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道德经》:跨过妄念这堵“墙”,才能通达不惑的境界
国学书舍
10小时前
《道德经》:跨过妄念这堵“墙”,才能通达不惑的境界
一、
世人与道之间只隔着一层东西,那就是自己的妄念与私欲,修正了这个东西,自己便能使自己本性清澈,通达事物本质之中。
《菜根谭》有这样一句话:当雪夜月天,心境便尔澄澈;遇春风和气,意界亦自冲融。造化人心混合无间。
在雪花飘落之后的月光之夜,天地一片银色之后,人的心情就会随之清朗明澈;在和风吹过,万物一片生机的春季之时,人的情绪也能因环境而适当调和。可见大自然和人的心灵是浑然一体,没有间隙的。
蔡志忠先生在解读这句话的时候,就说:天地造化与人心原为一体,静随心动转,心随物化,心中除却物欲则能得自然之趣。
天地万物与人心原本是一体,但是当妄念遮蔽了自己的本性之后,我们与自然之间就多了一堵“墙”,更失去了体味自然之趣的机缘。
而这一堵墙并非是难以逾越的鸿沟,只是自己一念之间的差别。
《道德经》:跨过妄念这堵“墙”,才能通达不惑的境界
《道德经》有一句话叫: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生长万物,养育万物,生长而没有占有,养育而没有自恃有功,滋养万物而不主宰它们,就称作自然无为最高深的德行。
人类最引以为傲的东西是智慧,当人类以为自己拥有精神和意志,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时候,便过度以智慧为荣。
在世间万物之中,智慧的确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世间有所得者必有所失,能够成就一个人的事情,自然也会拘束一个人,智慧这个东西同样如此,当人类因智慧而享受方便的同时,必然因受制而生“惑”,这个“惑”就在自己妄念与私欲产生的地方。
当自己的妄念和私欲起作用的时候,我们便错失了使本性到达澄澈的机缘,也失去看清事物本质的契机。
一个人不能使自己本心达到澄澈,又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首先会使自己丢掉快乐,多生是非,所以才有这样一句话叫“庸人自扰”;
其次因为妄念过度主导,看不清事物本质客观规律之后,就会在自己的主观意识的评判标准之下,做出错误的选择和举动,在痛苦之上又生痛苦。
《道德经》:跨过妄念这堵“墙”,才能通达不惑的境界
二、
所以《庄子》之中才有这样一番话:凡能其于府也殆,殆之成也不给改。祸之长也兹萃,其反也缘功,其果也待久。而人以为己宝,不亦悲乎?
凡是心灵思虑过度就会产生危险,危险形成之后就来不及悔改。灾患也滋长得越来越多,要返回自然状态就需要修养之功了,要达到一定效果也需要很长时间。而人们却把耳、目、心计看成是宝贵的东西,这不是很可悲吗?
北宫奢替卫灵公募收民财铸造钟器,在城门外筑祭坛,三个月就做好了钟并编组在上下两层钟架上。
王子庆忌见到这个情况之后,就问他:“你用的是什么样的方法?”
北宫奢就说:“只抱着纯一之道,除此之外不敢有别的想法。我听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我淳朴无知的样子,就好像思虑迟钝一样;任大家聚集在一起,迎来送往分辨不清;来的人不拒绝,去的人不挽留;不愿交纳的任他而去;不赞助我的随他自便,依照他个人的能力,所以,虽然朝夕赋敛,但人们不受丝毫损害,何况是怀有大道的人呢。”
北宫奢所说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意思就是:经过一番雕琢之后,又复归于原始淳朴的状态。
这句话暗含的境界,就如《道德经》之中所说“复归于婴儿”的状态一般,其本质核心也是无为顺应。
在老子看来,婴儿不谙世事,万事皆清,不知何物为何物,不知何事为何事,饿了就吃,困了就睡,一切顺乎自然,这便是通达道的状态。
任由他人迎来送往,聚集在一处,任由他人来去自如,随他自便。
这虽是不能轻易达到的状态,但是可以通过对自己本心的修正,让自己逐渐摒弃那些主观的妄念与私欲,最后通达道的境界之中,而这也是跨过妄念与私欲这堵“墙”的根本智慧。
《道德经》:跨过妄念这堵“墙”,才能通达不惑的境界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人生本身,而是我们看不透人生这个复杂而多变的状态,甚至还在私欲的驱使下,带着迷惑去看待这个世界,最后产生的问题就是我们所说的:失去了本性的澄澈,而又悟不到更好的境界。
而解决这一切问题的根本,就在老子所说的“专气致柔,能如婴孩”的状态之中。
人生道的境界不在于本心之上添加太多复杂的东西,而是将自己的本心还原到最简单的状态,就是去除自己的妄念,只有去除了多余的东西,才能看见这个世界本该呈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