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岁月】| 钱蕴秋 :矢志事业 拓荒超声
钱 蕴 秋
钱蕴秋,1931年1月出生,江苏太仓人。1951年9月参军。中共党员,专业技术一级,博士研究生导师。1950年考入原南京大学医学院,1956年3月于医疗系本科毕业,留校分配在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工作,历任内科住院医师兼超声诊断室助教、讲师、主治医师、超声诊断科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教授、主任医师、校专家组成员,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51年 钱蕴秋参军
1956年3月 钱蕴秋大学毕业
1958年,钱蕴秋与西安通信学校合作研制成功A型超声波仪。1959年,开始探索和研究超声的诊断价值,经过系列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确定A型超声能分辨体内含有液性、实质性、气体、骨或钙化组织或病变,结合医学知识分析与解释,肯定其有诊断价值。随后借助超声诊断无创、无痛的特性,钱蕴秋逐渐扩大实验和临床研究范围,希望通过不断的探索,为更多患者解决更多种类的病痛。
1960-1962年,研究与临床应用同时进行,钱蕴秋教授发现实质性内弥漫性疾病,如不同严重程度的肝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A型超声图只能显示肝内密度不均匀与不均匀的程度,不能区别病理学变化。
1975年 钱蕴秋教授获科技先进个人
A型超声对液体的显示正确性95%以上,1963年,钱蕴秋教授开始对正常含液体的器官如胆囊、膀胱、眼球等的研究,同时对液性病变如胸、腹腔积液、囊肿及当时难以确诊的肝脓肿、心包积液实现A型超声无创诊断,实现了快速、安全定位引导穿刺治疗的临床应用。70年代后期,紧随国际发展,科室购买先进B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及时开展超声新技术。在A型超声的基础上,腹部超声迅速转换到B型超声,诊断准确率提高到90%以上。与此同时,侧重对消化道肿瘤系统研究,重点研究心脏与血管疾病,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心病手术符合率达99%,并使90%先心病患者免于有创检查。
1987年 钱蕴秋教授演示新仪器的使用
1985年之后,从可疑病例到梗死后的重症病例,钱蕴秋教授系统开展冠心病超声诊断研究。超声心功能测定,对病人治疗和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心梗后重症病例超声检出室壁运动阳性率90%。血管方面,钱蕴秋教授重点对全身血管进行定量研究,动脉主要测定管壁硬化程度及管壁上斑块性质大小;静脉主要研究血栓形成,内脏血管主要研究包块血供以及介入治疗后血供变化,实现了判断肿块性质以及介入治疗疗效的应用。上述项目开展早、范围广,处于军内外领先行列。
1992年 科室在年终被医院评为先进科室
钱蕴秋教授积极组织学术交流,促进学科发展,引领和推动了西部及军队的学术发展,组织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超声医学会和陕西超声医学会委员会,担任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超声医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1963-1969)、(1976-1999),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及全军超声医学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委(1985-2000),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陕西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1985-1999),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超声心动图分会副主任委员(1990-2004),中华医学会超声学会、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等常务理事,中华(物理)超声影像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等杂志常务编委。
1984年-1987年
军队第一期大专班学员及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钱教授重视教学育人,为使超声诊断新技术服务更多病患,1963年开始接收进修生,以后扩展为进修班,分为半年一期及一年一期,系统授课,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修班良好的教学制度延续至今。80年代创办军队超声大专班(三年制),90年代开办超声新技术学习班(每期一周),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超声人才。21世纪初期,将基层培训作为教学工作重点并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向全国推广。
1998年 钱蕴秋教授获专科学会先驱奖
钱蕴秋教授先后荣获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先驱奖”、中国人民解放军超声医学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人民解放军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军队超声医学发展功勋奖”、“杰出贡献奖”、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中华超声杰出贡献专家”、周永昌“超声医学教育功勋奖”、陕西省医学会授予对学会工作有突出贡献老专家荣誉、陕西省医师协会德医双馨医师等殊荣。先后主编高等教育教材2部,主编专著7部,参编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270余篇,承担国家及军队课题四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13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l发布:融媒体中心
l编辑:双乐 周文静 王鑫
|执行:胡亚宁 王珍
l责编:苏昱亚 任伟锋
l审核:乔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