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老王
老王是我的同学,优秀企业家,我们地区的政协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西安市的委员,他还是我们地区政协和民建的领导,具体是哪一级,什么职务,我还真说不太清楚。
老王的大号叫王幼平,在我们同学中属于智商情商双高的人,他待人真诚和聪明的才智,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就能看出来。
记得上学的时候,有一次我们班高波的中学同学,利用周日的时间从部队来学校看望他,因为路程远,天不亮就从部队出发,到学校已经是吃中午饭的时间了。那时通信还不发达,高波的同学来前没有提前联系他,所以高波一大早就到市里去了。他的同学问了好几个人,仅仅知道一点,那就是“高波到市里去了”,然后就各自到学校食堂吃饭去了。刚巧我和另一名叫刘刚的同学与王幼平去买饭,王幼平一听这种情况,立即就带着高波的同学到学校食堂一起吃饭去了。刘刚对我说,你看,那么多人都知道这是高波的同学,可吃饭只是自己管自己,只有王幼平懂得人情世故,所以,他以后一定能够成就大事业。
果然,我们毕业分配到一个单位,没有几年的时间,他就白手起家,独立创业,短短几年时间就成了我们同学中知名的企业家。
王幼平比我大几个月,所以我们关系相处的非常好,平时在一起也爱开玩笑。记得有一次去他的办公室,我们玩笑开得有些“无度”,趁他出去安排工作的那会儿时间,他们单位的员工告诉我,只有你敢开他的玩笑,我们基本不敢,因为他对待工作很认真,对大家很严厉,有时为工作,他就不会顾及什么情面。其实,如果老王不分场合的嘻嘻哈哈,那就注定做不成大事,不能成就大事业。
老王的文笔很好,爱好写作,而且有写日记的习惯。我们上学那会儿,他总会抽时间记日记,写文章。那时唯一可以与在异地的家人、同学、朋友联系的途径就是写信。我们一般写信就一张纸,把该说的写明白就行了,可王幼平不是,他写的信就很长,有时写几页,有时可以写十几页,确实是我们同学中的“文学家”。
我们毕业那会儿,工作还是分配制,毕业国家还负责安排工作。分到工作单位,每个人还要安排一个师傅,负责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说来也巧,王幼平就被分配到我姐夫那里,他就成了我姐夫的徒弟。
我姐夫对待王幼平真心真意,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王幼平对我姐夫也是尊重有加,实心实意,工作抢着干,技术认真学。后来他就离开厂里,自己当老板去了。人虽然走了,心里总是惦记着师傅,每逢节假日都会提着大包小包地来看望师傅。他独立开办企业后,每年春节来看望姐姐和姐夫,都会给我姐包个红包,笑呵呵地说:师母,这是给你的一点零花钱!任凭你怎么推都推不掉,必须留下。
王幼平重感情,讲义气,有涵养,懂道理。有一次我们几家人春节在一起吃饭,他给师傅敬酒的时候,一杯白酒两行热泪,真诚地说:师傅,我最要感谢的人就是你,没有你全心全力的帮助,就不会有我王幼平的今天——我姐夫赶忙打住他说: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师傅引进门,修行靠个人,成就事业还得靠你自己的努力。
每年春节,我都会与姐姐、姐夫一起去王幼平父母家看望他的父母。他的父亲是中学的老师,学校的领导,他的母亲是医院的领导,所以在他家能够深深感觉到中国老一代知识分子那种修养修为,知书达理。这么多年以来,我几乎每年春节都与姐夫去王幼平父母那里,目睹了他父母从中年步入老年的变化。他父母每次说起王幼平,都是一种“批评”的口吻,说他为了工作不顾身体,但是从话语中能感觉到那种对他的关心,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
王幼平有孝心、懂孝道,对父母的孝顺在我们同学中是有了名的。今年夏天,西安天热的时间太长,他就带着父母到秦岭里去避暑,有一次我们就遇到了一起。
老王有个女儿,长得很漂亮,与我女儿年龄差不多,虽然她们平时见面不多,但是微信上保持着来往。前些年,我们还经常一起出去旅行。
随着年龄的增长,同学之间的友情好像比上学时更亲了,总盼望有机会能聚上一聚。前几年,有一次王幼平给我打电话,让我去他办公室一趟。到了他那里,他才对我说,想安排同学们聚一下,费用他来出,同学们只要来就可以了。我提议同学们都象征性地出一点钱,差额部分他来出,他不同意,对我很认真地说,既然是我提议,钱就必须我来出,怎么能让大家出钱呢!我很真诚地告诉他,同学就是同学,大家都是平等的,如果所有的钱都让你一个人出,有的人说不定还在背地里议论你呢,说你“显摆”、“扎势”。在我的不断劝说下,他才同意来的人每人出100元,其他的由他来出。那次聚会,连吃带住带娱乐,花了他很多钱,他非常开心,同学们玩的很嗨,也开心的不得了。
王幼平有毅力、重感情,他有多年抽烟的习惯,每天至少3包烟,但说戒烟立刻就戒。每次同学相聚,说到情深处,他都会激动地流下眼泪。
前两天突然接到他打来的电话,问我在哪里,我告诉他我在深圳,他真切地说,这几年你一直在昆明工作,同学们聚餐的时候你总是不在,这次从深圳回来,一定要打个电话给我,找机会聚一下,共叙友情,我很痛快地就答应了他。
老同学,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