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身份”这点事

1

得益于这些年折腾买房的经历,我这个傻白甜总算知道了“多核”原来是个可以指数级升级打怪的武器。无论我当年多么不理解父母为啥生一堆孩子,也无论曾经多么坚定地认为独生子女才是每个家庭幸福美满的唯一正确选择,现在的自己,总算看明白了这个世道颠簸不破的真理:人,才是最大的财富。

尤其是去年冬天铆足劲儿薅茅台的日子,那时候,手握几百个京东plus账户就像拥有了赢得这个游戏的王炸,可以随便秒杀单账户裸奔的竞争对手。

除此之外,还有港新,可转债,你可以支配几张港卡,可以同步操作多少个账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做这件事情的天花板到底有多高,或者到底能有多成功。

2

今年初,原本信誓旦旦定个小目标,开出来200个港新账户。后来,接二连三出了好多关于“一人一户”的幺蛾子,加之港股打新市场萎靡不振好几个月,我几乎忘记了自己港股券商的打开密码。所以,港股开户的事情也就暂时搁置,也好久没有去找账户了,有点超级堕落的感觉。

不过,说实话,开账户这件事情,其实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毕竟,这个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沉下心,为接下来波澜壮阔的行情做好准备的。但,我迟迟没有行动,甚至还给自己找了个莫须有的借口。

其实,我遇到了瓶颈,而这个瓶颈没想好,也不知道怎么迈过去。

父母,兄弟姐妹,家里的至亲,七七八八几十个人,已经在我的要求下开好了各式账户。和他们的沟通是最轻松和愉悦的体验。从5年前买房开始,一个电话,一张火车票,就可以把他们随时招呼到苏州来,然后各种签字画押。直到今天,或许他们都不知道自己名下到底有多少负债,券商账户密码又是多少。这种血缘至亲给予的无保留,无条件的信任和支持,是我们尝试,坚持,并走下去的最坚实的后盾。

如果说血脉至亲是每个人最近,也最容易想到的第一重关系。那么,要好的,一起长大的同学,应该算是第二重。同窗,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感觉,尤其是高中,和大学的好友。很神奇,明明高中的时候学业非常繁重,没有时间和同学一起玩耍,除了一起学习,吃饭,好像交集也不甚多;明明大学的时候,多数人都找了男女朋友,然后成双入对,也难得和同学产生过深的交集。但,这些当年要好的家伙,就是很熟悉,很贴心,即便,离开校园很多年,不在一个城市,也难得见面。曾经的那种无话不谈的感觉还在,一个电话,就能把彼此换回到那些一起走过的曾经。和他们的沟通,需要讲明白你在干啥,有什么风险,又有什么受益,大多数情况,基于对你人品和能力的信任,如果流程不是特别繁琐的情况下,是可以接受把“身份”在低风险套利的项目上借给你的。

第三重关系,不免俗地,应该想到的是工作之后认识的同事,或者朋友。这种关系的黏性会小很多,随着离职,或者生活圈子的变化,要保持一定的亲密度,其实很困难,除非一直在一起,最好一起做事,一起赚钱。这应该是一种利他,利己之间转换,并逐渐加固的关系,从陌生,熟悉,到认可,信任,需要经历很多事,经历很多人性的考验,比如猜疑,比如自保。

3

终归,每个人的圈子就那么大,精力就那么多。

当这三重关系的人脉都悉数用到之后,瓶颈比预料中来得还快。再去找谁?哪里还有突破口?

在借身份这件事情上,往往和金钱,信誉,安全相关。一套房子,几个券商账户,几张银行卡后面都是沉甸甸的,靠时间和经历积累的信任和托付。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谁还会和你有这样的信任和默契?

就算他不担心你会拿着身份证去违法乱纪,你也怕哪天他想私吞你的房子,或者不想还你券商绑定账户里面的余额。

在这个事情上,和不熟悉,不信任的人产生交集,对彼此都是莫大的风险,信任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截止今日,我也没想明白,在多核这件事情上,我下一步该如何走,有时候想想,不如狠狠心生一堆娃,堆一堆身份证,可惜的是,根本就是有点来不及哇

哎,这真是个大麻烦,令人头痛的大麻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