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 赏】婀娜多姿 吴带当风——吴熙载“花底灯前”篆书七言联 ■杨 剑

清代篆书赏析系列(三十五)

婀娜多姿 吴带当风——吴熙载“花底灯前”篆书七言联
■杨 剑
中国篆刻艺术进入清代,呈现出争奇斗艳的气象——程邃、丁敬、邓石如、吴熙载、黄小松、赵之谦、吴昌硕等篆刻名家纷纷涌现,邓石如开创了“邓派”,吴熙载承继了这一创造,特别是将邓石如倡导的“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理念加以实践和深化,极大丰富了篆书艺术的表现能力,把篆书艺术推到了更高的审美境界。由此,清代的篆书艺术与篆刻艺术一样,繁花似锦,百花盛开,而开得最为鲜艳的一朵便是吴熙载。
吴熙载(1799—1870),原名廷飏,字熙载,以字行,后改字让之,亦作攘之,号让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等。江苏仪征(今江苏扬州)人。清代著名篆刻家、书法家。善书画,尤精篆书、篆刻。少时即追摹秦汉印作,后直接取法邓石如,得其神髓,博采约取,发展完善了邓石如篆刻和篆书艺术,在明清流派篆刻史和篆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吴昌硕曾评价:“让翁平生固服膺完白,而于秦汉印玺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气,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于让翁。’”吴熙载颇能领悟邓石如“印从书出,书从印入”之妙理,运刀如笔,迅疾圆转,痛快淋漓,率直潇洒,方中寓圆,刚柔相济,体势劲健,舒展飘逸,婀娜多姿,尽展自家篆书委婉流畅的风采,无论朱文白文印玺皆法度精熟,得心应手,有如庖丁解牛。让翁在继承完白遗意上又有新的建树,直达书印合一的通会之境,有《师慎轩印谱》《晋铜鼓斋印存》《吴熙载印谱》等著作传世。
吴熙载擅四体书,而尤精篆、隶,特别突出的是他那圆劲流美的小篆,为世所重。其篆书代表作有《梁吴均与宋元思书》《宋武帝与臧焘敕》《崔子玉座右铭》《三乐三忧帖》等,上溯秦唐小篆,在长势中取姿,于圆润中通畅,结体工稳而又飘逸舒展,并汲取了邓石如端庄浑厚的风格,融入自己的意趣,使之柔中带刚,法度更为严谨,尽得完白篆法而又独具风格,是继邓石如之后富有开创性的篆书大家。故吴熙载篆书,用笔裹而藏之,浑融清健,圆润生动,结体修长秀美,委婉流畅,婀娜多姿,十分秀丽,有“吴带当风”之妙。吴熙载这种有创造性的继承乃至发展,给后世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从而把邓石如以笔意见胜、书印合一的风格推向高峰。
吴熙载 篆书对联 花底振衣清似鹤 灯前作字小于蝇
吴熙载篆书对联“花底振衣清似鹤,灯前作字小于蝇”(如图),概括言之,有三个特点:
一、用笔浑融清健,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笔画以圆为主,方圆结合,使转灵活,富有奇趣。横画圆起圆收,竖画逆锋起笔,收笔时凝势后顺锋出之,寓静于动。此副对联中,“圆润”的中锋线条,轻与重、粗与细、快与慢、枯与润,变幻自然,用笔似折还转,虚实转换,恰似优雅舞者,一举一动,尽显俊逸倜傥之风,流淌于笔端,臻于完善。
二、篆法方圆互参,藏头护尾,力含其中,凝练劲挺,圆健美观;有些笔画看似一笔完成,实际上是由两至三笔接笔完成的,要尽量使接笔处不留痕迹,使之舒畅婉转,圆润遒劲。
三、体势展蹙修长。结体修长,上紧下松,空间分割均衡,结构平衡对称,左右对称,上下对称,圆弧形笔画左右对称,分朱布白,体势自然,体态优雅。是联犹如健硕十足的舞者腾跃着优雅的步子,婉转流连,裙裾飘飞,结构、线条是藏在舞步里的灵魂,挥运之际有如舞蹈的脚步去表达梦想,每个动作的指向都是一个有思想的字,字字组合成如梦如幻的这首诗,欣赏者分明可以感受到其脉搏的跳动、胸腔的呼吸及生命的节奏。

(转载自书法报编辑部)

版权说明:本平台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部分文章源自网络。网络素材无从查证作者,若所转载文章及图片涉及您的版权问题,请您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予以纠正!

杨剑艺术简介

杨剑,字贞生,号禅石、静远室、驾龙堂、曲驾轩、静远书庐、朴斋,1960年9月生,江西广丰人。曾问学于胡润芝、傅周海、钱君匋、洪丕谟等先生,先后师从陈振濂、韩天衡先生。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计量大学客座教授、江西省书协副主席、江右印社社长、上饶市文联副主席、上饶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吴俊发艺术馆馆长。央视书画频道篆刻教学主讲嘉宾。

书法篆刻作品入展由中国书协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全国第四届书法篆刻展览、首届国际书法大展、全国首届楹联书法大展、全国首届青年书法篆刻展、全国首届篆书作品展、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全国第三届扇面书法艺术展以及西泠印社第二届篆刻评展、西泠印社第五届篆刻评展、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篆刻书法大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印大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书法大展、西泠印社首届楹联手卷扇面书法大展(三项)、首届国际草书艺术大展、首届国际肖形印大展等四十余次国内外重大展览。
荣获第二届国际书法大展银奖、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大赛银奖、 “金龙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金奖、首届中国书坛“百强榜”百强书法家、《书法》风云榜(2009-2010年度)最值得期待奖。2012年12月19日《书法报》在头版以“提名青年实力书家”作重点介绍;2020年第二期《中国篆刻》在封面作重点介绍;2019年4月在央视书画频道进行为期半月的电视篆刻教学。
《书法报》、《美术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中国书画报》、《香港书画报》、香港《墨林》、《羲之书画报》、《中国书法》、《书法》、《书法世界》、《书画艺术》、《书法赏评》、《当代书法家》、《诗书画》、《青少年书法》、菲律宾《商报》、日本《书道》、泰国《世界日报》、《亚洲日报》等百余种国内外报刊及中国中央电视台、泰国电视台、江西电视台等新闻媒体专题介绍其艺术成就。作品、论文发表于《中国书法》、《书与画》、《篆刻》、《国画家》、《现代书法》、《书法艺术》、《中国文化报》等报刊。
作品被西泠印社、中国美术馆、中国国际博物馆等国内外百余家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纪念馆等专业机构珍藏及选送日本、韩国、美国、台湾、香港、澳门、加拿大、比利时、新加坡、法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并被收藏,刻碑于泰山摩崖碑林等。
曾应泰国政府邀请,在曼谷市成功举办个人书法篆刻艺术展览。并在北京、浙江、福建、江西、广东等地举办:禅心古韵·杨剑金石拓片题跋书法展;禅心是雪·杨剑书法篆刻艺术展;放歌武夷——杨剑书柳永词作品展;杨剑、姚学智书法艺术展;雅韵集·黄君、杨剑书法作品联展;岭东雅韵西泠书画名家邀请展;中国西泠十家齐聚海宁书法篆刻品鉴会。书法篆刻作品曾在北京保利拍卖有限公司、北京匡德拍卖有限公司、浙江中财拍卖行有限公司、浙江瑞丰拍卖有限公司、浙江大地拍卖有限公司等中国书画精品拍卖会分别以较高价位拍卖成交。出版《杨剑书法篆刻艺术》(中国艺术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放歌武夷——杨剑书柳永词作品展图录》(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杨剑印存》(西泠印社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名家书经典名篇丛帖——杨剑篆书千字文》(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7月出版)、《西泠名家杨剑——蕴籍温厚,恣情肆意》(人民日报社主办《走遍中国》杂志社2017年9月出版)、《西泠印社名家专辑——杨剑》(河北省文联主办《书法家》杂志社2017年10月出版)、《禅心是雪·杨剑书法篆刻艺术展作品集》(中国篆刻出版社2018年6月出版)、《禅心古韵·杨剑金石拓片题跋书法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禅心古韵·杨剑书法篆刻捐赠作品集》(西泠印社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