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吾未见刚者(5-11)

孔子认为“刚”近乎“仁”,是一种美德。但“刚”的前提是少欲、寡欲,如果一个人有过多的欲望或者被欲望所诱惑,就容易屈服而很难达到“刚”的境界。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注释】
申枨(chéng),姓申名枨,字周,孔子弟子。
刚,性格、意志坚强,不怕困难、不屈服于强权或者恶势力。
或,有的、有的人,不定指代词。
欲,欲望,由人的本性所产生的希望达到的某种目的和要求,可理解为人的需要。
焉,怎么,如何,疑问副词。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这样的人。”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如何能刚毅不屈?”
申枨,史籍中记载不一,但大多认为是孔子弟子,春秋时鲁国人,精通六艺,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为“鲁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封为“文登侯”,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封为先贤。
孔子对欲望秉持一种批判态度,但并不是普遍地反对人的欲望。孔子认为人有满足基本需求的欲望是正常的,但是欲望过多,就会违背周礼。如果一个人希望成为有崇高理想的君子,就必须舍弃超越基本需求以上的欲望,而一心安于修身进德向道。朱熹以此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把欲望看作是见不得人、十分恐惧的东西,显然失之偏颇。有人把“无欲则刚”的出处归结为本章,也具有片面性,从本章言论根本得不出“无欲则刚”的结论。孔子所说的“枨也欲,焉得刚”,并非强调申枨不能有欲望,所表达的也不是“因为申枨有欲望,所以就无法做到刚毅不屈”,更没有表达“只要人没有欲望,就一定会刚毅不屈”的意思。孔子在本章所表达的观点非常明确,一旦人的欲望过多,就做不到“义”,更做不到“刚”。
从人的生理发育过程和心理发展历程看,人一生都无法离开欲望。首先,要正确认识欲望。欲望作为人的生理本能,是人类产生、发展的一切动力。人的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和尊重、快乐、民主、自由等精神需求都是欲望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政治、文化、教育、艺术、宗教等具体需求及满足需求的载体,这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欲望不是洪水猛兽,完全不必谈“欲”色变,更不必把欲望批判得一无是处。其次,要正确对待欲望。欲望虽必不可少,但并非越多越大越好。如果放纵欲望,无限度地追求财物、美色、权利等,就会招致灾祸。特别是当一个人居于高位而欲望又太多太强的时候,就很容易被人投其所好而抓住短处,迫使其屈服而被引诱利用,这个人就不可能做到刚毅不屈。所以,要善于把欲望控制在正常、合理的范围之内,让基本欲望得到满足,既不至于走向“灭人欲”的极端,又不至于让欲望像脱缰的野马酿成灾祸。
“清心寡欲”、“无欲”其实也是欲,是通过修身进德向道而形成的另一种欲望。《礼记·礼运》云:“子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礼记·曲礼》云:“欲不可纵。”孟子也只说寡欲,不说无欲。私欲过纵,就会胜于天理而失去仁德的本心。寡欲则刚,刚可制欲,二者相辅相成。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的先师陈自崖撰有一副联书“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所说的“无求”就是告诫人们要舍弃太过的功名利禄之欲,不为外物羁绊,不为浮云遮眼,从而达到一种既超然物外、宁静淡泊,又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自在之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