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一首《诗经》湿了脸
我常喜读《诗经》,其中《小雅·常棣》,往往使我心有戚戚。犹熟稔前四章: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在夜凉如水的秋夜,岑寂的灯下,默默吟诵,想起我的哥哥,我的弟弟,泪水会打湿了脸。我的前半生,历经丧母、夭折孩子、爱人食物中毒差点儿失去生命的悲痛,每一次我的哥哥、弟弟都第一时间来到我的身旁。何况我是在我哥哥背上长大的。
我母亲生了五个孩子,只落了三个,我哥哥比我大八岁,比我弟弟大九岁,是名副其实的大哥哥。我头年夏天出生,弟弟第二年冬天出生,家里一下子多了两个幼儿,父亲又在外地工作,爷爷、奶奶也要出工,挣工分。只好让哥哥不上学,回家照护我。母亲做活,就把我用布兜系在哥哥背上,哥哥不光背我,还要照看睡在摇篮里的弟弟,我哭了,弟弟哭了,都是哥哥的错,母亲性子焦躁,遇到不顺心的事,气都往哥哥身上撒,哥哥挨骂、挨打是常事。
也许他嫌我太小,又不快点儿长大,好让他再上学,母亲叫他喊我“妹妹”,他偏不,他偏要喊我“小妹”。他和嫂子恋爱时,嫂子就问他,你又没有大妹,只有一个妹妹,为啥不叫妹妹,要叫小妹。他就说,你看她咋长得大?她就是一个小妹。这“小妹”的称呼,从他九岁背着我,我喊他“哥哥”,他喊我“小妹”,一直喊到现在。哥哥从来没有喊过我的名字,就是我长大了,跟他一起外出办事,他向别人介绍我,也只说“这是我小妹”。他在说“这是我小妹”时,脸上泛着笑,语气也轻柔,生怕把“小妹”说化了,也好像“小妹”太小了,不能太大声音吓着“小妹”了。在时光深处,“小妹”的称呼,拂去了我发髻上多少沧桑。
我幼时长得胖乎乎的。我一出生,接生医生对母亲说,恭喜你生了个胖女儿。我的胖,母亲是欣喜的。因为接生医生这句话,我从小到大,不知母亲说了多少次,每次母亲那双好看的双眼皮大眼睛都盈满了蜜甜的笑,何况我头上母亲痛失两个儿子。可没想到母亲很快又有了弟弟,我的胖,累坏了我哥哥。胖嘟嘟的我,用布兜系在哥哥背上,随母亲到村东,到村西,山上山下,都有哥哥背着我的身影。母亲常说,幸亏你哥长得壮,又比同龄孩子长得高,不然还背不动你。有哥哥,是母亲的福气,更是我的福气。
“你们两个是在你哥背上长大的,要对你哥好。”时光里,母亲经常这样教导我和弟弟。
我和弟弟只相差一岁多,哥哥成天轮流背我和弟弟。我胖,趴在哥哥背上,把哥哥的腰压得几乎与地面平行。弟弟一出生就体弱多病,三天、两天都在打针,总哭闹不停,根本不坐,哥哥只好总背着他。家里有花背篓,母亲不放心,怕我和弟弟在背篓里乱动,掉出来了,哥哥背我们,就是用宽布条十字架式地把我们牢牢地系在哥哥背上,即使摔倒了,擦伤的也是哥哥。
我和弟弟的到来,哥哥再也不能和小伙伴一起掏鸟蛋、捉河鱼、滚铁环了。哥哥失去的还有他最佳学习时光。哥哥为了照护我和弟弟,小学只读了三年半,跳级升级,升初中,初中三年断断续续,读了一年半。“你哥真是没读几天书,一弄就在家耽误。”多年后,母亲愧疚地说,“你哥要是多读点儿书,也是个拿工资的人。”哥哥是聪明的,因为学业耽搁,他没有考上高中,但是他通过自学拿到中专文凭,他当过乡农技师,做过电工,他还自学中医,当过村卫生室医生。哥哥中医笔记有很高一撂,都是用小楷做的笔记,笔记中还有药材插图。哥哥严谨的学习态度给了我和弟弟以榜样。哥哥的钢笔字、毛笔字都特棒,哥哥的字也是他自己临帖练出来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哥哥做些小生意,但是,他中医的本领一直没有丢,闲暇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中医书,做中医笔记,还上山采药草,给邻里治些常见的小病。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哥哥已帮父母养家,我和弟弟读书一点儿都没耽搁,一口气往上读,读到镇上重点中学,读到大城市,走出莽莽大山,都是因为有好哥哥当顶梁柱。我读书时,大山重男轻女思想还很严重,几次因家境窘迫,父母亲想让我学一门手艺,算是对我这个唯一的女儿最大的疼爱了。可是每次哥哥坚持说:“小妹这么爱读书,就让她读吧,不读太可惜了。”弟弟多病,体质弱,动不动就赖在家里不上学,母亲看得娇,父亲又长年在外地工作,母亲就由着弟弟的性子。哥哥不论在做什么活,听说了,连忙回家,哄着弟弟上学,还背着弟弟送到学校。哥哥也总以他做事的艰辛、劳累、不易,教育我和弟弟要好好读书。“读到大山外去!”这是哥哥时常对我和弟弟说的一句话。他也总说,别担心家里没钱,有我哩。只要你俩能往上读,多大的困难,有哥就别怕。有时他也会伤感地说,只有你俩能给父母增光了,哥这辈子是做不到了。
我和弟弟先后考到镇重点中学读书,镇重点中学,离家四十几里,那时没有客运班车,去镇里上学,只能步行,还需要住宿。学校两个星期放一次假,一天三顿只供应玉米糁糊糊,需要自带熟菜和馍馍。夏天熟菜和馍馍容易坏,哥哥骑着自行车给我们一趟又一趟送来。冬天冰天雪地,哥哥背着吃的,翻山越岭,送我们上学,中间还送一次吃的,有时遇着下大雪,哥哥来时已是一个雪人了,帽沿上结了一层冰。
小时候,哥哥用脊背背着我和弟弟长大。我和弟弟读书了,哥哥又用脊背给我们背送吃的。我和弟弟吃“皇娘”,拿工资了,哥哥为我们高兴、自豪。可是,时间一隅,我和弟弟看着哥哥劳作不停,没到岁数,白发却渐渐增多,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心痛。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我和我哥哥、我弟弟,则是万万年修得的兄妹情、姐弟情。如今,我和我哥哥、我弟弟一起走过很长的路。一路走来,因为有哥哥、弟弟相伴,我没有单薄感,也少了不少艰涩。
我们曾伤感:邀约好同行的人,一起走过年华,但有一天却在某个渡口离散。也常感喟: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下,世界变得薄情。人世间的情爱大凡都是不稳定的,唯有亲情陪伴我们的时间最长久,不会背叛和遗弃我们,使我们负伤的心愈合,温暖地活下去。曾读到一首微诗《城市的房子》;“城市的房子/若果没有灯光/就是一堆一堆的石头”世间没有亲情,也会冰冷如石吧。
我高楼的家对面的邻人,是一对近四十岁的夫妻,有一个读初中的女儿。当准生二胎时,毅然决然生二宝,说给老大生个伴儿。今年春天生了个儿子,姐姐抱着弟弟,像前世都在一起似的,那么融合、和乐。从此,在漫长的岁月里,姐弟俩就不会有孤单、冷漠、无助了。这也是很多大龄夫妇生二宝的缘故吧。
“小妹,还好吗?”隔段时间哥哥会电话问候我。“我最听不得我姐有什么事。”弟弟这样对弟妹说。今生我是幸福的,因为我有哥哥和弟弟,这是上天和时代赐给我的福分。
主编:
张宝树
执行主编:
疏勒河的红柳 毅 然
责任编辑:
晓轩 兰子
《散文福地》征稿征订启事
在《东方散文》杂志社的大力支持下《散文福地》创刊已六周年了。
这是广大中老年文学爱好者的喜事和福音。
我们创办《散文福地》,乃全国首家中老年散文期刊,是出于这样一个高尚的宗旨:“积极引导,认真组织有创作能力的中老年散文爱好者关注社会,深入生活,发现和捕捉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多创作讴歌真善美的作品,在丰富个人文化与精神生活的同时,歌颂人间真情,弘扬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和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贡献力量。” 我们愿做广大中老年散文作者的真诚朋友,为广大中老年朋友提供一个以文会友、倾吐心声、抒发情感、快乐人生的幸福家园和精神高地。
我们开设了以下栏目:“神州博览”“岁月如歌”“乡梦悠悠”“人伦亲情”“世相百态”“思絮心语”“咏物感怀”“养生悟道”“读写心得”“精品赏读”“企业之友”“科技之花”“老人之星”“青春风采”“出版信息”等。
欢迎本市及全国各地的散文作家和广大散文爱好者踊跃投稿。来稿请发电子稿。刊物优先发表题材新颖、内容充实、语言生动、富有真情实感的一两千字的精短散文。来稿请注明作者的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通讯方式。杂志编辑部电子邮箱swfd2010@126.com,微刊编辑部电子邮箱732241689@qq.com。投稿及应聘创作员事宜请联络马文华先生(手机:13821236584)。
《散文福地》国际刊号,大16开本,72页。全年四期,按季度出刊,每期定价12元,本市或外地需要邮寄的读者全年56元(含平信邮资一期一册2元)。欢迎订阅。征订请邮局汇款。
征订邮局汇款。地址:天津市南开区阳光100东园 邮编300381 收款人:郭芳 征订事宜请联系郭芳女士 手机:13820619572
------------------------------------
关于投稿
1、凡投稿作者,应先关注本号,方便查找稿件采用情况,否则不予审稿。
2、来稿需为原创首发,著作权归其本人,文责自负。
3、切勿一稿多投,三周内未见回复或采用,可自行处理,否则,以后来稿将不予采用。
4、来稿如不许改动请加以说明,未说明者即视为平台有修改删减之权利。
微信ID:sanwenfudi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