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起源于淋巴组织,肿瘤细胞为B淋巴细胞,早期无症状,进展期可出现体重减轻、贫血等症状,其中NF-κB通路的异常激活是主要发病机制。依鲁替尼(ibrutinib,Imbruvica)是第一代BTK抑制剂,可以阻断NF-κB通路的激活,不过依鲁替尼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时会发生BTK蛋白突变,肿瘤细胞产生抗药性,限制药物的功效;相比之下,阿卡替尼(acalabrutinib,Calquence)作为第二代BTK抑制剂,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安全性,能够改善依鲁替尼的脱靶效应。根据《血液学》中发表的数据,使用阿卡替尼治疗那些对依鲁替尼不耐受的复发性/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时具有良好的疗效和更高的安全性。研究人员表示,“新一代BTK抑制剂阿卡替尼将会使更多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受益。”此前阿卡替尼已被批准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考虑到许多患者对伊鲁替尼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可以将阿卡替尼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治疗选择。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2期试验(NCT02717611),纳入了60例停止伊鲁替尼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以专门检测阿卡替尼治疗那些对依鲁替尼不耐受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该患者人群的中位年龄为69.5岁(范围:43-88岁),既往治疗的中位数为2(范围:1-10)。在疗效方面,接受阿卡替尼治疗的患者总缓解率为73%(95%CI,60%-84%),其中3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中位随访35个月时,未达到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但随访24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估计值分别为72%(95%CI,58%-82%)和81%(95%CI,68%-89%)。安全性方面,在接受阿卡替尼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的常见不良事件包括腹泻(53%)、头痛(42%)、挫伤(40%)、头晕(33%)、上呼吸道感染(33%)和咳嗽(30%)。中位随访35个月时,48%的患者仍在接受阿卡替尼治疗;而导致阿卡替尼停药的原因包括疾病进展(23%)和不良事件(17%)。“考虑到接受伊鲁替尼治疗的患者因不良事件停药的比例为100%,因不良事件导致的阿卡替尼停药率(17%)较低,这表明针对大多数对依鲁替尼不耐受的患者,采用阿卡替尼治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我们开展了研究以便找到一种治疗对伊鲁替尼不耐受患者的临床策略,包括使用替代激酶抑制剂或联合不同药物进行治疗”,研究人员表示。“试验数据表明,使用替代激酶抑制剂(比如阿卡替尼)能够有效治疗那些对伊鲁替尼不耐受的患者。”不过,研究的一个局限性是有几例患者对伊鲁替尼的反应未知,未详细记录因伊鲁替尼治疗导致的所有不良事件,至于使用依鲁替尼治疗时出现的低级别不良事件是否在在阿卡替尼治疗中的发生率较高,这方面数据尚不明确。参考资料
https://www.cancernetwork.com/view/acalabrutinib-effective-safe-for-patients-with-cll-who-are-intolerant-to-ibrutin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