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会察言观色没关系,但必须培养他的这三个意识

作为妈妈,我还是希望孩子保持纯真,不要过早被社会污染。

一位家长跟我咨询聊了聊她的困惑。
“几天前,我带着孩子去朋友家做客,两家孩子岁数相差不大,正好可以让他们一起玩。我家是男孩子,2岁多,淘气、好奇心强,总是玩玩这个玩具,动动那个小玩意儿。
我说他还不听,越不让他做,他越要做。
我当时很生气,感觉很没面子。
后来跟朋友聊天,她说亲戚家一个小女孩到她家做客,非常乖巧、听话,特别会看大人脸色,为人处世很有大人风范,还说我家娃情商低。”
说实话,听到这些,作为妈妈,心里肯定很不好受。
到底要不要让孩子从小学会察言观色,还是保持小孩子的纯真?
舒淇接受纪录片《时代我》专访透露自己从小就会察言观色
“这两天我也跟同事聊到这个话题。
结果让我很惊讶:大部分同事觉得应该从小培养。
原因很简单——长大后,谁也不能了不起到不需要奉承别人的程度,还是要随波逐流,不如让孩子从小养成这个习惯。

姜思达在看完《狗十三》后谈到的观后感
这跟我之前秉持的育儿专家的观点完全相悖:不要跟孩子说'你再这样,妈妈就生气了……妈妈就不爱你了’这类话,这样容易培养孩子取悦别人的不良习惯,我觉得老师说得挺对的啊。
可是,每当想起朋友和同事们的话,我又开始纠结了,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很会讨好大人,而自己的孩子不善于察言观色、特别实诚,万一他长大以后在社会中吃亏该怎么办呢?”这位家长也提出了她的困惑。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该不该培养孩子察言观色的能力”这个话题。
一、任何观点,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我不教育孩子,孩子至少不会被搞坏。”一位朋友跟我说。她的孩子我也见过,特别热情和具备感染力的孩子。每次跟她见面,满满的能量扑面而来,让人心生愉悦,舒服至极。然而,这种感觉很少在被教育要“懂礼貌”、应该“听话”的孩子身上产生。

过于世俗化的孩子身上缺乏那种稀缺而宝贵的灵气。换句话说,孩子之所是孩子,他们在作、在闹、在充分表达自己好奇心欲望的本身,就是在探索与发展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

在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被重视的今天,作为普通大众来说:越懂得察言观色,社会适应能力越强。

什么是社会适应能力?
个人为了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它是个体与各种环境因素连续而不断改变的相互作用过程。
它有3个基本组成部分:
1. 个体。包括我们每个社会中人。
2. 情境。比如,每个人对人际关系的需要。
3. 改变。它不仅包括我们改变自己以适应环境,也包括改变环境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
当每个人面对新的社会环境时,一般有3种基本的适应方式:
1.改变环境,解决问题。
2.接受环境,改变自己。
3.开启自我防御机制,掩盖矛盾下的焦虑和压力。
大多数父母总是习惯并纠结于追求绝对“正确”的道理,将自己陷入“直线式”思维的困境,无法走出来;要么抱怨他人,要么责怪自己;要么悔不当初,要么恐惧未来。但人是群体动物,我们无论是选择改变环境还是改变自己,都需要具备适应群体的能力。
二、察言观色需要掌握“度”
以上两种观点,容易走入这两个极端:
1. 培养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从心理的角度看,在孩童时期过于懂得察言观色、讨好父母,会忽略自己内心的需求。他们的注意力会放在别人的需求上,而忽略了自己内心想要什么,也不懂得表达,因此,经常会陷入情绪化当中。
主要体现在两种情绪上:
一,他们的内心是委屈的。
他们特别期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懂自己,却不知道怎么表达,采取的行为是委屈自己去讨好对方,在觉得自己受委屈后就会产生负面情绪,不知道怎么疏导情绪,就会发脾气,或者通过“作”的方式来吸引他人的注意。
二,让关系陷入“要求—服从”的相处模式。
他们总会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感受到他们的忽视,感受不到来自他们的爱。
2. 培养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
不教育孩子,让他们自由成长,并不意味着不管不顾、放任自流,也不意味着任何事情、任何决定都以孩子为中心。

过度满足孩子,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很多孩子因为家里一味地溺爱、要什么给什么,所以上学之后会出现与同学、老师的各种相处问题。
国产短片《巨婴》充分展示了一个“巨婴”是如何养成的。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8岁的孩子参加学校活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吃火锅,肥牛刚刚下锅,孩子就全部捞起来放到自己碗里,其他小朋友顿时群起而攻之。
这时,老师走过来说:“每个人平均分哦!”
孩子很生气,也很尴尬。
后来,他回家对妈妈说:“其他人都不让我吃肉,老师也对我不好。”
他妈妈还以为孩子在学校被校园欺凌了。
事实上,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和让他们相对自由地成长,两者并不矛盾。
心理学家霍尼曾说过,人之所以会陷入“应该”思维,是因为我们不断在外在世界中寻找被别人喜爱的“自我”标准,来妄图根据这个标准创造一个“理想的自我”。
三、不要让自己孩子的人生被他人所定义。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找到真正理想的自我呢?
1. 需求意识。
曾经接触过很多类似的孩子:他们一直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厌恶自己的“听话”、“懂事”,除了学习没有任何其它兴趣爱好,等到自己真正长大,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真正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于是陷入迷茫、抑郁当中。
父母作为孩子坚强的后盾,需要鼓励、陪伴他们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路。
2. 责任意识。
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责任意识的形成十分重要,它是儿童人格、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交给孩子一些任务,锻炼他们独立做事的能力;鼓励孩子做事情不能半途而废,要有始有终;可适当地让孩子了解一些父母的忧虑和难处,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和选择。
3. 边界意识。
它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简单来说就是需要清楚明白自己和他人之间的权利与责任。父母不要强制性给孩子定义边界,而是要他掌握健康的边界意识。
鲁道夫·德雷克斯说过,永远不要替孩子做任何他力所能及的事,当我们以爱的名义解救孩子时,却剥夺了孩子的能力感。家长可以从观念灌输、生活场景进行引导,让孩子从小意识到自己的事和他人的事的区别。
最后,
其实,我特别能理解开头这位妈妈的心情,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想给孩子世上最好的一切。
可是,每个妈妈也都是第一次当妈妈,在育儿的宏大工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未知的困扰,在跟别的父母、孩子的比较之中,她们会变得敏感、焦虑和不自信。
佛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

尊重意味着关注对方应该按照自身的本性成长和表现。
尊重也包含着不能利用对方的意思。
我希望被爱的人以他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去表现,而不是服务于我的目的。
只有当我自己取得独立的地位,在没有拐杖的情况下独立站起来,能自己走路,不想去支配和利用别人时,尊重对方才是可能的。
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会有爱。
愿所有的父母都能收获孩子成长的喜悦;
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收获作为独立个体的能量和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