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离家庭教育自证"我能",是现代托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大弊病
育邻梦
托育机构极少乐见家长陪同、学校家长更像学生在校部分表现情况的通报会、家长几乎被挤出了陪伴孩子学习成长核心圈......家庭教育被社会托育+学校教育"挖墙脚"的现象日趋明显,而推动这一进程的核心动力便是社会托育机构与学校教育都急切地想要证明带娃这事儿我比家长更专业、"我能"教授给孩子们更多专业智慧。
的确,通过分工协作提升劳动生产效率、提高人居生活品质一直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化发展的核心动因,托育机构比家长掌握更多育儿经验、学校教授文化知识更专业这不可质否。但是,教育工作产出的是人才、不比工业标准品,同样的教学服务人才产出差异巨大,有的果实甜蜜、有的果实青涩、有的只开花不结果、有的只长木材【不开花+不结果】…所以,教育工作需要照顾孩子们的综合情感体验、需要洞悉他们的成长情绪变化,不能用生产工业标准品的思维来指导教育工作。
人是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具智慧、情感最丰富的社群性高等级动物,教育服务过程需要心与心相连,无法追求短时高效。因此,工业流水线作业、生产环节标准化、人才产出评定标准化在教育工作中不适用。那么,致力于脱离家庭教育证明"我能"的现代托育与学校教育都存在哪些弊病呢?
家庭是所有教育工作的基础
一、不利于人类亲情传承
托育,顾名思义就是帮助家庭照顾孩子的专业机构,它们有专业配建的场地、有众多工业玩具制成品、有所谓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辅老师......但是,专业的背后却着实忽略了一个现实——情感才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亲密关系的纽带。那些从小就长时间离开父母生活的孩子,很难保障情感发育健全,从大量留守儿童“叛逆”事件我们即可窥探到脱离亲情关系进行成长陪伴存在巨大的情感传承隐患。
二、教学缺乏连续性
临时工,专指为完成某项工作而建立起来的雇佣关系。然而,对于孩子的学习成长陪伴而言,老师或许是全世界最普遍的“临时工”群体,所有老师都只在授课时间才与学生存在师生关系、授课时间之外几乎不会再有任何瓜葛。因此,语言老师只管教好识字、语法、修辞,数学老师只管教好计数、加减乘除、图形识别,托幼、小学、中学、大学各阶段老师都只对本阶段+本学科教学任务负责......
成长是自然世界中最复杂的事务,孩子们的身体成长需要吸纳稻米、小麦、蔬菜、瓜果、肉食等综合营养,而且还需要家长对各种营养物质做好均衡调配。同样,孩子从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亦需要多种文化营养、吸纳不同文化营养亦需要有统筹调节,家长便是唯一能够长时间陪伴并调节孩子学习接纳文化营养的导师。
家庭教育是人生成长之根
三、社会教辅缺根
家,是每个现代人类生命成长起步的地方,也是每个人生命旅程的终极避风港。因此,家庭教育实属辅助每个孩子学习成长之根,每个孩子的学习成长习惯、人生品格、基本人生价值观都源自家庭。也就是说家庭教育是人生学习成长之根,只有家庭教育辅助孩子长成从社会环境中吸纳营养成分的强壮根系之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传授的文化知识才有嫁接、安放之处。
家,是人类现代文明社会中最基本的细胞组织,是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幸福的根基。同样,家庭亦是孕育孩子丰富社交情感的基础,脱离家庭关爱实难确保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所以,社会托育、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紧密衔接,比如托育机构应该引导家长自主陪伴、推动邻里“共享家长”陪伴服务,将学校教育延时服务打造成为家校协同的新纽带。
育邻人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对于父母来说,需要您有足够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护。在很多人为陪伴孩子而选择回家时,我选择来北京做一项陪伴更多孩子的事业——育邻人: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探索一套以邻里互助方式化解“独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难题的公益、普惠性教育事业,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为孩子们提供游戏、合作、共享成长空间......即社区邻里教育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