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9、40、41、42)

第三十九讲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一)

十九世纪,想起来真是音乐、文学的嘉年华(二十世纪是绘画的嘉年华)。

当十九世纪曙光初露时,英国诞生了几位天才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三人并称为“”湖畔诗人”。接着又有拜伦、雪莱、济慈,更有名望。这样六个人,造成英国诗台的灿烂局面。到维多利亚时代,出诗人更多:丁尼生、罗塞蒂兄妹、勃朗宁夫妇、哈代等等,几乎可以和唐代媲美。

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的《抒情诗集》出版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开始。华氏有诗曰《我们是七个》,写不知生也不知死的小孩之间的对话,无邪纯真,感人肺腑。

柯勒律治,名诗是《古舟子咏》。他与华兹华斯性情完全不同,却是好友,或出于雅量,或是补偿心理。

骚塞,名作《纳尔逊将军传》。

沃尔特·司各特,诗以古韵文传奇作蓝本,但思想新颖,文笔活泼,当时极受欢迎。

以上都是十九世纪前期的诗人。

英国文学,莎士比亚之后公推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得年36岁。不幸的童年,使人性格尖锐。1815年结婚,1816年离婚。人类文化至今,最强音是拜伦:反对权威,崇尚自由,绝对个人自由。真挚磅礴的热情,独立不羁的精神,是我对拜伦最心仪的。自古以来,每个时代都以这样的性格最为可贵。拜伦我称为兄弟。我这样形容他:至性、血性、男性。

我少年时得了这本《哈罗德游记》,屈原的《离骚》《九歌》就搁一边了。《海盗》1814年出版,当时谁不读,谁就是落后分子。

最重要的诗是《曼弗雷德》,这诗很阴郁的,善恶只能自己判断。

另有诗剧名《该隐》比《曼弗雷德》更强烈。也可谓文学史上最疯狂的作品。

《唐璜》是他最后的作品。

拜伦的精神家谱是西方的怀疑主义。拜伦的个人至上,纯粹的独立,纯粹的自由,其实就是尼采的超人意志。拜伦是本能的天性的反抗。歌德对拜伦一往情深,不可自抑,一有机会就赞美拜伦……

所谓“哀乐中年”,是指中年人的悲乐格外深刻。青春活力是不浮夸的,装出来的活力才浮夸。老年人的仁慈是看清了种种天真。拜伦的诗和尼采的哲学,在我看来是如何的乳气,生的龙、活的虎,事事认真,处处不买账……我是个残忍的人,一看再看,实在看得多了,徐徐转为仁慈。仁慈是对自己的放松,对世事不放松。

过去的讲法:达则济世,穷则独善。我讲:唯能独善,才能济世。把个人的能量发挥到极点,就叫做个人主义。

别以为从来就有个人主义,不,个人主义是从人的自证(希腊),人的觉醒(意大利),人与人的存在关系(法国),然后才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成个人主义(以英、法、德为基地)。个人主意不介入利己利他的论题,是个自尊自强的修炼——但不必说出来。

存在主义是个人主义的走调,个人主义是不言而喻的。

中国自外于世界潮流。中国没有个人主义。

拜伦拐腿,拐得好,非常拜伦。

第四十讲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二)

珀西·比希·雪莱(1792~1822),与拜伦友谊深厚。

“我要把内心的光传给世人”,他少年时在泰晤士河畔立誓。当时看了真感动啊!现在以人生观、世界观、艺术观论,我和他已经没法谈了,好像童年的衣服,不能穿了——他当时“内心的光”无非人民、平等、自由、博爱。今天怎样?哪里像他那时想的。艺术没有进化可言——艺术家却要不断进化。这进化,指的是超越时代。

少年人都是由表及里的。

当时他是先知。他站在他的时代前面。我们今天读他的诗,也要站在今天的前面。

浪漫主义是一种福气,我们轮不到享受这种福气了。也因此今天我能写出和拜伦、雪莱不一样的诗。

《西风颂》有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世界哪里是那样的。好人读了要上当的。

我看他们的诗,只当风景看看。西方人真正会写的,是小说,不是诗。中国人才会写诗 ,但不会写小说。现代中国人,散文、小说、诗都不知道怎么写了。

约翰·济慈(1795~1821),二十六岁死于罗马。他是诗之花,是个薄命的男佳人。不过想回来,对一朵花不能要求太高。一朵花活二十六年,已经不短了。他的墓在罗马。他与雪莱、拜伦都通信,那信写得真好。

维多利亚时代诗名最大的是阿尔弗雷德·丁尼生(1809-1892)。桂冠诗人。长寿。他是英国诗史上的福人。福人往往是俗人。我不喜欢丁尼生,桂冠诗人尤其讨厌,好像皇家宠物。

丁尼生和勃朗宁被称为当时的“诗台双星”。但我喜欢勃朗宁。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出诗集《铃铛和石榴》《男人和女人》。他就像一座远远的山,不一定去爬,看到他在,我就很安心。

伊丽莎白·芭蕾特·勃朗宁(1806~1861),通常称勃朗宁夫人。她是英国女诗人中最有成就的。他俩是世界上最完美的爱侣,《被放逐的游戏》、《孩子的哭声》是她的名诗。流传最广的是他写给勃朗宁的诗。

马修·阿诺德(1822-1888)文学理论和批评都要引他的话 。

克里斯汀娜·罗塞蒂(1830-1894 ),与勃朗宁夫人并称。有诗《鬼市》,成名作。但丁·加百利·罗塞蒂(1828-1882)其兄。他的十四行诗,据说是英国最好的 。

同时有莫里斯,梅瑞蒂斯,斯蒂文森,王尔德,斯温伯恩,哈代(后来以小说得大名)等等。

另有一位译者菲兹杰拉德,译波斯《鲁拜集》。我在十三岁时见到《鲁拜集》译本,爱不释手。

十九世纪英国诗,值得读。维多利亚王朝的英国诗人,真如群星灿烂,讲不胜讲。

十九世纪英国小说,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玛丽亚·埃奇沃思(1768~1849),终身不嫁。第一部小说《拉克林特堡》,司各特很欣赏她。

司各特(1771~1832),诗名高时,写了小说《威弗利》,不自信,隐名出版,却大受欢迎。此后二十九部小说,部部受欢迎。

简·奥斯汀(1775~18717)。《傲慢与偏见》的作者,女性作家中,我非常推崇奥斯汀,有天才,有功力。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初做连环画 《匹克威克外传》的脚本编写,读者兴趣不在画而在文,迅速家喻户晓。二十五岁前后,一部部出来,广受欢迎。1842年游美,大受欢迎。……我就是喜欢这两位(简·奥斯汀)作家。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1811~1863)。响当当的大小说家。《名利场》、《潘登尼斯 》。

爱德华·布尔沃·利顿(1803~1873)。作过小说《庞贝的末日》、《未来的人类 》。

十九世纪后半叶英国文学,也是女作家领头登场:夏绿蒂·勃朗特(1816~1855),《简爱》;艾米莉(1818~1848),《呼啸山庄》;安妮(1820-1849),她们是三姐妹。《简爱》情操崇高,适合年轻人读,是爱情的好的教科书。对《少年维特》 、《简爱》、《茶花女》、《冰岛渔夫》这几部爱情小说如果看不懂,不爱看,那是爱情的门外汉门外婆。而且我可以判断他是个坏人,没出息。这几本书是爱情上的“福音书”。爱情在这个世界上快要失传了。爱情是一门失传的学问。西方就有这好处,有这样的爱情教科书。中国要么道德教训,要么淫书;要么帝王将相画,要么春宫图。

人生多少事,只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人的幸福,其实就到心向往之的地步。整个音乐就是心向往之的境界,是拿不到的东西。

欣赏艺术需要本钱——天性、学问——没看懂的东西,是没有本钱。

大家都结婚了。否则,就做个爱情上的流浪汉。已经结婚的,就地取材,自己、双方,创造新的快乐。

第四十一讲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三)

乔治·艾略特(1819-1880),当时最著名女小说家。长篇《亚当·彼得》出名。就文学成就看,高于勃朗特三姊妹。

“金斯莱兄弟”。哥哥查尔斯,著有《希帕蒂娅》、《水孩》(英国孩子热衷阅读)。弟弟亨利,写过三部战争小说,名不如兄。

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1850之1894),著有《金银岛》(听说在英国无人不读,尤为少年人喜)。《新天方夜谭》。

吉卜林(1865~1936),1907年得诺贝尔奖。

托马斯·哈代(1840-1928)。我认为哈代最好的小说是《苔丝》(《德伯家的苔丝》),《裘德》(《无名的裘德》)《归来》(还乡)。

排小说的位置,哈代、陀思妥耶夫斯基是第一流的。

我们面临两种贫困:知识的贫困,尤其是品性的贫困。知识学问是伪装的,品性伪装不了的。讲文学史,三年讲下来,不是解决知识的贫困,而是品性的贫困。没有品性上的丰满,知识就是伪装。

哈代的小说,里面有耶稣的心,无疑可以救济品性的贫困。

还有两位:

乔治·吉辛(1857~1903),短命才子,很能写,特别是《狄更斯评传》,但他败给一个女人。

奥斯卡·王尔德(1854~1900),生于爱尔兰都柏林(那儿老出文学家)。剧本写得好。散文有《狱中记》,一译《深渊书简》,看是可以看的,但也就是三两句话可以借借。……萧伯纳认为,即兴的辩论,无人能与王尔德匹敌,口才极好。王尔德的童年好,他的《快乐王子集》,是妙品(安徒生是神品)。

王尔德,文学技巧好,但整个控制不行。它的两大悲哀:一是唯美而不懂得美。他最喜欢的三张画根本不美,死神、裸体、翅膀之类。最怕是喜欢什么,就去艺术中找——这好比一个美食家张开嘴,口中没有舌头。二是他在生活上是个失败者。他自称“天才用在生活中”,正好相反。健康、灵活、明智、健美、善于保护自己,留后路,这才是生活中的天才。这是要本钱,要条件的。王尔德没有这个本钱。他没有晚年,他跌倒了,败了自己。

什么是艺术家?要把天才用到生活上而不配,去用在艺术上者,就是艺术家。

……生活要保持最低限度的潇洒……

思想家,第一不要疯。艺术家,第一不要倒下去。我定可同情疯的思想家,不同情跌倒的艺术家。所谓“不以成败论英雄”,那是指政治家、军事家。艺术,就是要以成败论英雄。哪有“此人写得不好,却是个天才”之说?

总之,一个文学家,人生看透了,艺术成熟了,还有什么为人生为艺术?都是人生,都是艺术。

初期英国散文有三派:一派属《爱丁堡杂志》;一派属《伦敦杂志》;一派不属上述两杂志。

德昆西(1785~1859),《一个吸鸦片者的自白》。

查尔斯·兰姆(1775~1834),我对他一见钟情。郑重推荐《伊利亚随笔》,是他的精华所在。另有《莎氏乐府本事》……在世界范围中,兰姆、瓦莱里,(法国19~20世纪象征主义诗人)我特别认同 。

(徐志摩和艺术根本是一种游离的状态,没门儿。他的出国,不过是旅游,他的东西,没有点、没有面、没有线。所谓江南才子,他不过是“佳人”心中的“才子”,鲁迅根本瞧不起他。他的所有东西都是浮光掠影。)

第四十二讲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四)

批评是很广义的词。讲文学史,当然是文学批评。就文学本题讲,所谓文学批评,是指散文。历史学家,善批评者,作品收入散文。

托马斯·卡莱尔(1795~1881)大批评家。《席勒传》、《法国革命》、《英雄和英雄崇拜》、《过去与现在》。

约翰·罗斯金(1819~1900)《近代画家》、《建筑的七盏灯》、《威尼斯之石》,均属艺术论文集。

马修·阿诺德(1822-1888)诗人,以批评家传世。……我们目前所处的平民文化、商品极权,是他预见的社会。他是有远见的。

沃尔特·佩特(1839~1894)唯美主义的旗手,唯美主义的健将,都是他的学生,王尔德也在他旗下。唯美主义起于英国,到法国后,法国人却很自尊,不提佩特,其实……波德莱尔、魏尔伦、兰波、马拉美、瓦莱里、纪德,都从唯美开始,又能快步超越唯美主义, 潇洒极了,他的《文艺复兴》、《希腊研究》都写得好极。另有《享乐主义者马利乌斯》,此公不能等闲视之。

麦考利(1800~1859),写过《英国史》和《弥尔顿论》,他的文章无一页沉闷。

托马斯·赫胥黎(1825~1895 )。这个人文章要看。很好很好。他是生物学家,杂文、论文、讲演,文学价值都很高。

一个人要成熟、成长、成功,其过程应该是不自觉、半自觉、自觉这样一个自然的过程 。

人要从凡人做起,也要学会做观众。

他(卡莱尔)认为无情与冷漠是世上的大罪。他反对一切民主主义,要有英雄伟人出来领导——对的。可是英雄呢?伟人呢?我以为是不得已,才找个民主制度。民主是下策。再下策呢?一策也不策——明乎此,才可避免民主的弊端。其它策,更糟,所以乃为上策。

所谓民主,是得过且过的意思。一船,无船主,大家吵,吵到少数服从多数——民主。民主是不景气的、无可奈何的制度。

……你要做政治家、教育家,你就去做,别做艺术家。拿破仑指挥军队,贝多芬指挥乐队——这很好嘛。(反过来试试 ?)

我常说,道德力量是潜力,不是显力。

现代文学,我以为好的作品将道德隐的很深,更不做是非黑白的评判。

刘勰的《文心雕龙》、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文字都美极,美得无懈可击。这本应是文学的菜单,结果菜单比菜好吃。

(0)

相关推荐

  • 郁土:嬉笑怒骂皆成诗

    --读拜伦讽刺史诗<唐璜> 久闻<唐璜>大名,但因其太长(超过一千页,还是未竟之作),所以心生畏惧,一直没读.直到前几日,突然间心血来潮,捧起它来,谁知一读就放不下来.唐璜本为 ...

  • 确认过眼神,这个俊美无比的男人终于遇上对的人!

    克勒门 一个在上海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的文化沙龙. 整整火爆了一个月的上海图书馆<文苑英华>展让大英图书馆的9份手稿不远万里来到上海,很多外地的读者为此特地赶来上海.可惜的是,展览已经落 ...

  • 文学大家木心,正经身份其实是画家

    2020-10-02 23:29:00·书画论坛liyu 他是一个典型的艺术知识分子,我们无法用单一的艺术家身分来认定他.木心说:"一切崩溃殆尽的时候,我对自己说:在绝望中求永生." ...

  • 秦东魁老师:《语言正能量-智慧妙语》(40.41.42)

    <语言正能量-智慧妙语>40 <语言正能量-智慧妙语>42 让我们用真诚心感恩老师授课

  • 秦东魁老师:《上等风水学原理》40.41.42

    <上等风水学原理>第40集 <上等风水学原理>第41集 <上等风水学原理>第42集

  • 《演说论语》—修身篇 修德正身(40.41.42)

    传统文化爱天下 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平台 学习圣贤.践行孝道.弘扬中国文化 <演说论语>是一部忠实于原著,用电视剧手法展现<论语>的新作.<论语>二十篇,因成书时间较早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7)

    第三十七讲     歌德.席勒及十八世纪欧洲文学 找精神上的血统,尤其是年轻时,要在世界上多少大人物中,找亲属.这是安身立命.成功成就的依托.找不到,一生茫然,找到后,用之不尽. 约翰·沃尔夫冈·冯·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8)

    第三十八讲     十八世纪中国文学与曹雪芹 康熙的后半期,至嘉庆初年, 值十八世纪.时出<康熙字典>,出<古今图书集成>--乾隆,编<四库全书书>.汉赋.六朝骈文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4)

    第三十四讲 中国古代小说(二) 中国小说第二期,光辉灿烂.历十五至十七世纪,从明建文帝到清康熙帝后半,是前后三百多年小说上的成就. 自古汉文化从西北往东南流,到"五四",到1949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31)

    第三十一讲        文艺复兴与莎士比亚 讲到文艺复兴,是指意大利文艺复兴.欧洲文艺复兴,是指别国.(公元15~16世纪之间) 敲钟唤醒文艺复兴的人,是意大利但丁和英国的乔叟.(中世纪的人) 蒸汽 ...

  • 《文学回忆录》 木心 (节选29)

    第二十九   讲中国古代小说(一) 中国小说萌芽其比戏曲还早,但比戏曲成熟得晚. 中国人的民族性,很善说故事.中国哲学家比西方哲学家更喜以形象说理,放进很多神话.传说.寓言.甚至笑话--这或许就是先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