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52 | 四申四中录取CMU卡内基梅隆大学,选择交互是我最不后悔的决定
- Happer -
IELTS: Overall 6.5
GRE: 310
GPA:3.58/4.0
上海某高校工业设计专业
/录取院校/
我本科是工业设计背景,毕业之后并没有直接出国读书,全职做过 UX Designer,也在互联网公司有过一些产品经理的经验。本次申请中,我一共申请了 4 所学校,最后拿到了4个 offer。幸运的是录取了我最心仪的学校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我最开始了解出国这块是因为学校的交换项目,让我对国外的设计产生了很大的好奇心,因此开始尝试去了解一些国外高校、留学申请流程的信息。经过整个申请过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时间管理和项目结构制作的提升。
由于需要兼顾一边工作一边申请,所以如何利用好时间对我来说非常重要。我在初期就制定了比较好实施的时间表和每日目标,这个对于我整个申请流程中的节奏把控帮助非常大。
其次是在作品集制作的过程中,我们认为需要了解到每个项目你想要突出的是什么。这种 Mindset 的形成,不仅仅帮助我申请到了学校,同时也逐渐变成我的学习、工作习惯。我个人觉得这两项(时间管理和逻辑结构)是工作、学习中比较重要的软技能。
M&M是我完成的一个Project,之所以进行这个项目,是因为在我发现留学前大家都会遇到了很多问题,例如生活信息收集、找同伴等。 因此我设想了一个关于国际学生的入学 On boarding的话题,并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以帮助他们尽可能顺利地适应新的学校生活。
我在大一的时候开始了解出国项目,当时想法很简单,是为了利用学校交换项目出国看看。但是准备到后期的时候,我开始迷茫,不确定自己出国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要坚持在工业设计领域继续发展。因此在本科毕业的时候,我选择先工作,但出国读书的念头一直没有断过。
工作第二年我开始准备欧洲申请,但在咨询了一些教授和我的老板之后,我选择了放弃,转申美国方向。我当时得到的建议是美国互联网更加完善,同时可以有机会留美工作学习,因此我放弃了欧洲的学校。
谈到申请难处的话,我是一边工作一边申请,可能在时间管理上面对我来说是比较大的挑战。如果选择一边工作一边申请,我的建议是制定一个比较好执行的时间计划,并且坚持执行。但如果觉得自己申请需要准备的内容很多,例如没有充足的申请作品等,那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再进行调整,不要一味的复制别人辞职或在职申请。
·申请时间的安排
整个申请流程我持续了十个月左右,我(语言渣)前半年都在准备雅思和 GRE考试,大概时间点如下:
雅思考试:三月开始,十月中旬完成(因为小分原因我的雅思考了三次,最后达标)
GRE考试:十月中旬开始,十二月初完成
作品集:次年一月初完成
其他材料:穿插在这十个月中断断续续完成
对于我而言标准化考试是花费最大精力的部分,成绩也都是低分飘过,其实还是规劝大家越早拿到成绩越好(虽然是废话但真的很重要)。
我简单说说自己的感想吧,出国可能也并不能为你带来多少附加价值,但这段经历你大概率不会后悔。我在整个申请过程中体验最深的是:为自己创造更多机会,是你对自己的生活越来越有掌控权的开始。
希望每一个想要申请的同学,不要因为暂时的挫折放弃,语言也不是什么大山,我还碰到过考了 9 次托福才成功的同学。坚持,你会感谢奋斗过的自己。
除了专业技能的知识获取外,我比较推荐大家多去了解哲学、经济、心理相关的内容,这在后续的工作学习中,都可以帮助你建立一些你难以预料的知识架构。例如经济行为学的学习可以在后续的某些页面设计中,去尝试了解读用户的行为路径,从而帮助设计师更好的做出设计决策。
在这边我最推荐的是一个设计类播客《设计乘数》。这是一档由一个阿里设计师主持的播客,结合经济、哲学、设计等进行的一系列设计问题或者设计方向探讨,同时他每期播客推荐的阅读资料也非常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