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己与利他的是非善恶
稻盛哲学的本质是利他主义哲学,是由其利他经营的理念及实践发展建构起来的。一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商业、企业经营活动的基本逻辑是以利己为动因的,大多数企业也是以此成功成就的,资本主义的商业文明似乎也是由此构建起来的。而稻盛先生却是以利他为动因,打造了京瓷、KDDl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又在晚年一举拯救日航,创造了世界商业史上的奇迹,充分证明其利他哲学理论的正确性、实践的有效性。在学习践行稻盛经营学和阐述稻盛哲学的过程中,'利己与利他'的问题是永远无法绕开的,要想把这个问题说明白,还确实要下些功夫,做些功课。在'稻盛和夫'思维方式'观'一文中,我专门留下了这样一段话:'对于利己与利他的内在联系以及交互的转化关系,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各自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上的内在逻辑和价值意义,包括当代利己主义困境和利他主义陷阱,将专文探讨'。
这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问题,涉及到'人的本质和本性'这一哲学的根本性问题和道德哲学、商业伦理的基本问题,为此我专门花了些的时间和精力,温习了整个哲学史,特别是西方哲学史,算是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也很想说明白。春节假期,'斗胆'试着写写说说,但越往深处探寻,越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才疏学浅,因而只能算作抛砖引玉吧。
一,利己与利他的是非善恶,一个绕不开又解不开的结。
记得上世纪80年代,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有一场有关人生观的大讨论。这是《中国青年》杂志1980年第5期,发表了'潘晓'的一封来信《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引发的,其中的核心话题,就围绕着人生的目的意义'是为别人、还是为自己',其实质就是'利己与利他'的问题展开的。我们摘录当时讨论的一些观点,不仅直接纪录了当时的人生状态和社会思潮,也间接映照了40年之后这一话题的持久价值,意味深长,意义深远。
一位读者在《'为自我'又岂能'为别人'》一文中认为:潘晓从相信“人活着是为了使别人活得更美好”,退到“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是从无产阶级人生观退到了剥削阶级人生观,是一种“动摇”。他说:“潘晓同志会认识到‘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的人生态度是错误的。有这种人生态度的人,总是一事当前先为自己打算,动机和行为都是自私的,为自己出人头地,为自己争名夺利,为自己活着。如此极端利己主义的行为非但不能‘为别人’,还往往会不择手段地损害别人。……‘为自我’与‘为别人’是互相矛盾的,二者不可得兼。”(《中国青年》1980年第6期第13页)
北京一位读者也不赞成“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的逻辑。他认为,“在实际中,主观为自己的人并不总是能做到客观为大家的。主观为自己可能会产生两种效果:当个人利益和大众利益相一致时,主观为自己确能在客观上有益于大家。可是当个人利益和大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这就面临两种抉择:要么牺牲他人满足自己,要么牺牲自己满足他人。选择前者的人是自私的人,选择后者的人是高尚忘我的人”。(《中国青年》1980年第7期)
但也有人对“潘晓”的这一人生哲学结论持完全赞成的态度。广西桂林一青年认为,“不论是哪一类人,他们的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就像你所说的‘都是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所以,我说雷锋也是自私’的,因为他的言行也是为了自己的需要,只不过他主要为了满足自己的高级需要。”(《中国青年》1980年第7期)
江西南昌一位读者认为:“人活在现实中,首先必须千方百计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斗争,然后再去满足别人。这是人生规律。”(《中国青年》1980年第7期)广西藤县一读者说得更直接:“人生的意义何在?为自己。……只要不是白痴,谁不愿意黄金屋?谁不愿意千钟粟?谁不愿意颜如玉?……像雷锋助人为乐,寄钱给灾区,也好解释……他除了是良心的驱使之外,无非是想使别人赞声他‘好’。”(《中国青年》1980年第7期)南京一读者也认为:“我对潘晓同志对人生意义的一些看法非常赞同和欣赏。我同样认为:如今社会上的人们是为私利而活着,离开了私利,人们恐怕就会像没有油的汽车一样发动不起来。”(《中国青年》1980年第7期)
充分肯定人的自我价值,是“潘晓”表述的一种人生观的核心,她把自我价值视为社会发展的动力。干一切事情都是为了自我,不相信别人是为了什么高尚的目标。对“自我价值”问题,讨论中始终存在两种对立意见。
一种意见强调自我价值与社会的一致性,同时也主张纠正“文革”中忽视自我价值的偏颇。中国人民大学夏起光的观点即是如此。他认为:过去,“我国社会一直比较忽视人的价值。”“否定了个人的价值,实际上就从根本上否定社会的价值。”“不能设想,人民对于自己的价值没有充分的认识,却能够真正地充当社会的主人,并行使自己的主人的权力。”“提高个人的价值,就意味着改善社会关系。”“提高个人价值的途径是提高个人的素质,承担更多的义务,创造更多的财富,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准。”(《中国青年》1980年第6期)开封韩方也持这种看法:“自我是伟大的,但它只有在不断完善中,才能得到光辉的实现;自我是伟大的,但它只有在为整体的奋斗中,才能得到光辉的实现;个性是伟大的,但只有在其共性的解放中,它才能得到彻底的解放。”(第7期)江苏无锡许少君认为:“人活着,就要有价值。而人生的价值只有在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上才能展现出来。”(《中国青年》1980年第7期)
但是,与之相对的自我价值观也是鲜明的。武汉赵林大声疾呼:“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被发掘了自我就是一座宏大精深的宇宙,人们将在里面发现无数的宝藏,快去发现自己吧,快去让个体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吧!你将会发现,整个现实社会在觉悟的个人面前显得多么渺小、可怜”;“你应该去发掘自我,只有自我才是绝对的。”(《中国青年》1980年第8期)“历史是由人的活动组成的,而人首先是个人。所以每个自觉到自己价值的人都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就是历史!”(《中国青年》1980年第8期)
我们之所以花如此篇幅'录播'这场大讨论,是想说明,在相当一个时期形成并固化了这样一种社会价值观:利己是不善的或是恶的,利他是不恶的或是善的;个人主义是对恶的肯定,集体主义是恶的否定;个人争取自身利益是利己,集体占有个人利益是利他;自由主义是对利己主义的保护及放纵,统一意志是对利他主义的维护及宏扬;人只能有利他的公心,不许有利己的私心;唯心主义是代表利己主义的,是主观的伪善,唯物主义是代表利他主义的,是客观的真善;财产私有是利己的,财产公有是利他的;私(民)营是利己的,国营是利他的;鼓励创富是利己的,保护贫穷是利他;满足物质需求是激发利己的私欲,宏杨精神追求是激励利他的公心;先富是利己,共富是利他;市场经济是利己主义的,计划经济是利他主义的;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是利己主义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是利他主义的;等等。两组概念泾渭分明的站队排列。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以利他的名义抽空利己、以集体的名义抽离个体的社会体制机制,人的个性本性也由此被强制禁锢,社会失去生命活力,思想僵化、政治僵硬、经济僵滞,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此所谓的'利他',不能不说是一个陷阱。
中国改革开放,首先是对人的个人权益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四十多年中国经济的高歌猛进、蓬勃发展,充分展示了对人性解放的巨大成果。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利己与利他关系新的严重失衡,利己主义占主导的,个人主义盛行,物欲横流;原有的价值体系被解构,新的价值体系未能重构,新的市场经济体系面临信仰缺位、道德缺失的严重问题。
在整个人类世界的文明进程中,都是伴随着一次次个体独立、个性解放而往前推进的,尤其是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资本主义发展进程,每前进一步,都是对封建和教会统治下人的自由权利意志的争取和解放,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无不是一次次与市场经济'天仙配'的、以'利己主义'为根基的自由主义运动。同样,也都不可避免的带出个人主义盛行,道德失范的负面效应。
中国的情况或许更为特殊:一方面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和工业文明的洗礼,由一个生产力水平严重落后的、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国度,'革命性'的跨入社会主义,不仅个体独立的任务远未完成,仅有的一点'私有'权利又被超越发展阶段的'公有'制度强制抽空,相伴又不切实际地全民倡导'大公无私'的利他精神;另一方面,历史悠久的封建统治,长期对人的个体权利和自由意志的侵占,以所谓利他精神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在进入现代社会后,还没能象《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那样,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似乎处于一种'利己'不彻底、'利他'不实际的态势。在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对接,任重道远。
当然,这也不是当代中国独自面对的问题。以自由主义利己主义哲学为基石的当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资本的全球化,大规模跨越国界,不仅国家难以控制,更失去国内个体独立的选民控制,贫富悬殊日益加剧,原有通过国内选举调整利益格局的机制严重失效,极端的社会撕裂现象层出不穷,以利己主义哲学为基石的资本主义发展,似乎走到了尽头,国际和国家治理面临重大危机。同时,以利己主义为主导的竞争发展局面,导致环境持续恶化的问题更加尖锐,地球生命危机日益加重。不能不说,'利己主义'困境愈发突显。在这生死攸关的历史关头,新的利他主义哲学必将呼之欲出。
稻盛哲学成为'拯救人类的哲学',或许将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尤其,稻盛哲学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发展理念深度契合,为中国商业文明的'转型升级'、'弯道超车'提供了高度吻合的价值体系。对此,后面我们将详细阐述。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历史时期,利己未必是'非',更未必是恶;利他也未必是'是',更未必是善。对于'利己主义、自由主义'没有充分发展的当下中国,相当一部分人,未必真正真实地了解'满脑子坏印象'的'利己主义哲学'的内在逻辑,同样,对于'满脑子好印象'的'利他主义哲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2021年2月12日大年初一
牛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