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很重要,一文告诉你如何防治失眠(深度收藏)!
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特别是慢性疾病,或者是内伤性疾病,如果有失眠的状态,开药治病,一般都是效果不好,但是一个人如果能够睡眠治疗好,十有八九都会比较好治疗。
按照中医的理论,失眠是有内在因素的,主要原因就是阳不入阴,所以一个人如果睡眠较少,表现为失眠,就是阳不入阴,如果睡不醒,那么就是阳不出阴,两者都是导致疾病的因素。而且,因为睡眠直接决定着精神状态的好坏,所以治疗的过程中,不管是失眠还是睡不醒,其实都是人神的状态。
调节睡眠的质量,其实就是在调节“神”,中医认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所以治疗失眠,就是在治神。很多人长寿,就是因为在年纪超过七十岁的时候,还是特别能够睡,睡眠质量还很好,当别人在治病的时候,他却在养神,所以可以长寿。
在2019年6月28日的中国中医药报学术版,有一个专家发表了一篇文章,关于治疗失眠可以治疗慢性疾病的报道,其中文章的观点非常的有意思,跟我们所说的理论有很多类似之处,大家可以翻阅相关的报道。
而相反,很多所谓的癌症,或者得癌症的人,其实在几年以前,就开始出现各种失眠症状,所以对于一些疾病,我只需要问一问是否有失眠现象,如果说长期失眠,那就必须注意了,这样很容易导致绝症。
以前在跟火神抄方的时候,火神有一个很严格的规定,那就是患者必须几点之前睡觉,要求患者必须睡眠有保障。后来自己有一段时间熬夜,才发现吃药的疗效直线下降,或者直接看不到什么疗效,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的患者,如果睡眠没有保障,其实就是吃药也是白痴。
失眠分两类,定时与通时
在众多失眠的患者之中,其实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总体失眠的,也就是说,失眠是不分时间段的,只要想睡就是睡不着;还有一类就是定时失眠,比如有的就是晚上12点睡不着,有的就是2点睡不着。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辨证论治思维,也有不同的方剂,下面从方剂运用的角度,分析几类常见的失眠类型。
痰瘀互结型失眠
很多人体内有淤血而不自知,其实有淤血的人存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一边是睡不着,是失眠,一边是没有精力,无精打采,或者容易困乏,稍微工作一段时间就会坚持不下来。
这种失眠现象不是很明显,因为即使失眠,但是总体睡眠质量还是可以的,只是睡眠的时候会觉得困。有时表现为容易烦躁,辨证时主要关注的是舌络是否有清淤,或者有肌肤甲错,或者是否有健忘等情形,如果有其中几项,就可以看成是淤血型失眠。通常可以服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最常见的就是桂枝茯苓丸,或者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介绍过不少,所以这次直接介绍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这本书很有意思,作者通过自己观察到的解剖的尸体,对古代的中医描述进行修改,是一个典型的受到现代解剖学影响的医生,很有实证精神,这本书中有两个非常有名的方剂,一个是血府逐瘀汤,一个是补阳还五汤。
血府逐瘀汤的组成很简单:当归三钱 生地三钱 桃仁四钱 红花三钱枳壳二饯 赤芍二钱 柴胡一钱 甘草一钱 桔梗一钱半 川芎一栈半 牛膝三饯
大家一看便知,这是四逆散加上桃红四物汤,四逆散是治疗四肢厥逆的方剂,出自《伤寒论》,后世医家其实用之治疗气滞疾病偏多,在临床上,只要有肝气郁结者,皆可用四逆散治疗,疗效非常不错。
桃红四物汤是由四物汤加上桃仁红花之后,四物汤本来是补血养血的方剂,正是因为里面的都是补血养血的药物,所以有的时候板实不灵,需要加入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红花和桃仁,自然可以化开,同时还需要把白芍改成赤芍。只有活血化瘀的药物作用下,才能“血化下行不作劳”。
再加牛膝引药下行,桔梗载药上达,正是因为搭配精当,所以治疗由于血瘀导致的各种疾病,都非常有疗效。王清任列举了二十余项血府逐瘀汤治疗的病种,其中有两相关于失眠的。
治疗失眠,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平时,我们治疗失眠一般都是从补血,养神的角度加以考虑,但是如果这些药物用起来都没有多少效果的情况下,就可以考虑使用血府逐瘀汤。
还可以治疗夜不安,“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者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此方服十余付,可除根。”
在淤血失眠患者之中,绝大多数的人是因为血瘀了,但是也有不少情况是因为虚劳,两者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学习如何辨别虚劳失眠。
酸枣仁汤,虚烦失眠的克星
在治疗虚劳疾病的时候,有一种情况是经常被考虑到的,那就是因为熬夜太久之后,会出现很多人一边是虚,身体是受不了不睡觉的状态的,但是另外一方面又是睡不着,这种条件下的失眠与淤血失眠有很多类似之处,所以在治疗上也有类似之处。
只不过,淤血导致的失眠,或者说睡眠质量不高,主要原因是因为实证,而虚劳失眠主要原因是因为虚,因为劳。所以两者之间虽然很相似,但是虚实不一样,治疗的时候也是不一样的。淤血导致的失眠,也有烦,但是治疗时以泻为主,所以用柴胡类方剂,而虚烦失眠则需要以补为主,通常条件下,我们会使用酸枣仁汤。
《金匮要略》说“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汤主之”,酸枣仁主要由酸枣仁,知母,茯苓,川芎,甘草组成,其中酸枣仁是治疗失眠必用之药,主要可以滋补肝血,可以敛因气,所以李东垣说“虚烦不得眠者,血虚生内热,而阴气不敛也。”《内经》云∶气行于阳,阳气满,不得入于阴,阴气虚,故目不得瞑。酸枣汤养血虚而敛阴气也。
正是因为酸枣仁汤针对的是肝血虚的症,所以使用时有一个指标就是肝血亏不亏,脉象上需要把到左关脉涩象,或者重按无力,总体稍微有点玄象。在补肝血的同时,还不忘加入川芎理气活血,再加上茯苓化湿,可以生血,知母滋阴,可以收敛在上之浮阳,甘草和缓中焦,治疗失眠疗效显著。
曾经治疗过一个病人,因为失眠十几年,百般医治无效,所以找我抓药开方,一把脉,有左关浮滑之象,且家族有肝胆病历史,所以用酸枣仁汤,居然获得了意料之外的疗效,其实这种失眠,几十年的失眠,就已经形成了虚劳了,这个医案加深了我对虚劳的认识。
所以酸枣仁汤治疗的失眠,肯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失眠,导致了体内肝血虚耗,短时间的失眠一般用不上酸枣仁。
柴胡类方,过敏体质的救星
前面所讲酸枣仁汤,很多时候跟柴胡类方剂有很大的相通,只不过柴胡类方剂是治疗的因为胆气上逆因素的失眠,而酸枣仁汤则是治疗的干血亏虚导致的失眠,都是肝胆部位的病因导致的失眠。
酸枣仁汤正是因为是治疗虚证的,所以一般有脉象上的虚,比如关脉的重按无力,或者有的表现出来是芤脉,但是柴胡类方剂则非常明显的是左关脉浮滑,有一定的浮象,是太过的表现。
柴胡类方剂用来治疗失眠的主要方剂是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还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一般来说,治疗感冒,外感疾病时会有小柴胡汤,这种失眠一般是因为感冒当时没有痊愈,经过几天的加深,最后失眠,而且这种失眠是定时的,所以小柴胡治疗失眠针对的是外感失眠。
如果是妇女感冒,日久而出现了失眠的状态,平时还有如见鬼状的情形,类似于热入血室证,可以考虑使用柴胡桂枝汤。如果是劳累太久,或者因为长期的精神紧张,阳虚而脾胃失调,导致了人体紧张而失眠,此时用的最多的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方剂,基本上所有失眠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个方来治疗。《伤寒论》记载“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疾病日久,因为正邪之间存在相互斗争,所以正气会不断衰弱,此时就可以表现出胆气不足,人会出现胆小怕事,一有动静就会惊悸,就会大呼小叫,有的时候还会说胡话。而且,胆是主骨所生病者,所以肝胆的问题,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是骨头的问题,所以又关节的疼痛,转侧难。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要由十一味药组成,半夏二合(洗) 大枣六枚 柴胡四两 生姜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龙骨一两半 铅丹一两 桂枝一两半(去皮) 茯苓一两半 大黄二两 牡蛎一两半(煅)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有几个亮点,第一个亮点就是含有了小柴胡汤的主要组成成分,但是把人参减了,所以补的成分不重,而根据治疗的症状可以看出,体内湿气大,如果补的太过,会出现中焦胀满的现象。第二个亮点则是加入了桂枝、茯苓,这两味药在一起就意味着,这个方剂有很强的化湿功效。第三个亮点是加入了龙骨牡蛎还有铅丹,这三味药都是重镇安神的药物,加入之后很多神经症状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安抚。
但是方中没有了甘草,其实就是要避免因为甘草缓中,可以腻隔的负面作用,还加入了一味大黄,可以顺气,可以泄热,通肠胃的功能很强大。方中没有黄芩,所以相火上炎的现象是不明显的,而有大黄,则中焦实热应该是不小的,这是与大小柴胡汤不一样的地方,必须要注意,不然容易混淆。
柴胡类方剂的使用,一般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特点,那就是患者必定会有敏感的症状,很多柴胡类方剂证的患者都有或多或少的心脏疾病,先天性的心脏疾病,所以异常敏感。他们对光敏感,也对声音敏感,对任何东西都敏感。
大家别觉得能受到宇宙的众多消息就是好事,有的时候会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曾经有一个同学跟我说,有一个老师可以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信息,他非常向往这种特意功能。事实上,很多精神分裂,或者精神失常的患者,就是因为可以收到很多信息,但是因为修为不够,因为身体内对这些资料的处理不对,不能把一些无用的信息过滤掉,所以很多情况下就导致了自己的大脑处理不了,出现各种疾病。
痰湿失眠,口苦心烦
柴胡剂治疗的失眠,通常也有口苦咽干的症状,但是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痰湿导致的失眠,一般是梦多,但是又睡不醒的现象,或者说睡眠的治疗不好。
痰湿失眠,一般有痰湿太过,四肢沉重,还有脾胃运化不畅,再看舌苔厚腻,久之则化为火,出现心烦失眠,这种失眠通常会用温胆汤加上黄连。
温胆汤是由二陈汤加味而成的,主要有半夏、竹茹、陈皮、茯苓、甘草、枳壳等组成,是燥湿化痰的著名方剂,其中的半夏是最好的燥湿药物,只要中上二焦有痰湿之邪,就可以使用半夏。陈皮是理气之药,治痰不治气,不是根本之治,所以两位药联合起来变成了除痰的黄金搭档。
另外,茯苓是重要的化湿除痰的药,不但可以将体内的湿邪化除,还能形成人体的津液,能够补心血,可以宁心安神。枳壳是宽中理气,还可以开发上焦,加上竹茹除烦止呕,顺气宽中,所以温胆汤还有一个很好的作用,那就是止呕。
古人认为,胆气为春升之气,宜温不宜凉,所以将这个治疗因为寒湿导致中焦痰饮重的方剂叫做温胆汤。胆气变化,由凉到温,自然就可以恢复原来的精神状态。
中焦湿热,辛开苦降
其实学会了前面的几个方剂,治疗失眠几乎就手到擒来了,但是有的时候还需要考虑一下其他的方剂,比如我经常喜欢使用的一个方剂就是半夏泻心汤,这个方是治疗现代失眠的金方。
之所以说是金方,主要原因就是半夏泻心汤的运用范围非常广,几乎很多失眠的患者都可以考虑使用半夏泻心汤,还有一个原因则是半夏泻心汤不仅仅治疗失眠,还是非常好的滋补脾胃的药方,对于很多患者来说,服用半夏泻心汤之后,可以加强其他方药的疗效,所以特别的灵光。
半夏泻心汤是经方,其实一开始是用来治疗伤寒感冒之后,因为泻下力度太大,导致了心下痞,导致了脾胃不舒服,是和解中焦的药方,所以算是方剂中的和解剂。
伤寒条文里面说“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对于感冒五六日之后,其实正气有点衰弱了,还有柴胡证,就仍然可以用柴胡汤,如果下的太猛了,其实很容易出现心下痞,会有不舒服。如果心下痞,还有痛症,一般就是胸部的积水,或者更严重的情况,此时最常用的是大陷胸汤证。如果只是脾胃的问题,没有肺部的问题,那么就会考虑使用半夏泻心汤。
大家可以看到,用半夏泻心汤的范围是很广的,因为只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满而不痛。
半夏半升(洗,辛平) 黄芩(苦寒) 干姜(辛热) 人参(以上)各三两(甘温) 黄连一两(苦寒) 大枣十二枚(掰,温甘) 甘草三两(炙,甘平)
半夏是君药,用的也是最多的,经过我多方考证,其实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所谓的一升就是一斤,当然前提条件是装的实物的密度与水一致,但是一般来说半夏这种药材的密度会比水的密度稍微大一点,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稍微少一点。半夏半升,也就是比半斤少一点,那个时候的半斤其实是八两,八两与黄芩、干姜、人参的三两相比,其实就是非常重的用量了。
半夏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一般条件下我们会用姜半夏,也就是用生姜制过的半夏,因为半夏有毒,会刺激人的黏膜,很多人服用后会咽喉不适,但正是因为这种刺激作用,其实可以让人体的肠道更加通畅。
半夏是非常毒的药物,所以在孕妇禁忌歌之中,会有不能用半夏的说法,但是在张仲景治疗孕妇呕吐时,又使用了半夏,这个就是我们在治病时必须注意的,不过据日本人实验,其实孕妇使用半夏也是很不错的。
小量的半夏具有消痰,止呕的作用,大剂量的半夏其实就有治疗便秘的作用,半夏泻心汤之中,半夏的用量是非常大的,所以半夏泻心汤不仅可以治疗因为吃错了东西的腹泻,还可以治疗各种便秘。
泻心汤的名字,其实来源于大黄黄连泻心汤,这里则主要靠黄芩、黄连,这两位药可以很好的泄心下之满。黄芩、黄连泄心下满,大家都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还要用人参呢?其实,人参也是一味非常好的泄心下满的药,只不过人参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补气来达到的。
方中的其他三味药,生姜、甘草、大枣,都是非常好的补脾胃的,一般只要脾胃虚,都可以或多或少使用这三味药,而且古代的方剂中,生姜、甘草、大枣基本上是标配,只要不是实证的疾病,都会加上这三味药。
半夏泻心汤治疗的失眠是比较有特点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睡眠浅,这种失眠是比较普遍的,很多人有了睡眠浅的毛病,但是自己不自知,所以会一步一步的加深,最后发展成为彻夜失眠。
第二个特点就是脉象上,半夏泻心汤会有右关脉浮滑,或者滑象,也就是中焦有痰,这是半夏泻心汤之所以叫做半夏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三个特征就是患者一定有脾胃的不适,稍微吃点东西就会饱,就感觉受不了。所以半夏泻心汤有这三个要素在,就可以重点考虑使用。
第三期易道春秋班招生正是开始了,欢迎想深入学习五运六气,全面系统了解中医学的中医爱好者,想提升疗效,能够对达到“一剂知二剂已”疗效的同道们报名。有关内容介绍如下:
一、主要内容:
一是基于《周易》卜筮原理的一些基本原则解释,最基础性的知识及一些实用性的知识,比如房屋格局在什么情况下疾病不可治愈,什么情况下不药自愈。
二是五运系统,十天干对应的主运、客运及推导过程;
三是六气系统,十二地支对应的司天、在泉,主气,客气及推导过程;
四是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之讲解,五行生克制化是五运六气运用的核心,也是最简单的基础。
五是培训班当期所处年份的五运六气,比如2019年则是己亥年的五运六气;
六是即时问答,有疑问在群里问,都可以相互探讨;
七是五运六气脉法,以前没人细讲过,阁主通过实践的方式重新认识五运六气脉法,也是培训课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