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汉末群雄,公孙瓒篇(中)
汉末群雄系列之公孙瓒(中)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公孙瓒重大事件之四——刘虞赴任幽州牧
上篇文章讲到公孙瓒在辽西管子城被围二百多天顽强逃脱,被朝廷拜为降虏校尉,封都亭侯,兼领属国长史。公孙瓒大难不死,在幽州军中树立起威名,继续带领部队与叛乱的乌桓部落作战。
公孙瓒组织起一支数十人的精锐卫队,每当自己出战时这几十人都骑着清一色白马拱卫左右,威风凛凛,公孙瓒给这支卫队起名“白马义从”,又因公孙瓒兼任辽东属国长史,所以也被乌桓人称为“白马长史”。公孙瓒打仗特别勇猛,每次都冲锋在前,不要命地跟乌桓人拼,一来二去乌桓人见到白马部队就躲着走。乌桓人对公孙瓒既恨又怕,以至于练习射箭都拿公孙瓒画像当靶子。
《后汉书·公孙瓒列传》载: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乃画作瓒形,驰骑射之,中者咸称万岁。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这段史料讲的便是公孙瓒在幽州边境如何威风,如何震慑乌桓人。不过前两句尚且可以相信,至于最后的“远窜塞外”,则实在言过其实,甚至并不符合史实。在古代史书里,受华夷正统观的影响,对外族作战的胜利总会有许多修饰与夸大,并且大多数镇边将领、官员都会有如何镇抚少数民族的记载。假如真像史书记载那么容易,每个将领、官员都把少数民族部落治理得妥妥当当,服服帖帖,爱戴者敬如天恩,畏惧者远遁无形,那根本就不会出现这么多跟外族的战事记载。也就是说,频繁的对外战争胜利之下,本身就与频繁出现的对外战争次数成矛盾。
真实情况是,类似于公孙瓒这类汉末三国时期的守边将领,确实经常与外族交战,但绝没有那么多大胜,更多的是双方拉锯,只是史书作者出于自身立场、观念、本能等因素存在有意无意的倾向性而已。
相比之下,《三国志》比《后汉书》更客观些,明确记载乌桓叛军在丘力居率领下深入青、徐、幽、冀四州为害,公孙瓒根本不能阻挡。
公孙瓒凭武力无法击败乌桓,于是朝廷以刘虞为幽州牧,前来收拾局面。刘虞为汉室宗亲,而且之前做过幽州刺史,在蛮夷部落中享有很高声誉。刘虞派使者到乌桓进行谈判,表示希望双方罢兵讲和,互利通商。丘力居见是刘虞使者,也很高兴,同意进一步商谈,于是双方开始频繁互派使者来往。
和平是大多数人所希望的,公孙瓒却无法接受。从公孙瓒的角度看,他与乌桓人常年作战,早就积累下数不清的血债,更不用提被乌桓人包围二百多天,粮食吃光后只能吃煮木屑的残酷经历。不过做大事者,当能屈能伸,既然单凭武力不能解决乌桓人,还要死硬下去,虽然情有可原,但足见公孙瓒的政治眼光并不长远。
被仇恨蒙蔽理智的公孙瓒为了阻止与乌桓人达成和平协议,竟然派兵截杀乌桓使者。乌桓人也不傻,知道事情原委,便派人去向刘虞报告。刘虞得知情况,立即把前线部队撤离,只留公孙瓒本部一万余人驻扎在右北平。刘虞没有处罚公孙瓒,既是给其留面子,也是顾忌其在军中根基深厚。
中平六年(189)三月,随着刘虞成功与乌桓恢复和平,逃入乌桓的幽州叛军首领张纯便抛下老婆孩子往鲜卑人的地盘逃命,半路被其门客王政所杀,首级送往刘虞处请赏。王政被封为列侯,刘虞更是因功拜为太尉,封襄贲侯。
同年九月,进京不久的董卓任太尉,将刘虞表为三公之上的大司马。连不可一世的董卓都对刘虞尊敬有加,可见刘虞当时的声望之高,但公孙瓒偏偏对刘虞看不顺眼,觉得刘虞太软弱,还限制自己用兵,矛盾的种子逐渐生根发芽。
公孙瓒重大事件之五——结交袁术
初平元年(190)正月,关东联军成立,各路诸侯联合讨董。与演义不同,正史中公孙瓒并不是关东联军成员。原因很简单,公孙瓒毕竟还是刘虞的部下,没有公开决裂前,还得听上司的。至于刘虞的立场则有些微妙,董卓迁都长安时曾征召刘虞为太傅,只是因为相隔太远,沿途都是反董联军的地盘,命令根本没有传达到。以刘虞对皇帝的忠诚,假设接到命令,很可能真的会不顾一切前往长安。
至于联军这边,不光想拉拢刘虞,袁绍、韩馥干脆直接拥立刘虞为帝,只是刘虞坚决不受。诸侯们退一步,让刘虞自领尚书事,这样可以以其名义任免官员,刘虞还是不接受。于是刘虞很尴尬地,既无法前往长安脱离诸侯们的包围,又不接受诸侯们的推举,只能游离在联军之外,受到排挤。
刘虞的儿子刘和在长安做官,汉献帝很想逃出董卓的魔掌,于是派刘和逃出长安去找刘虞,让他派兵接驾。想来汉献帝与刘和都太天真,那么多诸侯都不敢进兵,让刘虞从幽州派兵到长安,成功概率跟中彩票也差不多。
东出武关,刘和必然经过袁术地盘,说明意图后,就被袁术扣留了下来。其实袁术也没有为难刘和,毕竟自己阵营的孙坚是各路诸侯唯一与董卓真刀真枪作战的,所以袁术留下刘和,是为了确保刘虞派兵来帮助自己。
按常理讲,袁术正在打董卓,刘虞派兵响应顺理成章,这样也等于加入了联军,但事情就怕节外生枝。
公孙瓒站出来反对,称袁术图谋不轨,不能支援这种人。按照《三国志》所言,公孙瓒“知术有异志”,笔者认为并不成立。大家应该都清楚,讨董联军真正与董卓交战的,只有王匡、孙坚、曹操,而击败董卓取得进展的只有孙坚,孙坚又是袁术部下,此时的袁术形象相当正派,图谋不轨那是后话,此时身在幽州的公孙瓒不可能看出来。
公孙瓒的真正目的,笔者认为是维护自身利益。刘和在袁术处,刘虞若派兵,这数千骑兵指挥权必然归属刘和。相对应地,公孙瓒就少了几千骑兵,自己的实力直接被削弱。
刘虞当然不会听公孙瓒的,毕竟自己儿子要救皇帝,这可是最政治正确的事情,圣人般的刘虞哪会犹豫?眼见没能阻止,公孙瓒也私自派出一千多骑兵,让族弟公孙越带着去找袁术。公孙越拜见袁术后,表达了哥哥与袁术结交的意愿,并且帮助袁术夺了刘和兵权。
您看,所谓的袁术“有异志”完全是公孙瓒的借口,刘虞不听,公孙瓒翻脸比翻书都快,自己马上去结交袁术,还把刘虞儿子给坑了一把。刘和没了兵权,只能往幽州走,结果在冀州又被袁绍扣留下来。原因很明显,刘虞不做皇帝又不领尚书事,不肯配合袁绍,却派兵给袁术,这当然让袁绍很生气。你既然不跟我站一边,那就把你儿子扣为人质,以后才好说话。
刘虞虽然仁义,但没什么城府,这几次事件下来盟友没结交到,周边关系却都恶化了。所以后来被公孙瓒攻打,根本没人去救他。此是后话,接着说公孙瓒。公孙瓒派公孙越去找袁术,之后公孙越就留在袁术那边助战。这标志着公孙瓒与袁术结为同盟,至于袁绍,暂时还没有冲突,但也只是暂时。
公孙瓒重大事件之六——大破青徐黄巾
随着董卓迁都长安,关东各州郡实质上已经不再受朝廷号令,各路诸侯之间的争斗逐渐公开化。正当孙坚准备继续向西攻取长安时,他的地盘豫州却遭到袁绍的攻打,于是孙坚只得掉头救援。在孙坚治所颍川郡阳城外,公孙越也带领部队前来助战。结果在一场并不激烈的战斗中,公孙越被流矢射中身亡。因为对面将领是袁绍的部下周昂,公孙瓒就把族弟的死算在了袁绍头上。
公孙瓒领军出屯盘河,派人上疏朝廷历数袁绍十大罪状,又派人把这份书奏折抄送袁绍,表示宣战。
本来袁绍跟公孙瓒关系还算不错,而且袁绍当时正忙着跟袁术争夺势力范围,没打算跟公孙瓒为敌。况且公孙越虽说死于袁绍部将之手,却是因为帮助袁术,怎么也是咎由自取。由于袁绍抢夺韩馥冀州牧之位,许多郡县并不真心归附,更关键在于这些人纷纷趁此机会转投公孙瓒,袁绍一时也担忧起来。
如笔者前面所写,做大事者当能屈能伸,袁绍显然比公孙瓒更懂,所以任命公孙瓒另一个族弟公孙范为渤海太守,表明结好之意。渤海可是袁绍起家之地,足见袁绍结交公孙瓒的诚意。可公孙瓒不管这些,弟弟公孙范赴任后立即带着渤海兵掉头与袁绍为敌。
为巩固在冀州的势力,借着征讨黄巾军的机会,公孙瓒亲自带兵进入渤海郡。
《三国志·公孙瓒传》载:绍惧,以所佩勃海太守印绶授瓒从弟范,遣之郡,欲以结援。范遂以勃海兵助瓒,破青、徐黄巾,兵益盛;进军界桥。
很多朋友大概知道公孙瓒最强盛时势力遍及幽、冀、青、兖各州,但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恐怕不太清楚。这里讲的便是直接原因,袁绍为结交公孙瓒主动让出了渤海郡,公孙瓒由此得到南下的通道,再借由大破黄巾军,实力飞速膨胀。至于公孙瓒著名的大破黄巾军,下面为您介绍。
初平二年(191),当关东联军还在与董卓对峙时,黄巾军趁乱卷土重来,青、徐二州三十余万黄巾军进入渤海郡,准备与黑山军合在一处。
公孙瓒率领两万人,在渤海东光县以南迎击,大破黄巾军,一战便将三十余万敌军击溃,斩首三万多。黄巾军纷纷抛弃辎重车辆慌忙南逃,打算渡回南岸。公孙瓒也不着急,等着渡河的敌军大概有一半时,再次发动突袭,这次又击杀数万人,河水都变成了红色。
黄巾军看似人数庞大,其实这当中有许多老弱妇孺。因为参加黄巾军的大多是乱世中为填饱肚子的农民,每个壮年男子背后又往往拖家带口,老婆孩子以及耕牛农具甚至锅碗瓢盆,聚集起来力量大了,就抢其他地方的粮食与财物,走一步算一步,吃到哪里算哪里,所以人数远超正规军,携带的东西也特别多。
公孙瓒这一战除去斩首数万,还俘虏七万人,各种辎重财物更是不计其数。更重要的是此战阻止了青州黄巾与黑山军合为一处,避免了河北地区受到更大的叛军威胁,而且两万人击败三十万,这数字听上去就特别有震慑力。于是公孙瓒被拜为奋武将军,封蓟侯。
凭借大破黄巾之威势,公孙瓒掉头进兵界桥,准备收拾袁绍。这再次暴露出公孙瓒的目光短浅。如果要与袁绍彻底决裂,那就在公孙范进驻渤海时立即开战,不给袁绍喘息时间。结果公孙瓒先入渤海与黄巾军大打出手,回头还要找袁绍算账,这就让袁绍有了准备。
那么,界桥之战公孙瓒的表现如何?下一期继续讲。感兴趣的朋友敬请点击关注吧,您的支持是我持续更新的最大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