打死她。耶稣低头看看痛哭流涕的女子,对众人说:“好,你们当中,谁没有犯过错误的,可以扔第一块石头。”众人反思,发觉自己也都犯过错误,于是都沉默不语,最终丢下石头木棍回家去了。
耶稣绝对是恒顺众生的典范,他没有说:“哎呀,你们别打她!你们也曾经犯过错误啊……”这样是《大话西游》中的唐僧论调,只会激起人们的逆反心理。耶稣说:“好,你们打她没有问题!先看看自己,是不是纯洁无暇的,有没有资格来指责别人?”
没有分别心,指的就是,用对待别人的要求来要求自己,把自己想得的也分享给别人,当你看待别人就像体会自己一样,你就会发现生活的不可思议之处。
魏文帝曹丕
曹操储嗣候选人有四位:曹昂、曹冲、曹丕、曹植。曹昂兵乱中死,曹冲十三岁患病夭折。曹植以风流文采而展露头角,深受曹操喜爱。但平日行为任性,不注意节制自己,终为曹操所不悦。曹操次子曹丕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尤其是善于装厚道,在重臣指导下,以尽量少出错,得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