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艺术品为何往往成为拍场明星
关于红色美术的界定,学界观点是围绕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个历史过程所创造的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艺术形式。这些红色经典美术作品所呈现的不仅仅是近现代百余年来恢弘壮阔的革命史,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术语言与风格演变、发展的历程。围绕革命历史题材进行创作的红色美术作品,对于弘扬红色文化,挖掘和传承宝贵的红色精神财富,有着积极的社会价值。红色经典美术作品兼具唯一性、历史性、艺术性和文献性的特点,这就造成了尽管红色美术作品尽管进入拍场数量有限,却往往能成为拍场明星。
李可染 长征 96×146.5cm
2010年嘉德秋拍中以1.0752亿元成交
中国艺术品拍卖随着1992年的第一锤,至今走过了近30年,收藏家和投资者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收藏体系,这使得拍卖市场从最初的书画、瓷器、西画板块延伸细分出了诸如文人书法、信札、学院艺术等,而以“红色经典”为创作的绘画作品也是细分板块之一,且日益受到艺术品市场青睐,引起人们的关注。据统计,自1995年至2019年,成交价过亿元的艺术品中红色题材就有10件以上之多。如,2010年中国嘉德秋拍李可染《长征》成交价1.0752亿元,2011年北京翰海秋拍傅抱石《毛主席诗意册》成交价2.3亿元,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成交价2.668亿元,2019年中国嘉德秋拍李可染《井冈山》成交价1.38亿元等。
徐悲鸿 1951年作 九州无事乐耕耘 镜心 150×250cm
此画在1996年中国嘉德春拍中的拍卖成交价为192.5万元,创造了当时中国美术专题拍卖的最高价。北京保利2011年秋季拍卖会中此画又以2.668亿的价格成交,打破了徐悲鸿作品的价格记录
查阅相关资料,所谓“红色经典”,指的是创作于1949年至1979年之间,采用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手法反映中国革命历史题材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设题材的作品,“它要求文艺家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去观察、表现生活,把现实和理想、革命实践和历史趋向结合起来,塑造壮丽动人的艺术形象,热情地歌颂革命的新生事物,抨击反动腐朽事物”。也称作“新中国美术经典”。而“红色”一词源自于1928年毛主席《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存在》,自此,“红色”便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了紧密的联系和不可估量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全山石 英勇不屈 油画 231×216cm 1961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罗工柳 前赴后继 油画 180×150cm 1975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自古以来绘画作品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就扮演着比较重要角色,比起纯文字来说更容易让人接受,同时也可以感受艺术的美。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曾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从这里我们明白,绘画作品是有教育意义的。我国古代留存下来很多这方面书画作品,如顾恺之《女史箴图》即是蕴涵了妇女应当遵守的道德信条。古今中外,文艺无不遵循一条规律:因时而兴,乘势而变,随时代而行,与时代同频共振。
张自薿 南泥湾大生产 油画 105×220cm 1959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莫朴 入党宣誓 布面油彩 118×170cm 1950年
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詹建俊 狼牙山五壮士 油画 186×236cm 1959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1942年5月,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的方向:“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者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文艺服从于政治”“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按照这个创作指示,国画、油画、版画、书法、篆刻、宣传画等不同领域艺术家,围绕革命题材、社会时事、毛泽东诗词等为创作内容,都纷纷投入到这个主题的美术创作中,期间产生了很多中国现代绘画史上的鸿篇巨制,油画如张文源《红军过草地》、刘春华《毛主席去安源》、何孔德《井冈山会师》、董希文《开国大典》等;国画如叶浅予《北平解放》,潘天寿《踊跃多交公粮》、钱瘦铁《志愿军进军图》、蒋兆和《把学习成绩告诉志愿军叔叔》、石鲁《转战陕北》、李琦《主席走遍全国》、钱松喦《红岩》、傅抱石、关山月合作《江山如此多娇》、周思聪《人民和总理》等;版画如李桦《过草地》(套色木刻)等;书法、篆刻的创作以毛泽东诗词为主,如西泠印社社员韩登安曾于1962年以毛主席诗词创作了《毛主席诗词刻石》36方,这本篆刻集虽只36方,却是韩登安毕生功力的集中体现,在当时篆刻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关山月 傅抱石 江山如此多娇 1959年
钱松喦 红岩 104×81.5cm 1962年 中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检索相关资料,1995年,“红色题材”作品就在北京中国嘉德的秋拍开拍。当时,刘春华1967年创作的《毛主席去安源》作品拍出了605万元。此后中国嘉德多次推出“新中国美术作品”专场。北京保利、北京华辰、北京瀚海、西泠拍卖、南京经典等各拍卖公司都有“红色经典”作品拍卖,在引领投资潮流的同时,市场行情屡创艺术家的价格新高,如,2017年李可染的作品《雄关漫道》拍出了8797万元,黄胄的《日夜想念毛主席》拍到了5750万元,陆俨少《毛主席诗意井冈山》拍出了3461.5万元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红色藏品大放异彩。伴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拍卖发展历史走过的“红色经典”作品,为什么在市场中长盛不衰?笔者简要做如下分析:
1.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重叠,使得“红色经典”作品一直受到市场的追捧。艺术品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四种: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物价值、经济价值,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艺术品市场中流通的艺术品,其经济价值会更受关注。但是,我们经过大数据的分析,随着艺术拍品和收藏家的细分,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物价值、经济价值重叠的艺术品,其作品会更受市场青睐,“红色经典”就是这些“价值”因素的叠加品。
2.传统功力深厚,创新性强,与时代同步。在这些创作“红色经典”作品的艺术家中,很多都是传统笔墨功夫深的艺术家,如齐白石、潘天寿、钱瘦铁、唐云、徐悲鸿、陆俨少、李可染、石鲁、钱松喦、叶浅予、郭沫若、林散之、黄胄等,以及像旧式文人吴湖帆于1965年还画过展现我国国防建设重大成就的《庆祝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等。除此之外,提倡中西结合的林风眠、李可染、蒋兆和等也都画过这类题材的作品。这些艺术家的其他类型作品也是收藏和投资市场的热点。
3.红色主题文化是我国特有的、具有独特价值的一种文化。根据目前流通于市场数量来看,相比较于其他类别作品,市场上流通的“红色经典”作品明显要少,另外大多艺术家的主题创作都是国家收藏了。由此可见,作品的稀缺性也是受市场追捧和产生高价格的原因。
4.“红色经典”作品把承载历史事件及历史意义集结在了一起,会与收藏家产生思想共鸣。目前收藏和投资艺术品的主力还是以60年代的藏家为主,这部分收藏家对红色作品还是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情结,这也是推动红色题材受欢迎的原因。
5.在现在市场中,“红色经典”的主流书画价格有些已经很高,适时可以关注宣传画、篆刻类拍品。党的十八大以来,美术界越来越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随着中国经济大发展,民众审美提高和收藏意识加强,适逢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相信“红色经典”的作品在市场上会有上佳的表现。
李可染 井冈山 177×127.5cm
中国嘉德2019年秋季拍卖会中以1.38亿元成交
李可染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纸本水墨设色
69.5x45.5cm 1973年
中国美术馆藏
来源: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