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感悟《孙子兵法》2——国之大事
孙子在《始计第一》篇中,开头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意思是说:战争,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是关系民众生死的所在,是决定国家存亡的途径,不能不认真加以考察、研究。
从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孙子对战争问题的态度。当然,在国家是国之大事,而在每一个家庭也会有很多“家之大事”,这对于每个家庭来讲也属于“不可不察”的。
中国人有句俗话,叫做“谁家也不会挂着无事牌。”意思是说,一个家庭不会是永远一帆风顺的,隔段时间就会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问题。同样,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也会有不少的挫折,这是自然而然的事,需要做的就是怎样正确应对。有些小事,一段时间后会自然消失,但是类似战争这样的事,就是国家大事。所谓“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在人类的历史上,当权者最重视的就是战争问题,如果拿着战争做儿戏,那不仅仅百姓要跟着遭殃,就是随意发动战争以及应对战争问题重视不够的人,也会遭到历史的抛弃。《左传》中,讲述的州吁轻易发动战争的的故事就是一个经典案例,他最后的结局是被国人杀死。
卫庄公去世后,卫国的合法继承人是卫桓公。卫庄公还有一个小妾生的儿子叫州吁,州吁这个人很有野心,一心想篡位。
后来州吁利用一次机会,刺杀了卫桓公。然后对外宣称卫桓公是得了急病死了。州吁就这样上位了,封他的好友石厚为上大夫。但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这州吁弑兄篡权的事在国内是传得沸沸洋洋。于是州吁就与石厚商量,想用发动战争来转移国内矛盾。州吁对石厚说:“现在国人到处在传我弑兄篡权的事呀,我想杀鸡给猴看。先拿邻国开刀立威,这样就能让国人闭嘴,你看我们先拿谁开刀好些。”
于是,一场儿戏般的战争在两个人的儿戏中开始了。 石厚说:“我们的其他邻国都没有嫌隙,唯独当年郑国讨伐公孙滑时来打过我们,但当年先王向郑国服了软,郑国就没打我们,但这也是一种耻辱,如果要打的话就非打郑国不可。”于是,卫国就纠集了宋、鲁、陈、蔡四国,号称五国对郑开战。
郑庄公一听五国要攻打郑国,马上召开军事会议。郑庄公说:“这州吁弑兄篡权本来就不得民心,何况鲁国出兵根本不是其国君的意思,只是因为公子翚受了卫的贿赂;而陈国与蔡国与我们也没有什么仇;只有宋国因我们收留了公子冯才是真心要帮卫,如果我们把公子冯移居到葛,宋国肯定会去打葛。然后我们出门应战时再假装败于卫国就行。因为州吁只是想要个打了胜仗的名声而已,况且他们国内还不稳定,他们不敢在外作战太久。另外我听说卫国的石碏是一个很忠实的人,用不了多久,估计卫国还会有变。”
郑庄公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枭雄,他的一切都预测准了。
第二天开战,郑国就佯装被打败,宋国果然去攻打葛了,另外那两国真的也只是作壁上观。卫国见打了胜仗立马就收兵回国去了,并且一路宣传说打败了郑国。
这是一场十分草率的战争,除了劳民伤财之外就是使得民众对州吁更加反感。面对这种情况,无可奈何的州吁只好低三下四的找石碏帮忙。但是石碏老谋深算,利用借刀杀人之计最终让陈国国君杀了州吁和自己的儿子石厚。这就是成语“大义灭亲”的来历。
相对于头脑简单的州吁,三国时期的司马懿可谓老谋深算。诸葛亮在五丈原病殁之后,蜀国立即陷入动荡之中。这时的司马懿完全可以抓住时机,发动进攻以便将蜀汉版图尽快收入囊中。然而司马懿并没有这么做,他在有生之年再也没有攻打蜀国,这表面上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但司马懿却是经过了深思熟虑。
诸葛亮去世后,后主刘禅听信佞臣之言,蜀国奸臣当道,杨仪等人还闹出了内讧。虽然在朝野之外尚有能将姜维统领大军,保护蜀国的安全,可蜀汉连年出兵征战,国库和实力多有损耗,内忧夹杂着外患,的的确确是蜀汉最为虚弱的一个时期。
司马懿既然是一个军事家,自然是谋略过人、惯于高瞻远瞩。后人在评议司马懿之时,常常将司马懿与曹操进行比较,甚至还认为司马懿与曹操同属一类人,既对权力心怀叵测又善于掩饰真实性情。如此看来,内敛冷静的司马懿没有选择趁蜀国力微之时发兵,“放过”蜀汉自然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这是他认为的“国家大事”,更是司马家族的大事。
在司马懿看来,进攻蜀汉之战不是不可以打,而是没有必要立刻去打。 在司马懿与诸葛亮的数次交战之中,司马懿并不愿意与诸葛亮两军对峙。诸葛亮的军事谋略闻名天下,且那时诸葛亮继承刘备的遗命,怀揣着早日匡扶汉室的想法,出兵的攻势是很猛的。司马懿在诸葛亮那里吃过亏,知道诸葛亮用兵出神入化、颇难对付,一不小心恐怕就会兵败被俘,司马懿可不愿意落到那样的下场。
诸葛亮死后,他的精神力量仍然在蜀国军队中存在着,难保此时进攻蜀国不会遭致蜀军的拼死抵抗。熟知三国史的人都知道,司马懿之志不在于领兵打仗、建功立业,而是胸怀天下,想要伺机颠覆朝廷、执掌政权。他赋予自己的使命是成为大权在握的王者,并不甘于成为一辈子任人驱使的所谓“贤臣良将”,也就更不愿意战死在两军阵前了。
曹魏王室其实早就开始忌惮智谋过人、还可能怀有野心的司马懿。当年魏王曹操发现司马懿“鹰视狼顾”的特点之后,就开始对他心生忌惮,还一再暗中嘱咐自己的后辈儿孙,一定要对司马懿及其家族多加留意、小心防范。
为了不让司马懿拥兵自重,曹家的几代帝王均不敢将兵权完全放心地交给司马懿,怕手握重兵之后的司马懿成为威胁曹家江山的祸患。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还是没有进攻蜀国,就是怕引起魏王曹叡的猜忌。司马懿掌兵多年,在军中的声望越来越显赫,曹叡不免猜忌司马懿,怕他真得夺走自己的江山。可那时的魏室已然将才无几,曹叡不得已之中才把军权交予司马懿,只要战事一结束,曹叡立刻就收回司马懿手中的兵权,不给司马懿篡权的机会和可能。
司马懿对曹叡的想法心知肚明,他知道为什么每次自己试图向蜀军发起进攻之时都会被曹叡出言阻止。曹叡就是希望司马懿与蜀军势均力敌,有了敌人的制衡,司马懿就不会想着叛变夺权,也就不太可能一股独大、兴兵威胁魏室皇权。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深深地懂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因此,摸清魏王意图的他屡次三番地假意出兵,专等曹叡前来劝止之时再退兵,表现出极大的忠心,成功地麻痹了魏王曹叡。
诸葛亮死后,蜀国的国力已经和当初没法相提并论了,但蜀国的地形优势尚存。蜀国与魏国的交界地带绝大部分都是山区,在山里行军非常困难,蜀地又阴湿多雨,此前曹军每次进攻蜀地之时,时常遇上下雨天,湿滑不堪的山路让军队更加难以疾行,总之就是施展不开。
蜀将魏延早已在汉中地区经营多时,已然倚仗山体的优势将汉中打造成了一个坚固的堡垒,可以说是易守而难攻。再加上连续多年的战争,魏国的损伤了不少元气,曹军在西南地区的人力、财力都不充裕,即使出兵伐蜀,成功的几率也未可知。
魏明帝曹叡去世前放心不下自己尚且年幼的儿子曹芳,而曹芳贵为太子,肯定是要即位称帝执掌魏室江山的,于是曹叡便临终托孤,命曹爽和司马懿二人辅佐曹芳治理国家。而司马懿感到自己的期盼了很久的机会终于要来了,便暗中积蓄力量,预谋击倒曹爽,继而夺权。
公元249年,司马懿精心布局,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成功夺下了曹魏政权。司马懿不仅将曹爽扔进了监狱,还痛下杀手,将曹爽满门屠杀殆尽,彻底清除了自己掌权路上的障碍。此后,曹氏王族名存实亡,曹芳成为了司马懿的傀儡木偶,任其摆布。
倘若说此前司马懿是害怕触发曹魏帝王的猜忌而不去攻打蜀国,那他成功夺权后为何依然没有选择进攻蜀国呢? 要知道司马懿一点也不傻,他初夺大权,政局尚且不稳,朝中内外依然有一些势力在暗中试图匡复曹氏天下。
司马懿对这种情况心知肚明,他不敢贸然兴兵进攻蜀地,因为他深知,一旦自己领兵在外征战,朝中发生一些意外之事弄不好谁都掌控不了,万一这好不容易夺来的权力和江山再横生枝节,凭自己已经开始老迈的头脑和身躯恐怕很难再度摆平局面。 司马懿虽然没有灭掉蜀国,但他却为自己的儿子司马昭打下了一片江山。
而司马昭也继承了父亲司马懿的遗愿,不仅领兵灭掉了蜀国,还陆续灭掉了吴国以及曹魏王族,成功结束了天下三分的局面。司马家族也随后达到了巅峰时期,统一了天下。想来,如果当初司马懿心急之下就去攻打蜀国,可能就没有后来司马家族如此鼎盛的命运。
不仅战争需要深思熟虑,人生的若干节点都需要慎之又慎。比如高考、职业选择、恋爱等等,都是人生的大事。同样奋斗在商场上的人们在投资方面也一定要慎之又慎。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一旦把握不好,投入会立即打了水漂。做企业搞投入一是要有专业知识,二是有市场,三是有团队,四要有充足的资金。假如这些东西有一项不具备,就有可能会失败。
有这样一家人,上世纪90年代初做建筑生意,当年还是比较赚钱的。后来,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便在市中心做澡堂生意,做了几年,还是挣了不少钱。
之后,丈夫的爸爸去世,留给了他个一个化工厂,本来有点家底,好好运作应该小日子过得不错。但是他不太懂这个行业,不懂技术也不懂市场,也与技术人员、工人搞不好关系。做了两年有点亏本,就工厂关了。这时手上还有一点钱,就开始做高利贷。小日子也还算是过得去。看着人家大把挣钱,心里又痒痒了。这时他亲戚开了家造纸厂,找他老婆帮忙,因为她老婆做过会计,做了几个月不做了,要自己干,觉得这没什么。然后承包了个造纸厂,偏偏遇到金融危机、环保等等事件,一下子大亏,无奈关了厂。这对夫妻就是典型的投资随意型的人,拿着投资当儿戏,所以失败也是必然的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不可不察”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不论是“国之大事”还是“家之大事”,都是“不可不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