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王”荣盛发展,史上最差季报,耿建明慌不慌?丨三季报
哪来那么多“王”,打王者荣耀么
金庸老爷子对此看得很透彻,往往给那些“平平无奇”之辈套上一顶超大号的高帽,比如“鬼门龙王”沙通天和他的四个徒弟“黄河四鬼”,自称横行黄河一带,其实不过是个水上强盗而已。
房企也有派系,不过有的是真有实力,比如当年的“华南五虎”,现如今号令中原的“河南建业”;也有的就如沙通天之流,更看重的还是面子,比如“河北王”荣盛发展。
日前披露三季报的荣盛发展,一不小心就把底色给暴露了出来。
2020年前三季度,荣盛发展实现营收436.62亿元,同比增长12.42%;实现归母净利润44.05亿元,同比下降9.9%。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现金短债比分别为75.26%、100.53%、1.06倍,“三道红线”仅有现金短债比勉强达到监管指标。
01
10月23日晚间,荣盛发展披露了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
一号君发现,荣盛发展三季度共实现营收175.08亿元,同比增加20.93%;归母净利14.59亿元,同比减少24.92%;扣非归母净利同比减少30.31%,降至13.52亿元。
增收不增利,差评!
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三季度仅有3.47%,同比下降了1.97个百分点;最夸张的就是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大降3949.83%,为-37.15亿元。
经营性现金流锐减,房子卖出去了,回款看不见,差评!
一号君翻了一下荣盛发展上市以来的财报,发现这是荣盛史上最差的单季报,许多指标同比下滑幅度最高。
其实不止是三季度,荣盛今年一到三季度的业绩情况,也很不乐观。
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36.62亿元,同比仅增加12.42%;而归母净利44.05亿元,同比降幅近一成;前三季度的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3.77亿元,同比下滑10.24%;同样是增收不增利。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同样不乐观,前三季度同比下降了3.44个百分点,至10.4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的表现同样没有很好,同比大降34.97%,为-76亿元,显然,在经营性现金流方面荣盛发展在逐步恶化。
而在融资监管“三条红线”的压力下,经营性现金流长期、且高额为负,意味着什么已不言而喻,荣盛发展的销售造血和回款能力的压力显然很大。
除了恶化的核心财务指标,荣盛发展前三季度的销售情况也是表现平平,1-9月公司累计实现销售737.12亿元,同比增长8.67%;销售面积671.42万平方米;其中9月单月销售75.1亿元,销售面积74.55万平。
从销售情况看,荣盛发展明显的在“以价换量”。
1-9月份的销售均价为11000元每平,而到了9月份降到了10135元每平,而今年6月份时销售均价尚在11105元每平,与半年度相比,销售均价下滑了10%。
房价下滑10%,销售还是这么烂,差评!
以价换量的驱动下,荣盛发展的净利润率在摊薄。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三季度末,荣盛发展的净利润率分别为15.71%、14.68%、13.52%和9.93%,照目前这趋势四连降后仍将进一步下滑。
盈利能力的趋弱,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投资回报率的降低,正如上文所述前三季度同比大降了3.44个百分点,至10.43%。
对此,资本市场也给予了强烈反应。
荣盛发展的股价从三季报前一日的7.86元每股,跌到28日的7.19元每股,跌幅8.5%,市值蒸发近30亿元;
而今年以来,荣盛发展的股价较最高点已跌去26%。
投资者跟着荣盛倒霉,差评!
02
在核心财务数据恶化、销售业绩表现平平的同时,荣盛发展的拿地情况又是如何?
Wind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荣盛发展累计新增计容面积570.4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1.41%;新增土地平均楼面价4077.87元/平方米,同比上升70.39%。
其中,荣盛发展第三季度新增计容面积102.9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0.5%,环比下降62.24%;新增土地平均楼面价4958.31元/平方米,同比增长241.44%,环比增长3.3%。
土储是房企的生命线,荣盛发展好不容易凭借了两年“千亿+”的销售,历时9年的征战才重回房企“河北王”的宝座,在房企拼规模白热化的当下,新增土储量反而同比大降三成,对其未来的成长性将造成极大影响。
所以在保持行业地位、维持销售规模方面,荣盛发展还是很急的,这一点从今年拿地上就可以表现出来,前三季度的平均楼面价同比大增了7成,而三季度更是同比大增2.4倍,达到了近5000元每平的楼面价,同期售价仅10135元每平,售价拿地比达到了惊人的0.49。
这笔帐一号君不好算,反正对荣盛发展逐步下行的净利润率肯定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除了高价拿地的“流血补仓”之外,侵蚀荣盛发展净利润的还在于其管理成本的居高不下。
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2.65%,管理费用同比增长13.52%,相比半年报时更是环比大增,销售费用从年中的9.21亿元增加至16.58亿元,管理费用从12.34亿元增加到18.79亿元。
03
荣盛发展半年报显示,其融资监管三条红线中了两条。
其中,截至今年上半年,荣盛发展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净负债率、现金短债比分别为74.96%、96.7%和0.97倍。
到三季度末,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75.26%;净负债率上升3.83个百分点至100.53%;现金短债比提升至1.06倍。
“三道红线”仅有现金短债比勉强达到监管指标,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这期间,荣盛发展也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分拆物业赴港上市。
2020年8月18日,荣盛发展控股子公司荣万家收到证监会《关于核准荣万家生活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批复》,获核准发行不超过约1.75亿股境外上市外资股,完成本次发行后,荣万家可到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又如,优化债务结构,调整短长债比例。三季报披露,报告期内一年内短债余额从年初的307亿元,减少34.58%到三季度末的200亿元;而长期借款从年初的267亿元增长42.65%至380亿元。
当然,调整的背后,是各种的腾挪。三季报显示,报告期末应付债券余额 59.8亿元,比年初增长34.95%,主要是报告期内债券发行较多;应付票据余额较年初增长44.91%至59.23亿元等等;
同时,也少不了调节净负债率的少数股东权益的运用,三季报末少数股东权益增长40.11%至53.18亿元。
04
尽管荣盛发展应对三条红线的财务数据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依然无法摆脱高质押、高成本的融资模式。
荣盛发展公告称,截止到10月21日,荣盛控股及一致行动人已质押14.15亿股,占总股本的52.23%。而上述质押的股份绝大部分的质押期在未来半年至一年内,辛辛苦苦调整的短长债结构,却在股权质押上面暴露了风险。
今年以来荣盛发展的融资成本也有走高的迹象。除了高比例质押外,依赖信托的高息融资也成为荣盛发展重要资金渠道之一。据用益信托网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荣盛共发行了19笔信托产品,绝大部分的成本在8.8%-9.6%之间。
而最受投资者诟病的是,荣盛发展的中票和公司债融资居然也是高成本发行。
7月24日,荣盛发展发行10亿元中票,发行利率7.22%;7月20日,发行2.5亿美元高级无抵押定息债券,利率则达到9%。8月6日,荣盛发展发行三年期中票11.2亿元,发行利率7.18%等,同期金地、阳光城等房企发行中票利率仅在3.8%—6.5%之间,差别之大令人乍舌。
以至于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公开问董秘:如此大的融资成本差,是被承销商坑了,还是公司董事会不作为,故意发高息票据吃回扣?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