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金窝银窝不如狗窝”,其实下一句才是精华,只是少有人知

文\\武品文史

俗语是中国的民粹,是民间智慧的结晶。虽然有很多有名的俗语已经查询不到出处,但是并不影响它的经典,比如:不看僧面看佛面,此地无银三百两等等。其实很多俗语也和对联一样有上下句,比如今天说的这句:“金窝银窝不如狗窝”也有下一句,只是很少有人知道。

“金窝银窝不如狗窝”,这句俗语在很多人小时候经常听到父母讲起,只是那时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还以为真的有金窝银窝,可能还傻乎乎的问父母:家里的狗窝在哪里?这个时候总能听到父母说一句:长大了你就明白了。

成年之后,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挣钱,到了大城市之后,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感觉不踏实,有的时候翻来覆去总也睡不着,心里空唠唠的。过年回家的时候虽然一点也不累,但就能很快入睡,这个时候才终于明白了“狗窝”的含义。

笔者非常喜欢研究和收集俗语,发现俗语是都是古人生活智慧的结晶,主要用途在于教育后人,不仅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性,而且其中的教育性以及思想性即便在现在也不过时。有很多的俗语也都是有上下句的,就和对联一样,只是没有对联如此讲究断句、平仄以及节律等。

就拿“金窝银窝不如狗窝”这句俗语来说,它的下一句就是:“干爹后爹不比亲爹”。这句俗语也说出了很多人的无奈。

干爹是一种民间称呼,也称作契爷。在古代,如果父母生下子女之后没有能力无法抚养,就可以认干爹,并且举行“认干爹”仪式。在这之后干爹就要履行和亲生父亲一样的职责,也就是说,干爹和亲爹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而且“认干爹”在中国的很多地区以及民族,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只是他们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保育”,是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地长大,虽然有着迷信的元素,但是却包含着人性与人情味。

而后爹想必不用过多的介绍大家都非常的了解,后爹也称作继父。《礼记·丧服小记》中记载:

“继父不同居也者,必尝同居,皆无主后,同财而祭其祖祢为同居,有主后者为异居。”

特别是古代妇女的地位比较低,很多妇女在丈夫去世后没有能力独自养育子女,她们往往就会选择改嫁,而目的也是为了让自己和子女有一个依靠。

尽管干爹和后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孩子对于父爱的需求,但是就像这句俗语说的一样“干爹后爹不比亲爹”,只有自己的亲爹才会毫无保留地对子女付出,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亲情的定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