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能翻译并鉴赏一下刘辰翁的词《虞美人·情知是梦无凭了》吗?太美了,奇文共欣赏?
问题:大家能翻译并鉴赏一下刘辰翁的词《虞美人·情知是梦无凭了》吗?太美了,奇文共欣赏?
前言
刘辰翁字会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和文天祥、邓剡是同乡和同学。刘辰翁生于绍定五年(1232)。景定三年(1262)廷试对策登进士第。因与贾似道不合,托辞母亲年老请濂溪书院山长。后来追随江万里辗转四方,咸淳五年(1270年)入朝在中书省架阁库任事,后辞官。宋亡以后回乡隐居不仕,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年),逝世,享年66岁。
刘辰翁传世词作354首,仅次于辛弃疾629首、苏轼362首。他继承了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是晚期的辛派词人。
一、用韵与次韵
刘辰翁有不少《虞美人》传世,其中有两首注明:用李后主韵。即李煜的那首《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刘辰翁这两首都是步韵,其一:
情知是梦无凭了。好梦依然少。单于吹尽五更风。谁见梅花如泪、不言中。儿童问我今何在。烟雨楼台改。江山画出古今愁。人与落花何处、水空流。
其二:
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年光老去才情在。惟有华风改。醉中幸自不曾愁。谁唱春花秋叶、泪偷流。
唱和诗词,有依韵、用韵、次韵的分别。
用同一个韵部内的字,不必是原韵脚,叫做依韵。用韵,是用原词的韵脚,但是次序可以不同。次韵,也叫步韵,每个韵脚的位置和原词要一样。宋朝人常常说用韵,但多是次韵。
二、《虞美人·情知是梦无凭了》
既然是用李煜的韵脚填词,自然知道写得一定是亡国之恨、黍离之悲。
情知是梦无凭了,好梦依然少。单于吹尽五更风,谁见梅花如泪、不言中。儿童问我今何在,烟雨楼台改。江山画出古今愁,人与落花何处、水空流。
1、情知是梦无凭了,好梦依然少。
北宋的亡国之君赵佶的《宴山亭·北行见杏花》中写道: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着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结束时写道: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宋徽宗梦中的故国,只有在梦中回味了,有时连梦也做不成。而刘辰翁的梦呢?令人快乐的梦越来越少。
2、单于吹尽五更风,谁见梅花如泪、不言中。
为什么吹笛要和梅花联系起来呢?《乐府诗集·横吹曲辞四·梅花落》中, 郭茂倩题解:
:“'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按唐 大角曲亦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
宋徽宗《眼儿媚》中也有:
玉京曾忆旧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
3、儿童问我今何在。烟雨楼台改。
临安陷落,南宋灭亡,过去的故国繁华,已经消失在战乱之后,如今一望,烟雨之中,还剩下什么呢?
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江山画出古今愁,人与落花何处、水空流。
山川如画,物是人非,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江山已经不在是大宋的江山了。
如今”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刘辰翁、蒋捷、张炎这些词人们,也只有在诗词中缅怀一下过去的时光了。
结束语
李煜和赵佶,都是亡国之君,填词被王国维称之为血书。刘辰翁是南宋遗民,相对比两个皇帝幸运一些,至少不用受到天堂地狱之间变化的冲击。
但是,他们的作品,无一不是对于故国的哀思。
@老街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