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人生成败的85%是人格
西方学者经研究发现: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真正起作用的,思想和行为的态度占了85%,智慧只占15%。
可现在的教育有点颠倒,老师、家长只重视分数、文凭,至于孩子的德行操守,根本不在考虑之列。
缺少信仰教育和道德教育的这一体系,如果不加以转变,学生虽然在学校读了十几二十年书,但走出校门做事情时,在学校里面所学的知识也很难真正用上。
如今,美、德等西欧国家,越来越意识到佛教在学校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许多国家的学校纷纷开办佛学课,尤其是儿童佛学教育,日益受到西方社会的普遍关注。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曾说:“20世纪最有意义的事之一,就是佛教传入西方。”
的确,“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的佛教理念,在任何一本教科书中都找不到。中学、大学、研究生的课本里,全是非常复杂的学问,但对身心健康、利他利己到底有多少帮助?
孩子是家庭、社会、民族、人类的未来,他们的心性将影响整个社会。所以,在教育下一代时,希望学校把人格教育放在第一,知识教育放在第二。要注重孩子的“德才兼备”,而不是“才德兼备”。
为什么要把“德”放在前面呢?因为,人没有道德,即使有智慧,也会危害社会。
现在有些高等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智慧方面相当不错,但因没有做人的基本理念,所以根本不孝父母,对社会也不负责任。
《颜氏家训》里面引用古语说:“教妇初来,教儿婴孩。”意谓:媳妇刚来家里时,就应教她规矩,否则成形了就无法改变;孩童时代的教育也相当重要,因为这个阶段的吸收能力特别强,学到的知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因此,为了自他的利益,一定要让孩子在具有智慧和悲心的教育氛围中成长。只有这样,伦理和智慧才有增上的希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