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上海岁月丨南来北往话轮渡

南来北往话轮渡

张士友 曹挺

颍河穿越界首三镇中部,南岸为刘兴镇,北岸为界首镇,皂庙镇,民国26年(1937年)颍河上渡口有四个,位于东门外、信义门、大义门、向义门西侧,当时驳渡业不很发达,只有向义门西侧渡口(后称之为三渡口),运送往来人员较为繁忙,货船则停靠在河南岸的西刘营装卸,其时河下渡船10余只,船工30余人,次年界首成为躲避日军侵略的“避风港”,人口骤增,商业随之繁荣,至民国28年(1939年)发展为前后方的交通要道与货物集散地,于是驳渡业急剧发展,兴盛一时。
一、摆渡业。
由界首警备司令部船舶管理处界首船舶管理所管理,对渡船进行编号登记,限定装载人数,明确船主、船工职责,当时大小驳渡船150余只,船工200余人。
渡口码头10个。从东往西分別为博爱渡口(曹庄渡口)、和平渡口(小东门外)、第一渡口(向义门)、第二渡口(大义门)、第三渡口(纪念碑)、交通渡口、第四渡口(油坊街)、第五渡口(盐业公司)、第六渡口(张庄粮站南边)、附一渡口。第三渡口位干三镇闹市中心,为两岸交通之要道。民国31年(1942年4)月进行扩建,两岸引路加长,上岸道路平整加宽,渡口上修建了砖门,晚上悬挂斗大的明灯(汽灯),方便了夜晚摆渡,此渡口拥有渡船38只。第四渡口系皂庙镇与刘兴镇间的重要渡口,仅次于第三渡口,载渡多为土车辆和牲畜。
船有两种。一是渡船,形如轮渡之船,大的长约三丈左右,宽约1丈,船上用木板平铺,便于运输车辆、牲畜。也有部分船只在船的后部带有凸起部分(所谓的船仓),以便可载30人以上。这种船较少,每个码头拥有二、三只,唯第四渡口达5只。一般水情需2人行驶,如遇汛期或西风较大时增至四、五人,除东风用帆外,经常用人力,船的前后有两个大摇棹,前头的大棹子是前进的主要工具,而后边摇棹是前进和掌握方向的工具。另一种叫“划子”,长约5公尺,宽约1.5公尺,除船头用木板铺平外,船身中间留有向下凹字形的部分,称下仓。乘客多时亦有站船头者,一般载客10人。棹子安在船身后边四分之三处的两舷,正常水情一人用双臂划动双桨,如遇汛期或大西风,需增一人在前头用带钩的竹篙(称之为挽子篙)辅助运行。
二、河下驳渡业。
为方便河下短距离转运业务而兴起。因河下运输繁忙,船只如梭,如果停靠的两只货船相距较远,货物需要从这只船搬运到另一只船上,或货从岸上不能直接上船,就雇用渡口之船,依其灵活方便帮助转运货物,这种业务多数为小批量的零宗货物,倘若装有大批货物,就要驶到装卸码头装卸,或两船驶靠在一起转运货物,又叫“过船”。过船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的货物要有不同的装卸工人,如属粮食就要找端斗的工人和斗把过斗。
三、收入与分配。
每个渡口两岸都有一个“划子头”,为这一码头的负责人。在船舶管理所未成立之前,是谁摆渡谁收钱,往往为争着先摆而发生矛盾。船管所成立后,作出统一收费的规定,两岸渡口上派有专人收费。收费装在一个大毛竹筒里,装满了倒出清点封存,到傍晚收工时,两岸的收入进行统一计数,先除去灯油费(每月每灯用油一斤),再扣去补贴夜班工人的费用,然后按船人各占一半进行分配。如遇汛期水大流急,或西风较大需要增人时经过协商,船主分的比例减少。夜晚摆渡由专人值班,规定每夜补助三、五文钱,收入归个人。

资料来源:《小上海岁月》

(0)

相关推荐

  • 清明忆父亲(之二)

    关于父亲的回忆,总是那么多,那么长,那么深刻...... 一直还记得第一次,父亲带我出远门. 那年腊月中旬的一天晚上,父亲回到家,有点小兴奋的样子,郑重其事地问我:"我明天要出差,去涟源调煤 ...

  • 甬江唯一的渡口,停渡,甬江之上,再无渡口

    颖之曾发布过关于宁波渡口的系列推文,有网友告诉颖之,甬江上唯一渡口,镇海渡-红联渡,停渡了,甬江之上,再无渡口运行,发一篇纪念文吧! 颖之专程前往镇海渡.红联渡,一探究竟,正如网友所言,果然停渡了,渡 ...

  • 轮渡不在!风景依然!

    2019年6月28日,下午15:00,下雨!我专程上渡船去艾家往返游览,乘上18:30最后一班返回北岸,体验了载入史册的一趟轮渡! 这些年,宜昌的交通发展越来越快,夷陵长江大桥.宜昌长江公路大桥.至喜 ...

  • 摆渡去奉贤

    沪语朗读:洪瑛 摆渡去奉贤 原创: 孔明珠 沪语改写:高仁 讲述:洪瑛 推荐:丁迪蒙 看黄浦江水滔滔不绝,峥嵘岁月弹指一挥间. 黄浦江是上海个母亲河.100多年来浦东.浦西两岸,无论是人还是车辆个交通 ...

  • 黄浦江的轮渡上,我们看到人间真实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Author 李斤欠斤欠 ' 乐观乐观再乐观 ' 打开上海轮渡营运时刻表,你能找出 17 条航线,每天最早的 4 点多就开 ...

  • 朱强鸿丨旧时的濛江车排

    作者简介 朱强鸿,1964年出生于广西藤县濛江镇,80年代初参军,退伍后在藤县县直某单位工作,2000年下海成为自由职业人.早期热爱书法篆刻,近年开始对诗词有着墨. 旧时的濛江车排 朱强鸿 车渡,是一 ...

  • 小小渡船世界大,渡口停渡,两岸网友共追忆

    颖之前不久发布了镇海渡红联渡停渡的视频和图文,引起了两岸人的共同怀念,纷纷留言忆往事. 还有"赵子坤"等网友发来以前乘坐渡轮时拍下的视频和照片,希望能为更多人留下记忆. 镇海渡.红 ...

  • 乌龙江上的轮渡岁月

    通往江边渡口的小路有些泥泞,面包车开不过去,我们不得不把车停在一边,往江边步行.一边走,依光老伯一边用他带着浓重福州腔的普通话兴奋地跟大家介绍:"你们别看这条路现在这么小,当年这里可是排满了 ...

  • 吴淞江上最后一个渡口,游荡在沪苏边界的摆渡船,花2元钱乘一回

    今天要说的是万狮渡口的故事,万狮渡口只不过是吴淞江上海段江面上其中很不起眼的一个而已.但是,对于生活在万狮渡口周边的村民就不一样,它是村民过河不可或缺的主要交通工具.人们或是过河走亲访友,或是到小镇上 ...

  • 小上海岁月丨老界首:男耕女织的花布行业

    男耕女织的花布行业 张士友 曹挺   纺纱织布是农村妇女的一项主要劳动,也是农户经济收人.界首四周广大农村的女孩从七八岁起就要学纺花(纱),到了十五六岁就要学织布,从而形成了农村妇女个个会纺花,户户都 ...

  • 小上海岁月丨旻轻:界首琐记(上)

    界首琐记 旻轻 抗日战争时期,地处豫皖边界.颍河中游的界首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国民党豫皖苏鲁边区政治经济的活动中心,是从敌占区到大后方的通商要道. 为了弄清界首的发展历史,我们曾作过专门调查,通过查阅档 ...

  • 小上海岁月丨抗战前后界首的商业发展状况

    抗战前后界首的商业发展状况 张士友 田耀武 一.抗战前后界首三镇的商业分布 抗日战争爆发以前,界首镇商业的主要布局:一是沿河沿的海晏街和大义街的盐粮.杂货行业,它是界首的主要商业区和主要的行业:二是南 ...

  • 小上海岁月丨马建忠在界首

    马建忠在界首 魏继先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各派势力都把界首当作一块肥肉,企图捞点油水,发国难财,中统.军统特务也插足其间为非作歹.一时间,界首是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被国民党反动派搅得乌烟瘴气.同时界首 ...

  • 小上海岁月丨刘兴镇的兴起及其街道布局(下)

    图源:<界首市的诞生> 刘兴镇的兴起及其街道布局(下) 卢保东 南新街  北起西卫民街丁字路口,南至小南门,现改为南新兴街,南新街仅有零星商店门面,多为居民住户,有几家屠夫,做杀猪.宰牛. ...

  • 小上海岁月丨刘兴镇的兴起及其街道布局(上)

    刘兴镇的兴起及其街道布局(上) 卢保东   一.刘兴镇的兴起 刘兴镇位于界首城颍河南岸,抗日战争初期,这里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以农业为主,是一个地道的偏僻村落,仅在每年的正月二十九日古庙会上,显得有点 ...

  • 小上海岁月丨商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商业的发展及其特点 李建军   界首的商业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各方面的变化而萌生发展起来的.仅从界首几易其名来看,除政治原因外,与商业的发展也有密切关系.溯本求源,界首古名"界沟&qu ...

  • 小上海岁月丨商业的发展及其特点(续完)

    商业的发展及其特点(续) 李建军 经营的主要商品和商品来路.去路: 当时经营的主要品种有:京广杂货.纸张.文具.五金.颜料.中西药材.栗炭焦炭.竹木山窑.棉纱布疋,烟草纸烟.食盐.食糖.大豆.麻油.牲 ...

  • 小上海岁月丨汤恩伯在四省边区的种种罪行

    汤恩伯在四省边区的种种罪行 汤来若 汤恩伯,浙江人,日本土官学校出身.他以反共反人民起家,与反共打手胡宗南同为蒋介石所器重,时称"汤胡",汤原任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一战区副司令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