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易懂的中医把脉原理
新朋友点击关注↑↑↑,
老朋友请点赞转发(*´゚∀゚`)ノ
常见中医把脉情景:医生手指往患者手腕上一搭,即刻屏息凝神,不消片刻就开方了。
每次看到这种场景心中都在想:“你到底把出来个啥?你是咋把出来的?把脉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呢?
把脉又称为切脉,是中医用手按病人的动脉,根据脉象,以了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切脉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反映了中医学诊断疾病的特点和经验。脉象,可以理解为脉搏的形象。
把脉是由动脉搏动的显现部位(深、浅)、速率(快、慢)、强度(有力、无力)、节律(整齐与否、有无歇止)和形态等方面组成的。
脉象是中医辨证的一个重要依据,对分辨疾病的原因,推断疾病的变化,识别病情的真假,判断疾病的预后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由于脉为血之府,贯通全身,所以体脏腑发生病变,往往反映于脉,有时在症状还未充分显露之前,脉象已经发生了改变。所以,把脉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流传至今。
把脉究竟把哪儿
临床主要运用“寸口诊法”,即切病人桡动脉的腕后部分。
《内经》中曾有“遍诊法”和“三部诊法”的记载,近代临床很少运用,故不介绍。
脉诊独取寸口的理论根据有二:
一是肺朝百脉,脉会太渊。即人体各经脉均会集于肺,而寸口为手太阴肺经的循行部位,其上之太渊穴,是脉会之处,所以有“脉会太渊”之说。
二是脾胃为各脏腑气血之源,各脏腑气血之盛衰,与脾胃功能之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而手太阴肺经亦起于中焦睥功能之状况。因此,全身脏腑经络气血之盛衰,都可以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
究竟如何把脉
01. 把脉运用指腹的力量,而非指尖。这也是大家在图片或者电视节目中常见到的错误。
02. 医生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桡骨茎突内侧(手腕拇指侧骨节凸出处)动脉处,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布指疏密适当。
把脉究竟反应哪儿的问题
01. 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寸口脉又可以分为寸、关、尺三部。通常以腕后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部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寸关尺三部又可施行浮、中、沉三候。这就是寸口诊法的的三部九候。
02. 脏腑在寸关尺上的分布,文献记载有许多不同的说法,现在临床上一般是根据《内经》“上竟上”、“下竟下”的原则,来划分寸口三部所分候的脏腑: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并统括胸以上及头部的疾病;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的疾病;两尺候肾,并包括脐以下至足部疾病。
把脉究竟有哪些脉象呢
《内经·素问》对脉的记载共二十余种:即大、小、滑、涩、浮、沉、迟、数、紧、急、缓、弦、长、弱、细、虚、实、代、短等包括后代补充,大约为二十八种,想要全部掌握,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的。那么最重要的是哪几种呢?浮、沉、迟、数(shuo四声)即基本掌握位置和速度。
各脉分别描述如下
浮脉: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沉脉: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迟脉: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
数脉: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浮沉表里分虚实,惟有儿童作吉看。
把脉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时常见患者为考验医生水平,一言不发只让把脉以断医生水平。
当代脉神许跃远把脉技术高超,能精准的把出患者体内是否有结石、肌瘤等,并可判断大小,然而其治疗水平却一般。
在大家纷纷以把脉水平来判断医术水平的时代,殊不知,“望而知之谓之神”若能一望而知其病,何须再把脉以判断身体?
《难经》曰:“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不可不察也。
中医把脉的原理是什么?
为什么中医在手腕上按一会就知道病人得了什么病?其中的原理是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医“把脉”的奥秘!
在开始之前,我们要先搞清楚两个问题:把脉的正确姿势以及手指所按的位置代表的意义。
把脉不是随便把手指往手腕上一搭就可以,找对位置很关键!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手腕突出位置的内侧(中医叫作“关”),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和中指紧紧并排在一起,最后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中指和无名指不要并紧,稍稍留一条小缝隙,这样就能摸到脉了。
为什么要把两只手呢?中医认为,左右手的“寸关尺”所代表的意义是不同的,左手“寸关尺”代表“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代表“肺脾肾(命门)”,所以中医把脉要两只手都把。
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开始学习分析脉象啦!中医将脉分为二、三十种,普通人没必要都了解,这里只介绍几种常见的脉象:浮沉、力度、粗细、快慢、停跳。
一、浮沉
浮沉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把手轻轻地放到脉上,只稍稍用力,就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浮。要是一直摸不着,不断加力,几乎已经按到骨头了,才能摸到明显的脉动,这就叫沉。
如果不用力摸不着,稍加点力往里按,但又不至于按到底,这个就叫不沉不浮,也可以根据用力大小的情况称之为偏沉(用力较多)偏浮(用力较少),统称为中。
另一种就是把脉的时候,只明显感到了寸部的脉动,而关、尺部远没那么明显,这也叫浮;如此类推,寸关不明显而尺明显,也叫沉;寸尺不明显而关明显,也叫中。
为什么脉会有浮沉之别呢?
一般来说,人体的保护机能与外邪作斗争,首先想从“表”解决问题,津液气血都集合到这里打仗来了,所以这里气血充足,脉就现浮象;
当在这里不能解决问题,邪向里挺进,正气往里退,气血津液又集中到中部(半表半里)了,脉就现中象;
邪气再胜再往里进,正气再战败往里退,全退到里面来了,在这里积蓄力量跟病邪作殊死决战,脉就现沉象。
简而言之,正气(津血、气血)在哪集结,就会在脉的相应部位有所反映,守住这一条,观脉就不难了。
二、力度
找到脉之后,不是按住不动就可以了,医生们会搞一些“小动作”。慢慢加力向下按,然后再把力减少一点,把手指再提回原处,反复做上好几次。
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要用指头感受脉对手指的抵抗力。按下去的时候,感觉脉很硬、很实、反弹力度很强,就证明这个脉有力量。
要是手指按下去没遇到多少抵抗,“你爱按哪儿按哪儿,爱怎么按怎么按,我不反抗!”,甚至稍一加力,脉就没有了,那这个脉就是没力量,医生根据这个衡量脉的力度是偏弱还是偏强。
那么有没有力又代表什么呢?
有力,代表正气实,但如果邪气跟正气有一拼,中医通常就会说邪气实,正气还行,照着邪实去治就可以。没有力就代表正气虚,治疗上首先要补充、扶助正气,正气足了,自然能够与邪气交争!
从治法上看,有力的脉,中医常用的是攻、泄之法,比如麻黄汤证,要求的是脉要紧,承气汤之类的,要求脉要实,这个紧啊、实啊,说的就是要有力,如果脉无力用了这些方剂,就会使病人虚脱,昏死过去!
无力的脉中医通常要用补法,比如桂枝汤证的脉缓,四逆汤证的脉微弱,都是无力的脉,不能攻下,只能补养。至于要用多大的药量,攻之中要不要加补的成分、补之中要不要加攻的成分、加多少,就要从脉的有力没力的程度上去分析判断。
三、粗细
只知道脉的力度还不够,还有一个小动作,用指头从拇指一方向尾指一方、再由尾指一方向拇指一方这样水平来回地小心按摩或推摩几下,感知脉管的宽度,通俗的说就是看看脉有多粗大或者多细小。
正气津血足了,要流动,要往外输送,不仅力量会大,要求输送管道(血管)的空间也得大,否则正气足了但空间不够,不能及时地往外送。
所以仲景说“阳明脉大”,阳明是多血多气的,要输送它,脉管就得大。以此类推,“细”当然就是气血不充沛了。
但这里有些特殊情况,临床上常有脉大而无力或脉小而有力的例子,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气血的偏盛偏衰问题了。
气血是互为阴阳的两个东西,气主要管输送,把血灌输到全身,所以它属阳,主动、主扩张;
血属阴主滋养,它有个很实在的形体(液体),看得见摸得着;脉的力量或粗细是气血共同的功劳,但血侧重于脉的力量,气侧重于脉管的粗细。
它们都强,脉就粗而有力;都衰,就细而无力;气衰血强,脉就细而有力;气强血衰,脉就粗而无力。所以粗细还要有没有力气连着一起看才行!
中医就是根据这个判断该用气分药还是该用血分(阴分)药。
比如,现代人常说阴虚、要养阴,吃阿胶、喝首乌汁之类的滋阴养阴药,但如果你的脉细,吃这个就很可能会长痘痘;有的人喜欢吃补气药,人参、黄芪,但如果你的脉粗,吃了就会上火、失眠、烦躁。
当然,这也只是一般的规律而已,中医用药还要考虑很多细节,这里不多讲。
四、快慢
脉跳多快算正常?
《素问·平人气象论》里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就是说一个正常人,呼吸节奏是固定的,一呼一吸之间,脉应该跳四次。
说得好象挺简单、挺实用,但实际上很难把握!人呼吸有快有慢,究竟以谁的为标准?西医在这方面的研究给了中医很大帮助。
据西医的研究结果,一个正常的成年人,脉的跳动频率是在每分钟75次左右,老年人会相对慢些,年轻人会相对快些,婴儿更快。有了这个标准,快慢就好定了:没能达到标准次数的,就叫慢;超过标准次数的就属于快。
判断快慢有什么意义呢?《难经》有云:“数则为热,迟则为寒”,就是说:快,表示机体的抗病自保系统处在比较积极、主动的状态;慢,表示抗病机能已经相当疲惫,进入了一种消极、被动甚至是想放弃的状态。
中医根据脉搏的快慢选择治疗策略,快,就积极配合袪邪,给身体提供足够的粮草和弹药!慢,就先考虚扶正,不急于攻邪。它自己都不想战斗,硬把粮草弹药塞给它逼它上前线,到时候不是投敌就是做逃兵,先做思想工作,激起它的战斗情绪。
五、停跳,很危险!
停跳,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脉“开小差”了,分三种类型。
1
有规律的停跳
比如,跳五下停了,停完再跳,又是跳五下就停了,很有规律。这种脉象必然会伴随这些症状:心悸明显;胸闷;手脚发麻;头晕眼花;眼睛发胀。
不一定全有,但胸堵、心悸是必有的。这种脉象说明:“这个病人有心脑血管的问题,至少目前心或脑的供血情况有异常!”
这是一个警告,如果不理会它,就可能出更大的毛病,轻者晕厥,重者中风、脑溢血,更严重就是猝死!
这种脉象青壮年人比较常见,一般是疲劳过度、消耗太过,例如连续熬夜工作,超长时间玩电脑打游戏、打麻将,又或者是下利的病人利得太厉害了,吃发汗药吃过了吃错了,大汗不止,出现虚脱的表现。一般比较容易恢复。
无规律的停跳
上面是有规律的停跳,这回规律也乱了,节奏也没了!这次跳一下就停,下次跳三下才停,没有规律。
这个脉一般老年人比较多见。它同样具备上条说的那些伴生的症状,而且更严重,有的还有呕吐,一般还有高血压的问题。
这个脉就得赶紧治疗了,中风、脑溢血、猝死的风险相当高!
3
无规律+变速停跳
前两种停跳在停的前后,脉跳动的速度是一样的,但这条连速度都变了,它原来如果是快的,停完再跳,可能就变慢了,而且还可能连力度都有变化,时而有力时而无力。
这个脉一般出现在须要抢救的危重病人身上!见到这个脉,中风、脑溢血、猝死这些情况基本上已经发生了,如果抢救无效,就得下去跟阎王爷打麻将了!
“浮沉、力量、粗细、快慢、停”是把脉最基本的要素,也是诊脉最最基本的功夫。
这里讲的很粗浅,看懂并不难,但想要熟练掌握,需要长期的练习和实践,所以对类似“三分钟学会把脉”的鬼话千万别当真。
如果你出现了口腔溃疡、口干口臭、牙龈出血、长痘痘、眼睛红肿、嗓子疼、胸闷烦躁等等问题,第一反应会是什么呢?
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用俩字概括:上火
兵来将挡,见招拆招。既然上了火,那当然是想尽办法“灭火”。去火药、绿茶、苦瓜、菊花、莲子心……总有一个法子能搞定当下困扰你的症状。
不过,有这么一类人,虽然常年上火不断,但同时又会表现出很多虚寒的症状,越是用性寒凉、味苦涩的清热泻下之物“灭火”,虚寒的表现越会加重......
如果你被这样的怪现象纠缠许久,那么就该考虑考虑自己是不是变成了传说中上热下寒的体质。
到底什么是上热下寒呢
在中医的概念里,人体内的气血阴阳运行有如自然界天地的循环一样。心主火,位居人体的上部,好比天上的太阳;肾主水,位居人体的下部,好比地上的河流。
正常情况下,心火借助胃气的下降,向下沉降以温煦肾阳,人就不会因肾阳不足而畏寒、痛经、腹泻、腿脚冷等等;肾水借脾气的升发,向上升腾以济心火,人就不会因为心火亢盛出现红肿热痛、心情烦躁等问题。
上面描述的这个状态,中医称之为水火既济。说白了,就是体内气血阴阳的循环正常,能让该暖和的地方暖和着,该凉快的地方凉快着。
话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够明白几分了,所谓的上热下寒,其实就是水火不济造成的结果。
上热下寒的具体症状是什么?
上热下寒的人一般会同时出现下述一个或多个症状:
上热:口腔溃疡、舌疮、嗓子疼、牙疼、腮肿、流鼻血等反复发作。慢性中耳炎、目赤红肿、眼干眼涩、青春痘、甲状腺类问题。
下寒:肚腹不温,经常拉肚子、腰膝酸冷,肤色暗沉,女性痛经,男性阴囊冰冷潮湿,手脚冰凉,特别怕冷,饮食耐温不耐寒。
调理上热下寒的妙招在这里
适当运动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会出现上热下寒的体质,除了大家熟知的熬夜劳神、恣情纵欲、饮食生冷、露体受寒等因素之外,久坐久卧、缺少运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一大原因。
运动不足,经脉的运行自然会逐渐下降,接着会导致阳气生发不畅、郁闭阻塞,该暖的地方又暖不到,上热下寒也就不足为奇。
针对上热下寒体质,可重点练习摇头摆尾去心火和双手攀足固肾腰两式:
推腹揉腹、金鸡独立、跪坐等方法也都不错,方法也很简单,不妨日常有空就做。
泡脚降火
若畏寒、四肢不温十分明显,泡脚便是再合适不过的法子。
取艾叶(最好是艾绒)15克,桂枝10克,制吴茱萸10克,加入适量清水煮沸20分钟,然后放凉到你能接受的温度,切记别兑凉水,直接泡,水温不够了就直接再续热水。
一般来说,泡脚水最适宜的温度大概是40~44℃,水面超过脚踝大概2~3厘米最好,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微微出汗为宜。
边泡脚边用双手搓后腰,效果更佳。泡完之后再搓搓脚底的涌泉穴,滋养肾水,既能补阳,又不至于让人上火。
自制肉桂小米饭
取肉桂6克,磨成细粉;小米150克,蒸至烂熟。食用时将肉桂粉均匀撒在小米饭上,拌匀,当作主食吃。
肉桂能补火助阳、引火归元,小米可以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两者配合,同气相求,不仅能让上窜的火归位,还能补脾肾、助阳气,两全其美。
艾灸
对于上热下寒体质的虚浮之火来说,需要用合理的方法把它引到应该去的地方,同时依靠外力驱散积聚在身体下部的寒邪,那么艾灸就是非常合适的选择了。
艾灸时,尽量少取肚脐以上的穴位,中脘除外(脾胃虚寒的人一定要灸中脘)。艾灸中脘、关元是不错的选择,神阙亦可(但是有些人常灸神阙会便秘,若有便秘可改灸关元)。
以上三穴可每日选择1-2个,施灸20-30分钟左右,灸完后一定要再灸三阴交、涌泉(最后施灸,不可缺少),以达到引火归元的作用。
具体的选穴和灸量,因人而异,一定要学会感受自己的灸后状态,时时调整,这个要靠自己了。比如有些上热下寒的人,灸中脘(中焦),关元(下焦)等中下焦穴位,虽然对缓解中下焦虚寒有作用,但如果瘀堵严重或是在心浮气躁时温灸,也可能会引起上焦(心肺)烦热加剧,感到不舒服。所以,一定要注意灸量,施灸时的心境和环境也很重要。
若总是灸后上火,需要暂停施灸,咨询当地中医师进行专业的调理。
无论身体疾病还是心理疾病,在人体的表现都是:某一部位能量通道(经络)阻滞。
如果我们可以找到堵塞原因,再把经络调理畅通,身心疾病也就消失了。
01
为什么身体通道会出现阻塞?
人的身体通道出现堵塞,很大一部分由于情绪,小部分是因为外力造成的。
身体像是我们历史的记事本,藏着所有的记忆、创伤和故事,它通常以疾病的形式提醒我们。
比如:肩颈板硬、酸痛,通常是愤怒积压而成的。
左侧肩胛骨与背椎间板硬,易导致心脏问题,主要由伤心、委屈等情绪累积。
右侧肩胛骨板硬主要由于抱怨、不满等情绪积压所致,易导致胃部炎症。
后背部板硬的人通常具有讨好型人格,会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并且容易得糖尿病。
腰椎板硬主要受恐惧的情绪影响,易导致肾虚、肾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脊椎僵硬的人要注意抑郁症的倾向,因为经常会独自生闷气。
02
情绪对身体的影响
中医一直讲致病的几个大因素,无非是六淫七情。六淫是我们可以抵御的,风邪寒暑燥湿,通过我们的皮肤进入我们的身体。
黄帝内经里有五脏与五志之说,每种脏器代表一种能量,代表一种情绪。
比如:当一个人心中有委屈和害怕的时候,心里会听到一个“木”的声音,闻木声则惕然而惊,伤的就是胃经和肾经。
胃经,是从我们的第二个脚趾,沿一定的路线,通过心包,到我们的脸上。
当我们受到很大委屈,堵住我们的胃经的时候:我们的胃会受到影响;心脏也会受到影响。
在中医中,心脏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神明。当心包受到伤害,被萎痹的时候,人就失去了理智,失去了认知。
关于肾经,当我们受到惊吓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的脊椎从后脑处嗖的一下凉了下去,一直凉到我们的肛门和骶骨。
中医说:恐使气下。当我们有恐惧的时候,感觉我们的气从后脑处,一直向下聚集到我们的肾经。
这些情绪堵塞在经络和脏腑里,久而久之,就变成疾病。
03
容易焦虑的人,体型是怎样的?
容易焦虑,就是思虑过度,就会伤脾,人的体型就会背齁着。背隆起,是因为在焦虑的时候,身体会挛缩。
时常焦虑思虑的人,肺经和脾经会出现聚结,背部就会隆起。
相由心生,当你的情绪是怎样的时候,身体体型就会变化,按照你的情绪去塑一个型出来。
思伤脾,脾为土,土生金。思虑过度会生忧,忧伤肺,而肺主皮毛。所以长期思虑过度的人容易得皮肤病,有很多牛皮癣患者,就是思虑过度。
中医里面,五毒为攻,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人是通过谷、果、畜、菜为养的,真正的健康是靠养的。
中国古代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不是一部医书,更多的是一本养生学。其中说到:上医治未病,圣人治未乱。说的是在危急还没出现的时候,就先把它解决。
每个人的身体都带着一个“神医”。绝大多数的病都是后天得的,是我们自己“买”来的。如果每个人都知道如何养生,如何防止病的产生,我们就已经恢复健康了。
如果我们把我们的五脏比作一个国家的话,肝就是一个将军,肝起到保护我们身体的作用,肝补血、藏血,身体依靠血液中的营养生存。
脾主土,就像一个国家的皇后,母仪天下。起到蕴化的作用。
心主火,属于一个国家的皇帝。
容易被激惹、暴怒的人,其实他的内心是很弱小的。因为他的内心没有力量、没有容量,所以才会发怒。
这样的人,深层的情绪就是恐,恐惧害怕的事情太多,就会想要牢牢抓住、控制外面很多东西。
而真正厉害的人,内心是平缓、如如不动的。
我们的肾,就是我们的根。肾在生活中代表财富,在生命中代表根本。
归根究底,每个人只有懂得如何做人做事,身体才能健康,健康和我们的行为和心态是息息相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