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1

​《上下五千年》206

55 楚汉相争

汉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萧何为丞相,整顿后方,训练人马。公元前206年八月,汉王和韩信率领汉军攻打关中。关中的百姓对“约法三章”的汉王本来有好感,汉军一到,大多不愿抵抗。不到三个月工夫,汉王消灭了原来秦国降将章邯等的兵力,关中地区就成了汉王的地盘。

这一来,可把西楚霸王项羽气坏了。项羽打算发兵往西打刘邦,可是东边也出了事,齐国的田荣轰走了项羽所封的齐王,自立为王,情况比西边更严重。项羽只好先去对付齐国。

汉王刘邦趁项羽和齐国相持不下的时候,一直向东打过来,攻下了西楚霸王的都城彭城。项羽又不得不扔了齐国那一头,赶回来在睢水上跟汉军打了一仗。

汉军大败,掉在水里淹死的不知道有多少,被俘的也不少,汉王的父亲太公和妻子吕后也被楚军俘虏了。

汉王退到荣阳、成皋(都在今河南荥阳县)一带,收集散兵。这时候,萧何从关中调来一支人马,韩信也带着军队来见汉王,汉军才又振作起来。

江南楹联联盟(第二十四期)“江南杯鹿河小学征联

正如小鹿,或跃或奔,一园生气阳光下;

恰似长河,亦流亦淌,百载温情教泽中。

——钱继和 安徽

二等奖:

翅卷大江潮,御百载文风,十万鹍鹏扶日起;

枝悬西塔月,绽满园好梦,三千桃李引春来。

——王天明 河北

联题香港

本期联题香港,乍一看,有点踌躇。其实,大题可小写,如我军战史中的用小渔船打大军舰,也可取胜。如写香港的美景小吃小说小巷影剧服饰,写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写百年屈辱,写回归后变化,写一国两制的示范意义,写与内陆的血脉关联,写对跳梁小丑和虎视眈眈者的震慑,写大湾区的美好明天等。其实佳作颇多,试作管窥选读。

胡孙文

熠熠明珠,珠光所照照南海;

芸芸大众,众望攸归归北京。

王明清

忆往昔,洋人犯境,香岛遭殃,紫荆曾溅泪;

看今朝,两制繁荣,一珠璀璨,赤子正扬眉。

萧文厚

百年耻辱一朝雪;

旷世繁荣万物臻。

刘世益

明珠归祖项;

亮剑断蟊心。

这副短联,精炼而形象。上联写“明珠”——香港,佩戴在“祖”——祖国的“项”上,似少有人这样写。下联写阳刚之美,一个“断”字,痛快淋漓。只是“亮剑”,“亮”,作动词,亮出,则欠工稳。作形容词,明亮,也说得过去。

李德才

两制一国归赵璧;

九州千载举吴钩。

这副联用新声,用典娴熟自然。“赵璧”,当指和氏璧,当时七雄逐鹿,人民蒙难,璧缺璧失。今用以比喻香港回归,物归其主,意蕴丰富。下联用“吴钩”,本义指吴国一种呈弯形的剑,和“越剑”一样,是古代名兵器。这里指保卫“赵璧”、保卫香港和祖国的强大军事力量与爱国精神力量,是震慑那些觊觎“赵璧”而掀恶浪者的定海神针。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金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这首诗虽然用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诗人曾说过:“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抱定了“今是中原一布衣”、“衰年那与世相关”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己节操,独善其身。诗人也许从一个侧面,借告诫未开之海棠,不要轻易吐露花蕊,寄托了自己的这种心态。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译 文】

荷花盛开后的西湖风光艳丽,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

彩画游船驶进荷花深处,酒杯上也沾染了荷花的清香。傍晚下起了朦胧微雨,在一片笙歌中,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离骚

屈原 〔先秦〕

第四章《徘徊》之《屈原请神》

(12)认真考虑神灵的指引及下决心他投。

32.

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

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译文:

32.

为什么这样美好的琼佩,人们却要掩盖它的光辉。

想到这邦小人不讲信义,恐怕出于嫉妒把它摧毁。

时世纷乱而变化无常啊,我怎么可以在这里久留。

兰草和芷草失掉了芬芳,荃草和惠草也变成茅莠。

注释:

32.

偃蹇(yǎn jiǎn):盛多美丽的样子。

薆(ài):遮蔽。

谅:信。

折:摧毁。

变易:变化。

茅:比喻已经蜕化变质的谗佞之人。

语言特征:

  错落变化的句子结构

  《离骚》与《诗经》的区别在于,当上下两句有可能形成对偶的时候,《离骚》有意识地变换词语的结构形式,使之具有错落之美,如“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蜿蜿”与“委蛇”是叠音词与连绵词相对,“掩涕”与“浪浪”是词组与叠音词相对,对应的词语或词组结构发生变化,是为了使语言形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诗歌语言的节奏变化。

《离骚》“乎”和“于”的用法,很能说明屈原有意追求错落的特点。“《离骚》语法,凡二句中连用介词'于’'乎’时,必上句用'于’,下句用'乎’,'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胥其例也。”

 《离骚》大量使用双音实义二字结构,大量使用连绵词:耿介、謇謇、冉冉、郁邑、岌岌、菲菲、歔欷、逍遥、相羊、周流、啾啾,等等。双声、叠韵、重言,错杂相间,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调美。

三江  一

花盈槛(jiàn),酒满缸。

颓垣(tuí yuán)败壁,净几明窗。

兰开香酒畹(wǎn),枫落冷吴江。

山路芳尘飞黯黯(àn),

石桥流水响淙淙(cóng)。

退笔成邱,右军书秃(tū)三千管;

建旗入境,安石门排十六艭(shuāng)。

兰开香九畹:《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畹(wǎn),十二亩为一畹。 

吴江:即吴淞江,太湖最大的支流,又名苏州河。源出太湖瓜泾口,东流入黄浦江。 

退笔成冢:唐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 

安石:晋代谢安,字安石,任征讨大都督,指挥将帅,各当其任。 

艭(shuang):大船,此指战船。

三江  二

斟玉斝(jiǎ),剔银釭。起风石燕,吠日山尨(máng)。春染千门柳,秋澄万顷江。酒力能将愁阵破,茶香可使睡魔降。北苑春回,一路花香随着屐;西湖水满,六桥柳影照飞舟。 

石燕:一种形状如燕的石块,相传遇风雨即飞,风雨止后又化为石。 

山尨:一种多毛的野狗。

三江 三

吹牧笛,泛渔舟。严陵真隐,纪信诈降。冬雷惊渭亩,春水泛湘江。庭院日晴黄鸟并,江湖浪阔白鸥双。十八拍笳,蔡琰悠吹于北塞;三五株柳,陶潜啸傲在南窗。

严陵:东汉严光,字子陵,年少时曾与光武帝刘秀同游学,有高名,刘秀称帝后,他改姓埋名,后被征召到京,授其官不受,隐居于富春山。 

纪信诈降:楚汉相争时,纪信为刘邦部将,项羽围困刘邦于荥阳,他伪装刘邦出降,使刘邦得以逃脱。 

十八拍笳:蔡琰,字文姬,东汉末女诗人,博学多才,精通音律。汉末大乱,被匈奴所虏,与南匈奴左贤王生活十二年,后被曹操赎回。相传《胡笳十八拍》是她的作品。  

三五株柳:陶潜,字渊明,东晋文学家,自号“五柳先生”,在其《归去来辞》中有“倚南窗以寄傲”之句。

退笔成冢:隋朝和尚智永,本姓王,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曾经云游到浙江省吴兴县善琏镇,在该地永欣寺里住了整整三十年。每天练习书法不辍。他在屋内备了数支容量为一石多的大簏子,练字时,笔头写秃了,就取下丢进簏子里。

日子久了,破笔头竟积了十大簏。后来,智永便在永欣寺窗前的空地挖了一个深坑,把所有破笔头都埋在土里,砌成坟家,称之为──退笔冢。

书功笔秃三千管,领节门排十六双”本来是唐朝诗人杜牧名句,称颂凤翔节度使李玭的军功的,后来被后人选入对联教材,改为“退笔成邱,右军书秃三千管;建旗入境,安石门排十六双。”

这里“门排十六双”是将李玭pⅰn2的军功与历史上的东晋名臣谢安相比,是拍马屁的。唐代节度使都有双节双符,代指军权。谢安执掌东晋军权十六年,见《谢安传》,所以说“领节门排十六双”,“建旗”、“领节”都是指“旌节”,军权的象征。领节多少,一般就是指掌军多少年。

《上下五千年》206

55 楚汉相争

汉王刘邦拜韩信为大将、萧何为丞相,整顿后方,训练人马。公元前206年八月,汉王和韩信率领汉军攻打关中。关中的百姓对“约法三章”的汉王本来有好感,汉军一到,大多不愿抵抗。不到三个月工夫,汉王消灭了原来秦国降将章邯等的兵力,关中地区就成了汉王的地盘。

这一来,可把西楚霸王项羽气坏了。项羽打算发兵往西打刘邦,可是东边也出了事,齐国的田荣轰走了项羽所封的齐王,自立为王,情况比西边更严重。项羽只好先去对付齐国。

汉王刘邦趁项羽和齐国相持不下的时候,一直向东打过来,攻下了西楚霸王的都城彭城。项羽又不得不扔了齐国那一头,赶回来在睢水上跟汉军打了一仗。

汉军大败,掉在水里淹死的不知道有多少,被俘的也不少,汉王的父亲太公和妻子吕后也被楚军俘虏了。

汉王退到荣阳、成皋(都在今河南荥阳县)一带,收集散兵。这时候,萧何从关中调来一支人马,韩信也带着军队来见汉王,汉军才又振作起来。

江南楹联联盟(第二十四期)“江南杯鹿河小学征联

正如小鹿,或跃或奔,一园生气阳光下;

恰似长河,亦流亦淌,百载温情教泽中。

——钱继和 安徽

二等奖:

翅卷大江潮,御百载文风,十万鹍鹏扶日起;

枝悬西塔月,绽满园好梦,三千桃李引春来。

——王天明 河北

联题香港

本期联题香港,乍一看,有点踌躇。其实,大题可小写,如我军战史中的用小渔船打大军舰,也可取胜。如写香港的美景小吃小说小巷影剧服饰,写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写百年屈辱,写回归后变化,写一国两制的示范意义,写与内陆的血脉关联,写对跳梁小丑和虎视眈眈者的震慑,写大湾区的美好明天等。其实佳作颇多,试作管窥选读。

胡孙文

熠熠明珠,珠光所照照南海;

芸芸大众,众望攸归归北京。

王明清

忆往昔,洋人犯境,香岛遭殃,紫荆曾溅泪;

看今朝,两制繁荣,一珠璀璨,赤子正扬眉。

萧文厚

百年耻辱一朝雪;

旷世繁荣万物臻。

刘世益

明珠归祖项;

亮剑断蟊心。

这副短联,精炼而形象。上联写“明珠”——香港,佩戴在“祖”——祖国的“项”上,似少有人这样写。下联写阳刚之美,一个“断”字,痛快淋漓。只是“亮剑”,“亮”,作动词,亮出,则欠工稳。作形容词,明亮,也说得过去。

李德才

两制一国归赵璧;

九州千载举吴钩。

这副联用新声,用典娴熟自然。“赵璧”,当指和氏璧,当时七雄逐鹿,人民蒙难,璧缺璧失。今用以比喻香港回归,物归其主,意蕴丰富。下联用“吴钩”,本义指吴国一种呈弯形的剑,和“越剑”一样,是古代名兵器。这里指保卫“赵璧”、保卫香港和祖国的强大军事力量与爱国精神力量,是震慑那些觊觎“赵璧”而掀恶浪者的定海神针。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金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这首诗虽然用语平易,却意味醇厚,耐人咀嚼。诗人曾说过:“动可以周万物而济天下,静可以崇高节而抗浮云”。诗人作此诗时已入暮年,时金已灭亡,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抱定了“今是中原一布衣”、“衰年那与世相关”的态度,过着遗民生活。他自觉已无能周济天下,于是只能坚守自己节操,独善其身。诗人也许从一个侧面,借告诫未开之海棠,不要轻易吐露花蕊,寄托了自己的这种心态。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译 文】

荷花盛开后的西湖风光艳丽,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

彩画游船驶进荷花深处,酒杯上也沾染了荷花的清香。傍晚下起了朦胧微雨,在一片笙歌中,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离骚

屈原 〔先秦〕

第四章《徘徊》之《屈原请神》

(12)认真考虑神灵的指引及下决心他投。

32.

何琼佩之偃蹇兮,众薆然而蔽之。

惟此党人之不谅兮,恐嫉妒而折之。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译文:

32.

为什么这样美好的琼佩,人们却要掩盖它的光辉。

想到这邦小人不讲信义,恐怕出于嫉妒把它摧毁。

时世纷乱而变化无常啊,我怎么可以在这里久留。

兰草和芷草失掉了芬芳,荃草和惠草也变成茅莠。

注释:

32.

偃蹇(yǎn jiǎn):盛多美丽的样子。

薆(ài):遮蔽。

谅:信。

折:摧毁。

变易:变化。

茅:比喻已经蜕化变质的谗佞之人。

语言特征:

  错落变化的句子结构

  《离骚》与《诗经》的区别在于,当上下两句有可能形成对偶的时候,《离骚》有意识地变换词语的结构形式,使之具有错落之美,如“驾八龙之蜿蜿兮,载云旗之委蛇”、“揽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蜿蜿”与“委蛇”是叠音词与连绵词相对,“掩涕”与“浪浪”是词组与叠音词相对,对应的词语或词组结构发生变化,是为了使语言形式发生变化,从而形成诗歌语言的节奏变化。

《离骚》“乎”和“于”的用法,很能说明屈原有意追求错落的特点。“《离骚》语法,凡二句中连用介词'于’'乎’时,必上句用'于’,下句用'乎’,'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胥其例也。”

 《离骚》大量使用双音实义二字结构,大量使用连绵词:耿介、謇謇、冉冉、郁邑、岌岌、菲菲、歔欷、逍遥、相羊、周流、啾啾,等等。双声、叠韵、重言,错杂相间,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调美。

三江  一

花盈槛(jiàn),酒满缸。

颓垣(tuí yuán)败壁,净几明窗。

兰开香酒畹(wǎn),枫落冷吴江。

山路芳尘飞黯黯(àn),

石桥流水响淙淙(cóng)。

退笔成邱,右军书秃(tū)三千管;

建旗入境,安石门排十六艭(shuāng)。

兰开香九畹:《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畹(wǎn),十二亩为一畹。 

吴江:即吴淞江,太湖最大的支流,又名苏州河。源出太湖瓜泾口,东流入黄浦江。 

退笔成冢:唐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后取笔头瘗(yì)之,号为退笔冢。” 

安石:晋代谢安,字安石,任征讨大都督,指挥将帅,各当其任。 

艭(shuang):大船,此指战船。

三江  二

斟玉斝(jiǎ),剔银釭。起风石燕,吠日山尨(máng)。春染千门柳,秋澄万顷江。酒力能将愁阵破,茶香可使睡魔降。北苑春回,一路花香随着屐;西湖水满,六桥柳影照飞舟。 

石燕:一种形状如燕的石块,相传遇风雨即飞,风雨止后又化为石。 

山尨:一种多毛的野狗。

三江 三

吹牧笛,泛渔舟。严陵真隐,纪信诈降。冬雷惊渭亩,春水泛湘江。庭院日晴黄鸟并,江湖浪阔白鸥双。十八拍笳,蔡琰悠吹于北塞;三五株柳,陶潜啸傲在南窗。

严陵:东汉严光,字子陵,年少时曾与光武帝刘秀同游学,有高名,刘秀称帝后,他改姓埋名,后被征召到京,授其官不受,隐居于富春山。 

纪信诈降:楚汉相争时,纪信为刘邦部将,项羽围困刘邦于荥阳,他伪装刘邦出降,使刘邦得以逃脱。 

十八拍笳:蔡琰,字文姬,东汉末女诗人,博学多才,精通音律。汉末大乱,被匈奴所虏,与南匈奴左贤王生活十二年,后被曹操赎回。相传《胡笳十八拍》是她的作品。  

三五株柳:陶潜,字渊明,东晋文学家,自号“五柳先生”,在其《归去来辞》中有“倚南窗以寄傲”之句。

退笔成冢:隋朝和尚智永,本姓王,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的第七世孙。曾经云游到浙江省吴兴县善琏镇,在该地永欣寺里住了整整三十年。每天练习书法不辍。他在屋内备了数支容量为一石多的大簏子,练字时,笔头写秃了,就取下丢进簏子里。

日子久了,破笔头竟积了十大簏。后来,智永便在永欣寺窗前的空地挖了一个深坑,把所有破笔头都埋在土里,砌成坟家,称之为──退笔冢。

书功笔秃三千管,领节门排十六双”本来是唐朝诗人杜牧名句,称颂凤翔节度使李玭的军功的,后来被后人选入对联教材,改为“退笔成邱,右军书秃三千管;建旗入境,安石门排十六双。”

这里“门排十六双”是将李玭pⅰn2的军功与历史上的东晋名臣谢安相比,是拍马屁的。唐代节度使都有双节双符,代指军权。谢安执掌东晋军权十六年,见《谢安传》,所以说“领节门排十六双”,“建旗”、“领节”都是指“旌节”,军权的象征。领节多少,一般就是指掌军多少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