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为画而作,是为心在做
天津国画家中的花鸟画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以色彩纷呈的作品彰显着天津花鸟画的独特风韵。王佩翔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其个人风格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工笔绘画被很多收藏家钟爱。
王佩翔先生师从天津前辈花鸟画家郭鸿勋、阮克敏先生研习工笔花鸟画多年,在临习中以自己细腻的笔触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颇得老师和同道的赏识与赞许。他多年孜孜以求,将个人的工笔花鸟画演绎得美轮美奂。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和天津市美展,在工笔花鸟画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王佩翔:1948年生于天津。南开大学毕业。现为天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政协书画研究会会员,天津百中国画院副院长,天津滨海画院专委会委员。师从郭鸿勋、阮克敏、刘宝龄诸先生从事工笔花鸟画创作。
王佩翔先生的作品风格细腻。工笔花鸟画吃的是功夫,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细心和深厚的功力积淀,很难将笔下的花鸟鱼虫画精画细,画出神采。
而对工笔花鸟画情有独钟的王佩翔先生,依靠自己细腻的心思和对艺术的精益求精,扎根于自己的花鸟世界,淋漓尽致地演绎着自己的色彩人生。他的每一幅画都不舍细节,依托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力在纸端尽情描摹,用笔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
诗画言志,花鸟寄情。画画要有铭心的故事,有故事的画方能打动人心。青花瓷、古莲、紫砂壶、唐三彩、布老虎、玉如意……他精心地将这些古老的中国元素集结组合在一起,不为收藏、记录,而是为了更深层次的心语表达。一幅作品,画面独独地掬取了古老石雕的一角;石雕旁却将一盆俗名为“死不了”的小花描绘尽致。
“画外功”对于一个画家是绝不可小觑的。佩翔先生的文学修养、审美意识、生活阅历这些综合素质在其作品的意境、情趣、格调、笔墨、结构方式上都有了不凡的表现,他将人生的境况融入诗思,有感而发。
他的《凤雏闹春》表达细腻入微,斑驳的墙体,鲜艳的桃花,活动中的雏鸡情态迥异,一只腾跳的雏鸡与桃枝上的麻雀在相戏,真是意趣盎然,别出心裁,画面洋溢着对新年、新生活开始的喜悦。
他的每一幅画都可以看做是一首绝句,不是为画而作,是为心在做。他爱画鸡,通过一系列的小品把鸡的五德精神意趣刻画得有来道趣。那对在风雨中守时相伴的鸡寓意深刻。秋雨,秋园,秋风,都与田园生活相伴。农家情趣与志士抱负成为描绘对象,惟妙惟肖,典雅而谐趣。
佩翔先生人“清如茶,淡如菊”,他说自己“把画画当成娱乐。娱己悦人,没有功利,没有压力,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是在生活和时间的缝隙里寻找放逐自己乐趣。”
正是从他那古稀之年仍一丝不苟的大批工笔画作品中正读出了他独特而自由放逐的艺术思想和审美情趣。那是他生命的私语。他用现代审美意识和情趣构筑了花鸟画的新境界,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展现了新的时代风貌与新的文化意义。
他深入生活写生不断,条件不允许,自家的庭院,房前屋后的一切都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他都能赋予它们新的意向和情趣。他把老师的教导牢记在心:“好画不在大,要有内容,有思想,有文化,才有价值。”于是看到了弥散在他作品中的人生境况,融入诗思的有感而发比比皆是,率意隽永,质朴无华。
他坚持小品,坚持情趣,花草树木虫鸟狗猫,组合起来便变得草木含情,禽畜生趣,实乃古今少有。他不仅在花鸟画作品沉潜用力,还不断临习山水,力图将花鸟的生命置放到更广的自然之中。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