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百科丨瓷上酱釉——神秘而不沉重,华贵而不绚艳
酱釉即酱色釉,是一种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釉色如柿黄色或芝麻酱色,故而得名。
酱釉常给人以含糊的感觉。有人称之为“紫定”;还有人称之为“绛釉”“赫釉”“赭釉”“褐釉”等,这些颜色在古代文献中也有明确记载。至于用“酱色”来形容瓷器釉色,其概念含义本身也是十分宽泛的,令人难以界定出准确色位。以酱类作料的代称作为颜色名词使用似乎出现得较晚。清代以后,酱色已经是与紫、红、青、绿、黑等并列的颜色专有名词了。
因为酱本身于发酵初、中、末期会呈现乳黄色、黄色、黄红色、红黄色、棕红色、棕黑色等一系列颜色转换。因此,专家指出,只要是以铁为着色剂的高温釉,呈色为棕黄色系,即使有些偏赭、偏紫、偏红或偏褐,都可称为酱釉。至于个别呈色极其纯正的紫色或红色釉,根据文献记载仍称之“紫色”或“红色”更妥。
酱釉瓷器与青瓷、黑瓷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酱釉瓷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窑场所烧造的酱釉瓷器也各不相同,自成体系。
东汉晚期,南方江浙地区开始烧造酱釉瓷器;南北朝时期,以北宋壁窑为代表的北方瓷窑也开始烧造酱釉瓷;隋、唐时期,酱釉瓷器的生产有所发展;宋、辽、金时期,酱釉瓷器的生产遍及全国,但仍以北方瓷窑为主,其中,定窑、耀州窑和当阳峪窑堪称其楷模;元明清时期,随着全国瓷业中心的形成,江西景德镇窑生产的酱釉瓷器一枝独秀。
明初洪武时期景德镇窑生产的酱釉瓷器釉层均匀,色调似佛教僧侣穿旧的僧衣,故还被称为“老僧衣”色。此后,明代历朝在景德镇窑都生产有酱釉瓷器。
由传世品来看,明代生产的酱釉瓷器胎土多细白,釉色因釉料成分、釉层厚薄、烧造气氛及温度等因素的差异,呈现出酱紫、酱红、酱黄、土黄等深浅不一的色调。这些酱釉瓷器大多光素无纹,装饰手法以笔绘为主,另装饰少量刻划纹及贴塑乳钉纹。从工艺、造型、釉色及装饰风格看,与宋代的当阳峪窑酱釉瓷器有异曲同工之妙。
清代酱釉瓷器是景德镇御窑厂专门生产的仿古釉色品种之一。此时的酱釉瓷器釉面润亮,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好似紫金包镶一般,因此谓之“紫金釉”。紫金釉几乎成了清代酱釉瓷器的代名词。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唐英撰《陶成纪事》有载:“一仿紫金釉,有红、黄两种。”乾隆时宫廷曾发样指令景德镇御窑厂照样仿造紫金釉器;《清档》乾隆记事记载:“乾隆三年(1738年)六月二十五日太监高玉交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紫金釉小缸……传旨:交烧造瓷器处唐英,照样烧造送来。”皇帝的亲自参与,皇家文化与艺术养分的植入,无疑从根本上提升了酱釉瓷器的高贵身份。
酱釉瓷是中国古代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其中以阳峪窑酱釉瓷器为杰出代表。虽然当阳峪窑酱釉瓷器的辉煌早已在金戈铁马、漫漫狼烟中渐渐淡去,但这一华贵而不热烈、静谧而不绚艳、神秘而不沉重的具有特殊美感的优秀瓷器品种,并没有消失在历史记忆的长河中,而是以煌煌赫赫的官窑气象重新书写了它的灿烂历程,这也正是酱釉瓷器令人回味无穷的魅力所在。
酱釉划花水波纹铺首耳陶壶
此壶撇口,束颈,溜肩,鼓腹,圈足外撇。壶肩部对称塑贴铺首。壶身刻划弦纹数道。壶外通体施酱黄色釉,釉色浓郁古朴,反映出当时崇尚朴实自然的艺术格调。
此陶壶仿铜壶造型烧造,釉层清澈透明,釉面光亮可鉴,花纹具有汉代独特的装饰风格,体现出汉代釉陶艺术所取得的成就。
定窑酱釉盖碗
此碗直口,深腹,圈足。碗盖顶置瓜蒂形纽,通体施酱色釉,碗口沿及圈足无釉,露胎处呈白色。
宋代定窑除以烧造白釉瓷器著称外,其黑釉、酱釉瓷器也相当精美,俗称“黑定”“紫定”。与定窑白釉瓷器相比,这些器物烧造数量较少,因此更显珍贵。
这种形制的盖碗,在宋代北方各窑场普遍烧造,以河南、河北两省居多,除酱釉品种外还见有白釉、青釉器物。这些器物一般无纹饰,也有个别以刻划莲瓣纹装饰。
酱釉盘
此盘撇口,弧壁,圈足,底微塌。碗通体内外施酱色釉,圈足内施白釉。碗外底暗刻双线圈内暗刻楷书“大明宣德年制” 双行六字款。此盘釉色纯正,对光斜视可见釉面略泛橘皮纹,是宣德酱釉瓷的代表作。
明代宣德时景德镇官窑出产的酱釉瓷造型规整,色泽温润纯正,釉面肥厚并有橘皮纹。常见器物有撇口碗、撇口盘、收口盘和瓜式执壶等。
酱地描金凸雕灵桃瓶
此瓶体呈三瓣花形,口微撇,长颈,圆腹,圈足。瓶内壁施松石绿釉,外壁施酱釉,其上绘金彩缠枝菊纹。
陶瓶颈部堆塑卷曲的枝叶和5枚鲜嫩欲滴的桃实,肩部加缀灵芝,外底阴刻“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此瓶的三瓣造型在视觉上取得了多层次感与立体效果,避免了普通长颈瓶略显呆板之弊。瓶身堆塑的桃实和灵芝表明此瓶应为乾隆皇帝寿辰时的贺寿之物。
来源丨陶瓷艺美、红木收藏家
编辑|中国陶谷微信编辑小组 念响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