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到未来:会津棉布·会津漆器展 | 来自东京造形大学的成果展示

「从传统到未来」会津棉布 · 会津漆器展

参展艺术家:日本设计团队

展览时间:2017.12.16 —2017.12.25

开幕酒会:2017.12.16下午15:00

展览地点:798什物北京

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四号798艺术区E-05-1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 10:00 ― 18:00

-相关演讲-

演讲时间:2017.12.17 下午14:00-16:30

演讲地点:北京服装学院艺术楼二层圆桌会议厅

讲座题目:《布料的物尽其用》

主讲人:须藤玲子(日本东京造形大学教授,株式会社NUNO“布”设计总监,无印良品设计顾问团成员)

学术主持:北京服装学院陈芳教授

项目负责人:

东京造形大学理事,建筑·设计史教授:泽良子

项目成员:

产品设计师:森田敏昭

雕刻家:大桥 博

时装设计师:清家弘幸

面料设计师:须藤玲子

会津若松市位于福岛县猪苗代湖的西岸,是会津盆地的中心城市。自古以来,因地处要冲,这一带既是武士之乡、兵家必争之地,又是文化、产业向日本东北地区传播的入口。

在长久的历史中,这片土地孕育了会津漆器、花烛、本乡烧陶器、会津棉布等多种传统工艺。然而在现代产业结构的变化、人口高龄化等因素的影响下,就像日本许多地方一样,这一带的传统工艺产业也出现了产业空洞化、后继乏人的现象。

2011年3月11日发生了东日本大地震,大量工厂作坊被毁坏,作为业务来源的地域共同体的作用被削弱,产地的信誉也受到了损害。这一切大大加剧了传统工艺产业的衰退。比如本次展览的主题,会津漆器和会津棉布也是衰退严重的产业之一,从事业体数量、年产值的数据上看,灾后的业务规模缩减严重,只有震灾前的1/4~1/5。

面对产业衰退、震灾的双重打击,生产者、各种官民组织、社会团体都开展了复兴产业的努力。2010年秋季开始,东京造形大学即发起了一个振兴会津地区传统产业的援助项目,2011年震灾发生后的一个月,须藤玲子等教员即带领着以研究生为主体的学生团队实地展开了工作。

东京造形大学的师生团队并不仅仅着眼于产地的复原,而是以更广阔的视野,面向“传统的未来”,与生产者及地方行政单位合作,致力于新型纺织技术的开发、古代蓝染的复活、漆器的新设计等课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次展览即是这样一个阶段性成果的汇报。

主办单位:

东京造形大学

援助:

地方产品魅力提升艺术活动企划委员会(福岛县地方建设综合援助事业)、ALTE MEISTER、长谷川弓子(料理研究家)、林雅之(摄影)、越田悟全(摄影)

参与成员:

泽良子(项目负责人)、须藤玲子(面料设计师)、森田敏昭(木碗设计监制)、

大桥博(木雕)、清家弘幸(服装)、后藤大树(图案)、久慈康一(会场设计、施工)、柏冈isaku(会场设计)、山田木绵织元(会津棉布)、森田商店(捻线)、东福产业(染色)、三浦圭一·荒井胜祐·小椋大祐(木胎)、富樫孝男·吉田彻(漆)、山内泰次·照井克弘·二瓶由布子(漆绘)、东京造形大学大学院会津项目负责教员及大学院生、东京造形大学面料专业领域志愿学生

东京造形大学是东京五大美术设计高等院校之一,1966年由日本著名的设计大师桑泽洋子女士创办,与1954年创办的桑泽设计研究所是姊妹学校,同属桑泽学园。

超有气质的桑泽洋子女士,威严的老校长~

本次「会津棉布·会津漆器展」,作为项目组的主要成员,以下几位东京造形大学的老师及木雕艺术家大桥博先生将于展览开幕日,12月16日下午到场北京798展览现场,与大家见面交流。

泽良子 / SAWA RYOKO / 会津项目负责人

设计史、建筑史专家,东京造形大学教授

主要著作:《桑泽洋子与设计教育的轨迹》桑泽文库2005年、《日常服装的设计师桑泽洋子展图录》2006年、《陶特拍摄的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出版局2007年、《陶特 建筑艺术论》共译鹿岛出版会2015年、《创造日常 生活的设计师桑泽洋子的故事》美术出版社2017年等。

须藤玲子 / SUDO REIKO / 会津项目面料设计

面料设计师,东京造型大学教授

1984年合作设立株式会社「布」。运用日本各地的染织技术及复合材料进行面料创作。作品为世界各国的艺术机构收藏。2016年成为无印良品设计顾问团成员。同时从事商业、艺术空间的面料设计工作,如东京东方文华酒店。

清家弘幸 / SEIKE HIROYUKI / 会津项目棉布展品设计

服装设计师,东京造形大学教授

1993年设立“SEIKE”品牌,参加东京时装周。参与日本各地纺织品产地的材料开发项目。从事“ISSEYMIYAKE PERMANENTE”、“MARYQUANT”等设计监制工作。

森田敏昭 / MORITA TOSHIAKI / 会津项目木碗设计监制

产品设计师,东京造形大学教授

1986年~1990年任职于黑川雅之建筑设计事务所,1991年设立有限公司LIC,2000年~2007年任职于札幌市立高等专门学校(现札幌市立大学)。现以设计主导型商品开发系统在地方都市的产品制造中的有效性为课题开展研究。

◆ ◆会 津 棉 布◆ ◆

会津棉布的历史

会津地区是日本适于棉花栽培的最北线,会津棉布历史悠久,据说始于16世纪后期会津地区的主政者、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蒲生氏乡的推广。几个世纪以来,农家女性在冬季农闲期间纺线补贴家用,武士家庭的女性将织布作为家庭内务,以女性的力量支撑起了一个自产自销的地方产业。会津棉布的特征是缟纹,各种不同的缟纹也成为当地居民区分地域身份的标志物。

到了近代的明治时代,日本全国实施产业振兴政策,会津棉布一度获得了极其兴旺的发展,然而在现代产业结构的冲击下,曾经的数十家织造工厂现在只剩下两家了。

以传统为经线,以未来为纬线的“会津Fab”

会津棉布清晰利落的缟纹是由1000根经线精密织就的。

2012年春,东京造形大学的学生们来到会津,被至今还在生产的数百种美丽缟纹所吸引,开始了缟纹的调查研究。2014年首先研制了一种纬线加强捻的皱布,2015年又挑战了染色,在柔爽的的绉布上加上了大胆的条纹、轻快的波点。色调素雅、柔和,传统的洗练美中糅合了现代感、波普风,会津的地方工艺与都市大学的气质竟是非常契合,从中诞生了一批趣味独特的会津棉布,取名“会津Fab”。

传统的缟纹会津棉布

◆ ◆会 津 漆 器◆ ◆

会津漆器的历史

在会津,镰仓·室町时代已经奖励栽培漆树,16世纪后期奠定了漆器的生产的基础。

会津漆器的制作有着优秀的分工。会津盆地四周的山地出产优良木材,有能够巧妙造型的木胎师;盆地特有的气候孕育出优质的原料漆,也就有了技艺高超的漆师;此外还有能够表现出会津漆器特征的漆绘师。作为一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工艺产品,会津漆器的主要产品不是华美的装饰品,而是漆碗、膳盒、点心盘、盆等生活用品,这是会津漆器的一大特征。

适用于现代生活日常使用的漆碗组件

会津漆器的传统产品主要是生活用品,因此虽然属于传统工艺产业,长久以来一直拥有适于量产的生产体制,高度的技术沉淀也为接受新挑战、创作新产品提供了条件。

会津漆器上的漆绘被称为会津绘,并不绚烂豪华,呈现出一种日常的美丽。这次展出的几组漆碗都是日常使用的餐具。参考禅僧使用的食器“应量器”,设计了一饭一菜一汤三件,加上一个盖子,一组四件,做了三组不同的设计。漆碗上的漆绘由三位不同年龄不同风格的绘师分别创作。

从禅僧的食器“应量器”中获得灵感,可用于现代生活的漆碗组件

◆ ◆人 偶 花 园◆ ◆

会津是与奈良、京都、镰仓、平泉并列的日本五大佛都之一。在拥有磐梯山信仰的日本东北地区,会津是最早兴起佛教文化的,现在还留下了许多平安时代到中世纪的古老佛像和寺院。作为一个城市,会津也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特别是在江户时代,在幕府统治的全国诸藩中,会津一直有着特殊的地位,城市也因此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城郭、武士的宅邸等等,形成了以城郭为中心的街市风貌。

这组人偶作品由木雕艺术家大桥博先生的木雕、漆、布做成。木雕做出头部与手脚,漆打底上色。头发的部分反复多次上漆、打磨,直到镜子般光亮,这其实也是会津传统漆器的做法。木雕身上的衣服用的是重新设计过的会津棉布。

这组人偶取名“Folwergarden”—花园。每个人偶都做得头大手足小,及膝高,就像人们俯瞰时看到的花朵,呈现出一片花园般的风景。只是这片风景是由木、漆、布这些古老素材构成的,经过了不同的人的手,经过了不同的时间,将传统呈现在人们眼前,也让人们看到了未来。

· 什物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陶瓷三街E05-1

10:00-18:00

139-1111-6541

· 什物南京

南京市玄武区傅厚岗1号

10:00-21:00

025-86379500

· 新浪微博「什物的微博」

✉️ shiwu@163.com

微信公众号「什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