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打完仗,为何再热也不能脱盔甲?常遇春就是死于“卸甲风”
很多古代背景的影视剧里,往往一场大战结束,血染战袍、蓬头垢后的将士们就忙着卸甲。盔甲穿在身上的确不舒服,一身的臭汗憋在那里又重又闷,脱了多舒服。
但真实历史中,这种场景基本上是不会出现的,那是找死。
古代战争通常具有连续性,不会说今天打完这一仗,明天就不打了,只要还打,战场上就存在危险。哪怕是最后一仗,哪怕清理过战场,也不代表就真的干净,万一哪个角落里还藏着刺客呢?
而且,冷兵器时代的战争经常有偷袭的案例,这边打了场胜仗,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那边就组织人马夜半偷袭。要想提高活命机率,武器最好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盔甲也不能脱。
毕竟战斗力再强的将士也是血肉之躯,就算练了金钟罩、铁布衫,那也挡不住刀枪剑戟,还得靠盔甲。换言之,盔甲是保命的手段,谁不怕死?怎么可能一结束战事就脱下来!
看过央视版《三国演义》的观众可能还记得,定军山一战,法正和黄忠给夏侯渊下套,故意等到山下的夏侯渊熬不住正午的酷暑,忍不住脱掉了盔甲稍作休息,这时黄忠立马从半山腰杀下来,一刀将“裸奔”的夏侯渊劈成了两段。
因此看来,带兵作战必须得脱离战场,到达相对安全的地方,比如己方掌控的城池或关卡,才能放放心心脱下盔甲好好休息。要是野外行军,为小命着想,不脱为好。
盔甲这玩意儿,沉甸甸的难穿又难脱,一般需要别人帮忙,无论穿脱都需要点时间。脱的时候还好,时间再长也没关系,但若遇上紧急军情,说不定还没穿好敌人就杀到眼前,没有盔甲的保护,那就是个死。
古代武林高手固然有,比如三国演义里的曹操的爱将许褚、东吴大将丁奉,都曾脱光过衣服“裸奔”上阵,但普通的士兵,单兵作战能力其实不强,在没有盔甲的防护下,被击中挂彩了基本就等于个死。
另一方面,刚结束战斗不立马脱掉盔甲,也是出于健康的考虑。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小时候在外面疯玩一天,跑回家的时候热得满头大汗,就想脱掉外衣。家里的长辈必定出来阻止,说现在不能脱,会着凉生病,得等汗消了才行。
冷热交替,容易引起感冒,这在现代是个医学常识。一样的原理,打仗耗费力气,从前锋将军到管后勤的小兵丁,到战场上走一遭,谁都得浑身冒汗,这时候卸甲,后果比咱们小时候脱外衣严重得多。
要知道,外衣再厚,也不会有动辄几十斤的盔甲那么厚重,“捂”出来的身体热量是惊人的。
以宋朝步人甲为例,从头包到脚,严严实实,几乎护住了全身。整套盔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重量约在34公斤,还能通过增加甲叶数量来提高防护力,重量也就随之上升。
可想而知,将士们光穿着这套盔甲就是热的,因为身上的热量散发不出去。再酣畅淋漓地打上一仗,冬天还好点,要是夏天,那和身在蒸笼中没太大区别。
这要是一脱,凉快是凉快了,但身体机能根本受不了,要是再吹上一阵小凉风,不生病才怪。因而有经验的将军或军医,打完一场仗后会叮嘱将士们,回去不要急着卸甲,先休息休息。
更严重的是,将士们经过长时间的战斗,神经紧张,且由于盔甲的存在,身体散发的热量和汗液无法及时排除,处于高温状态。同时,激烈的战斗会引起肾上腺素迅速飙升,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儿,随之而来的是血管收缩。要是能缓缓平息,也没什么大问题。
如果这时候脱掉盔甲,大家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吗?高热的身体遇上凉空气,汗液大量蒸发,体温急速下降,血管将收缩得更加厉害,很有可能导致心脏供血不足。
心脏供血不足的下一步是什么?脑卒中,又叫中风、脑血管意外。
这种病别说是在医疗条件低下的古代战场,就是在现代社会,也极为棘手,能不能治好带点运气的成分。古代对此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卸甲风。轻则肌肉酸痛、遍体发凉,重则当场中风,不治而亡。
中医认为,人大汗之后,“腠里不固,风邪易侵,拘束经络,使筋脉拘急,气血不通,不通则痛”,西医说得就简单多了,由于寒冷的刺激,引起肌肉的一种无菌性炎症,叫“腰背肌筋膜炎”。
普遍认为,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就是死于这种病症。
常遇春有个外号“常十万”,自称能率领十万之众横行天下,对朱元璋忠心耿耿,极得信任,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大破陈友谅、攻取元大都北京,立下赫赫战功。
后来元军想夺回元大都,朱元璋派常遇春驰援,常遇春奉命,率军奔袭千里、大获全胜,又攻取了元上都开平,全歼留守的元军,缴获车万辆、马三万匹、牛五万头。
朱元璋对他评价极高,曾说“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但常遇春却没享受到荣华富贵就死了。
他从开平胜利回师,行到柳河川时突然暴卒。这是很不正常的,因为当时他只有40岁,正是年富力强。所以有人根据常遇春死前的症状,推断他死于卸甲风。有此先例,之后的将士们再热也不敢脱盔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