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上寻味记︱颍思坊酱菜:思念管鲍高风
坐标:盛堂乡朱洋村
品名:颍思坊系列酱菜
2020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聚焦管鲍之交和管鲍桓公的故事。高考头一天午间,题目在网上流传开来,作为管鲍故里的皖北颍上县,这个题目瞬间引爆了颍上人的微信群、朋友圈。
而盛堂乡朱洋村颍盛农业科技公司的员工们,在转发这个题目时的心情,也许更自豪。他们每天加工生产的“颍思坊”酱菜,就与管仲这位古代先贤,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
颍盛农业的招牌“颍思坊”系列酱菜,已推出约四十来个产品。这家年销售额上亿元的公司,属于当地的招商引资项目。但他们的“颍思坊”,却是根植于颍上的一个品牌。
说起“颍思坊”,当地还流传一个美丽的故事。
春秋时期,鲍叔牙向齐桓公力荐管仲为相;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终成春秋五霸之首,留下了“管鲍之交”的千古佳话。
颍上县的民间传说中,管仲是个孝子。在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时,有一回赔了本,悻悻地回到家。可是家里好多天都无米下锅了。不巧,老母亲谷氏又生病卧床。
管仲知道老母亲喜欢喝鱼汤,但因为赔了钱,又不好意思再跟鲍叔牙开口,就一个人来到颍河里捕鱼。小半天下来,也有些许收获。傍晚回家,赶紧给母亲熬鱼汤。但缺盐少油,熬好的鱼汤腥味重,难以入口。一下子把孝顺的管仲愁坏了,一个人坐在门口叹气。
也是赶巧。忽然闻见一阵醇厚的酱菜清香直扑鼻子。却原来是邻家少女叔姚从旁边提篮走过。他赶忙跟人家打招呼:“敢问你篮子里装的是啥,这么香?”叔姚答:“是腌好的腊菜(一种雪菜)。”管仲又问:“可否放在鱼汤中?”叔姚答道:“以此烧鱼做汤,汤汁色白味美,鲜香怡人。”
闻听此言,管仲自责不已:“想我堂堂男儿,竟无钱为老母亲熬上一碗好鱼汤!”叔姚听罢,从篮子里取出两把子腊菜递给管仲:“难得你一片孝心,拿去熬鱼汤吧。”言毕,转身离去。
管仲接过腊菜,对着叔姚的背影连声道谢后,赶紧回到锅屋(厨房)里,将腊菜放入鱼汤锅中,加火温炖。不到半个时辰,一碗鲜香四溢的鱼汤端到母亲面前。
谷氏老夫人立刻被这般鲜香味道所吸引。吹了吹,没几口便喝下一碗。两碗鱼汤下肚,老人家神清气爽,面色红润起来。她问管仲:“这么好的鱼汤你是怎么熬出来的?”管仲就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老太太连声赞叹:“难为我儿了。你这汤就是‘孝母汤’啊!”
后来管仲在齐国为相。有一回陪齐桓公在都城溜达,某一处青楼前遇一女子,正被人拉扯,啼哭不止。管仲拦下询问究竟,却惊讶地发现,这女子竟是当年赠他腊菜的邻家女叔姚!
他乡遇故人的叔姚向管仲哭叙说,因连年战乱,父母兄妹离散。她一人从颖河岸边的管谷湾逃难至此。哪料想被人强迫卖入青楼。
已在齐国拜相的管仲,时年尚未婚配。他把叔姚带回府邸,娶为妻室。
数年后,管仲叔姚夫妇再回乡里,得知叔姚家人均已返乡。管仲便资助他们在家乡重开酱菜铺子,并亲笔题赠“颍思坊”牌匾,传为美谈。
星转斗移,沧海桑田。因选料考究,腌制精细,配方奇绝,口味独特,“颍思坊”酱菜在颍淮河两岸的管鲍故里,广为传承。在从前的颍上城乡,几乎家家户户都腌制一缸腊菜。他们视作“常年菜”“长命菜”。明清之际的颍上文人,曾有诗云——
颍淮相伴清水流,管鲍之交济世谋。
当年一碗孝母汤,颍思坊里写春秋。
后人秉承传统腊菜制作工艺的同时,研制了诸如酱豆子,臭豆子,脆萝卜,辣酱,糖醋大蒜等多样化的酱菜品种,成为当代餐桌上一道道点缀式美味。一碟“颍思坊”,吃的是小菜,念的是管鲍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