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人家的童话般生活||:读《运河人家》所记
作者:徐建华
今天去4s店保修车,一个上午把“寻找中国”丛书中的《运河人家》一口气读完了,这皆因书中引人入胜的生活画卷、从容不迫的清新文笔使然。
书中写的是作者【英】米范威·布莱恩特眼中的、1920到1930年代运河边上、李家一家童话般的日常生活。从李先生、李太太在教堂结婚,写到他们的儿女长大、各有各的志向。又通过书中人物的经历与视角,介绍了大运河破冰后的繁忙景象、运河边的村落中走街串巷的艺人和小贩、中国妈妈讲关于“灰姑娘”的童话故事和中国爸爸对盐的制作工艺的介绍、讲了热闹繁华的庙会与隆重快乐的新年活动、讲了流浪儿的不幸与值得庆幸的归宿、讲了大婚与祭祀、讲了天灾与战乱……,从其中的人物的遭遇中,了解当年中国社会的状况、人们的生活与风土人情。
在经历与见证中,孩子们长大成人了,有了各自服务社会、实现自己的切实梦想:侄儿进了大机械工厂,长女将去学医,次女想上大学当老师,小儿子则想做一个规模化生产的现代农民并兼职当牧师布道。整本书应了那句话:积善人家福报多!
过去提到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我们总是想象是水深火热、灾难深重、愚昧落后,而这个外国人笔下的中国、有饥荒、有战难、有流浪孤儿、有不愿意去医院治眼疾的人……却有李牧师那样善良、和谐、文明、理性的人家,读起来真像是读童话一般。
但是,我深深相信这样的童话般的人家与童话般的生活,在那个年度真的存在过,不然作者不可能写得如此真切。而且,一些景象一直延续了很多年。
在1960到1970年代的鄂东农村,我曾在某一天,先拿着一摔两半的破瓷碗找串村来的匠人修补,接着用一把破布破鞋给串村的小贩换一个柿子,再跟着妈妈看她用一个鸡蛋和一个串村的小贩讨价还价、换一粗一细两根纳鞋底、缝衣服的针和两种不同颜色的两根长毛线给我和二姐扎辫子用。对这些外来匠人和商贩的好奇,与盼望从他们那里有所得的心情,和运河人家的天喜、天贵两姐妹别无二至。而补碗匠的修补破碗的做法基本相同:在破开的线两片瓷上钻孔,把疤骑(同装订针形似但比之宽劲)订进孔洞里骑着缝稳定住两半边,再加一种粘料把缝抹平。读到这景象非常亲切。
那年代村里也会来逃荒的人,有的人肩上搭着布袋、手里拄着棍子挨家挨户求助,有的敲着渔鼓唱着道琴。村里人对这些人总是问寒问暖、尽力帮助。如果是小孩子,大家会讨论给他一个归宿。留了几天,人们对小孩非常友好,常常是那小孩自己又跑了,村人便说:野惯了,养不家。那时候的人心就是这样的,见不得别人急难,自己有一口饭,愿意均出半口来接挤更加困难的人。
那时候的家庭生活远没有现在富裕,但一家人和和气气,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在一起生活感到很安全、充满温暖和希望。小孩子放了学知道去挑沙子、挖草皮填猪圈,或去打猪草,自然而然的从不要大人吩咐。长大了上学读书听老师的话,学习的事情根本不用家长操心。在我们家,哥哥成长为村里最好的庄稼把式,姐姐和我成为让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老师,都是在如运河人家一样简单自由、从容不迫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
后来,工业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过去的生活情景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孩子们再难看到那些简慢而又美妙的日常景象了。幸好还有“寻找中国”丛书,让我们通过外国人的文字,重温那过去的旧时光,了解我们这个国家有过这样的人家,这样的人家有过这样童话般的生活。
保养完车已经12点多了,回家路上路过一个叫“回家吃饭”的饭店,被这个名字吸引便去那里吃了午饭。环境真好!广播里轻唱着“回家吃饭”的歌,屋子里挂着很多关于家的照片与温暖人心的话,包厢则取名为邻里童家、邻里陈家……环境优雅价格实惠,菜品特别符合我这个湖北人的味口,在那里吃饭还真有一种回家吃饭的感觉。
这半天真的很好,被《运河人家》牵引回了一趟梦的老家,又被一块有趣的招牌牵引,回了一趟胃的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