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早申回顾

常规申请的数据马上要出来了,本能去想着去回顾下早申的情况。因为如果不考虑ED2的中间放榜,任何一所学校的申请人数都是早申和常规申请两块数据构成的。如果早申录取的人数少一点,非常有可能常规申请录取的人数会多一些。下图是2023-2025三届,比较有名几所学校的录取人数。布朗,达特茅斯,耶鲁,MIT,乔治城,圣母,莱斯在早申阶段的录取人数略多于往年。哈佛,宾大,杜克,埃默里和约翰霍普金斯的录取率略低于往年。当然埃默里和约翰霍普金斯都有ED2,所以可能在ED2的时候把这些人数补充上去。希望今年在后续的RD录取结果中哈佛,宾大,杜克有漂亮的结果。

当然,今年的申请人数在早申过程中也显得特别不一般,基本所有好学校的早申人数都增加了,除了埃默里,其中MIT和哈佛出奇的高。

正由于申请人数的增加,今年早申各个学校的录取率和前两年比也下降很多。除了埃默里和圣母的早申录取率有一定上升,普林斯顿取消了早申,康奈尔没有数据以外,其他所有学校的录取率都是下降的。其中哈佛,MIT和约翰霍普金斯的录取率几乎下降了一倍。哥大,宾大,杜克和达特茅斯也下降不少,布朗,耶鲁和乔治城略有下降。常规申阶段的申请人数未完全公布,不过按照早申的数据来看,人数也不会少。虽然,Common App官方宣布,申请人数下降了,但是在相对排名靠前的学校看来,大多数人数是上升的,个人感觉,没有标化成绩或者说不需要递交标化成绩,大家胆子都肥了。

最后,我查阅了一些中国学生录取的数据,我相信各个非官方渠道的统计都是不完全的,整体感觉,今年中国录取人数实在是不多,如果按照严格意义的中国国籍并在中国读书的定义为中国学生的话,人数就更加少了。所以,今年中国学生的录取相对好学校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这种情况延续到RD阶段估计应该是大概率事件。抱歉,今年真心是小年。今年,由于标化成绩的缺失,文书的重要性明显上升,明年看来还是这个趋势,大家明年好好写文书吧。希望明年是大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