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亡唐兴七十年|卷二•第三章8.手心手背都是肉「兄弟暗战」
卷二 开皇、武德末年纪事
|第三章 祸起萧墙:两起以次夺嫡的宫闱之变
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
听过一件真事,一个老太太对着埋怨自己不公平、不能平等对待儿子和姑娘的女儿,伸出自己的手,先揪揪手心、再揪揪手背,然后才慢腾腾地说:“看见了吧,虽说都是肉,可手心的肉就是比手背厚,这没办法。”
民间老太太都能机灵如此,身居皇位的唐高祖李渊自然也有解决难题的高招。
对于已经在朝野引起广泛关注的三个嫡亲儿子,李渊当然是了解的,而且也真的是心存偏见。
他曾经很喜欢很信任颇有才华熟知兵法带兵打仗的确是一把好手的二郎,所以才让他始终跟着自己。
但那是在太原起兵之前,说到底,自己那时候只是个在全国棋盘上并不太显眼的棋子。为了自保,为了凡事有个商量,他也需要一个足智多谋多谋善断跟自己贴心贴肺的儿子寸步不离地跟在身边。
但后来情况就不一样了,尤其是面对都能独挡一面的大郎和二郎,为了早日功成名就,他也得一碗水端平了,兄弟一心,其利断金的道理谁还不懂?
所以他开始大搞平衡。
先让兄弟俩共同领兵,一左一右也就是一正一副,弟弟听哥哥的。
兄弟俩各自统兵之后,从将佐兵卒到职衔名号都不偏不倚,儿子都听老子的。
等到自己也位登九五面南为君之后,更是手心手背此消彼长均衡制约,那可是为了宗庙社稷江山永固。
老大是太子,身居东宫,龙在潜邸,名正言顺;
老二封秦王,为尚书令,“掌典领百官”,处群臣之首;
就连还是个顽劣少年的老三元吉,不仅被封齐王,而且还被当成一块并非无足轻重的砝码,被李渊左右把玩调来遣去,忽而追随秦王历经战阵,忽而紧跟太子讨伐叛逆,甚至就在秦王因功勋卓著被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的同时,李渊又特将齐王李元吉任为司空,几乎与秦王并驾齐驱。
如此煞费苦心,自然是有不得不如此的苦衷。
由于化国为家家国合一,所谓的皇家无私事、皇家无私情就这样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
“听哲妇之言,惑邪臣之说,溺宠废嫡,托付失所。灭父子之道,开昆弟之隙,纵其寻斧,剪伐本枝。”
这是唐初的人们对当年隋文帝更换太子,结果导致杨勇、杨广、杨俊、杨谅等诸王失和,最终形成大祸的往事的认识。
几乎是踩着表弟隋炀帝杨广的尸首登上大唐皇位的李渊,面对诸子纷争的局面,前朝的几乎就是发生在眼前的悲剧让他不得不百倍警觉小心翼翼。
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领司徒,李元吉也同时成了司空,是武德四年((621)十月的事。
同年十二月,因刘黑闼起兵,李渊再次命令李世民与李元吉前往讨伐,次年四月,战事刚一平息,李渊就命令李世民“驰传入朝,乃以兵属齐王元吉。”
如此迫不及待地要将将兵之帅与所将之兵分隔开来,皇上究竟是在忌讳什么呢?
后来又是刘黑闼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李建成主动请缨,深知太子心思的李渊当即照准,并让齐王李元吉随同出征。这是武德五年(622)十一月的事。
也就是那次出征的时候,太子与齐王结成联盟,以共同对付李世民。如此结盟,当然不是出于一母同胞的手足之情,而是双方各有盘算另有所图,这才一拍即合的。
李建成是要除掉强敌,巩固自己的储君地位。
李元吉则是耳闻目睹了兄长间的明争暗斗之后,开始有了非分之想。
在他看来,“但除秦王,取东宫易如反掌耳。”
为了尽快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不但劝太子早除秦王,甚至还表示自己愿赤膊上阵:“当为兄手刃之!”
说到做到,有一次李世民随父皇来到其王府,他竟然派了刺客准备暗杀。
太子到底还是比他有些脑子,加之“性颇仁厚”,坚决制止,阴谋才没有得逞。
李元吉恼羞成怒,埋怨李建成:“为兄计耳,于我何有!”
李渊却自以为高明,依然沉浸于意在平衡的游戏之中。
武德六年(623)七月,为了防备突厥入侵,派遣太子将兵屯北边,以备原州之寇;同时令秦王屯并州,备朔州之寇。
同年九月,太子班师。
十月,诏秦王还兵。
如此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皇上做出的姿态可谓高明,用意也极其鲜明:三兄弟各安其所,不得如前朝那般骨肉相残。
眼见李世民军功越来越大,他从此再没让秦王率军征战,自然也就让秦王没了再建功勋的机会。
“观汝兄弟,终是不和,同在京邑,必有忿竞。”
正是出于这种担心,哪怕只是要去仁智宫避暑,也要带两个留一个,将三兄弟分开,以免他们闹事。
曾经被臣下誉为“决神机而速若疾雷,驱豪杰而从如偃草”的大唐开国皇上已经快神神叨叨成了个老太婆了,但让他担心不已的事还是发生了:
就在他带着秦王、齐王仁智宫避暑,留下太子在京城看家的时候,庆州都督杨文干起兵造反了!
据说,事情的起因是,太子李建成为了对付秦王李世民的势力,私自招募各地和长安骁勇两千余人为卫士,分别屯守东宫左右的长林门,号称“长林兵”。
杨文干曾经宿卫东宫,与太子关系密切,所以太子就趁皇上率秦、齐二王避暑之际,私下叫杨文干“募健儿送京师,欲以为变。”
结果此事被揭发,杨文干就举兵反叛,攻陷宁州。后来就是秦王军至宁州,三下五除二就将杨文干叛乱部队镇压下去。
由于是阴谋诡计,加之事涉李世民,就像此前此后所有与李世民争位有关的活动记载总是前矛后盾纠缠不清一样,这件事究竟是谁告发的、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太子究竟于杨文干造反有没有实际关联、又有多大的关联,竟至成了一团乱麻众说纷纭,那就让我们先看事变之后的实际结果——
事变前,李建成是太子,事后还是太子。
按大唐法律,谋反是十恶之首,“为子为臣,”必须“惟忠惟孝”,如有叛逆之心,“而害于君父者,则必诛之。”
李建成如果真要抢班夺权,加害父皇,他那颗脑袋还能长在自己脖子上吗,能吗?!
据《旧唐书》记载,发兵平叛之前,李渊和李世民有过一段对话——
李世民:“文干竖子,敢为狂逆,计府僚已应擒戮;若不尔,正应遣一将讨之耳。”
李渊:“文干事连建成,恐应之者众,汝宜自行。还,立汝为太子。吾不能效隋文帝诛杀骨肉,废建成封作蜀王,地既僻小易制。若不能事汝,亦易取耳。”
果真是太子有罪,秦王有功,也果真是以有道伐无道的稳操胜券,大军未动,太子该如何处置皇上都已经想好了,那为何却是太子不但安然无恙,而且还依然是太子呢?
《资治通鉴》说:李世民率军出发以后,由于李元吉和嫔妃为建成说情,加上大臣封得彝的说情,皇上最后才改变主意,仍以建成为太子,“复遣建成还京师居守。惟责以兄弟不睦,归罪于太子中允王珪,左卫率韦挺,天策兵曹参军杜淹”,并处流放。
这才真叫是虎头蛇尾呢。
最初说李建成谋反,而且矛头直接对准的是高祖本人,现在又稀哩糊涂成了“兄弟不睦”,究竟是哪个嫔妃有这么大的能量,能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让皇上做出如此重大的让步?
难道是窦皇后复活了不成?!
道理反过来讲也能成立,既然是“兄弟不睦”,那是不是说皇上又发现了什么证据?
否则为什么太子还是太子,秦王还是秦王,皇上难道不怕已经率军在外的秦王也反了?!
就这样,一场事变最终是风息浪止,不管是被诬者,还是诬人者——要找出诬告者其实很简单,那就是看谁将在此次事变中收益最大,大家又暂且相安无事。
还是《资治通鉴》记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此时,突厥又侵入并州,李渊急忙驾返京师。有人提议说因为京师富庶,广有美女金帛,所以突厥才屡次来犯,如果迁都并一把火烧了旧都长安,突厥自然不会来了。
而且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还有最为高祖宠信的宰相裴寂也纷纷赞同。
只有秦王慷慨进谏——
“戎狄为患,自古有之。陛下以圣武龙兴,光宅中夏,精兵百万,所征无敌,奈何以胡寇扰边,遽迁都以避之,殆四海之羞,为百世之笑乎!彼霍去病汉廷一将,犹志灭匈奴;况臣忝备藩维,愿假数年之期,请系颉利之颈,致之阙下。”
秦王豪言壮语志气非凡,太子却举出汉初樊哙的例子加以嘲笑。
李世民毫不客气予以驳斥——
“形势各异,用兵不同,樊哙小竖,何足道乎!不出十年,必定漠北,非虚言也!”
其实,所谓的迁都之争,包含的依然是皇位之争:
李建成他们怕的是李世民乘机独揽兵权无法制约;而李世民也想通过外作战的胜利,重振秦府雄风。
最后是皇上停止了迁都之议,委派李世民和李元吉共同督军出兵,抵御突厥。
这又是一次折中平衡意在摆平儿子们之间关系的结果,如此部署,既采纳了抗战主张,又可防止秦王独揽兵权。
皇上是太过自信了,要不就是皇上真是老了,他难道真不知道同出一门的亲兄热弟早已经剑拔弩张不共戴天,一个个虎视眈眈眈眈相向,不管自己如何调解平衡,他们都要——
【都要什么呢?】
|扩展阅读
天策上将,是天策府官制的一种,职位在三公之上,仅次于名义上的文官之首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天策府则是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卫府之上;天策上将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为天策府中官员,即所谓的“许自置官属”。
《旧唐书-卷二》载:“(贞观)六年二月丙戌,置三师官员。”
终唐一朝,天策上将只李世民一人。后世也只是宋朝和五代十国时期有六人得此殊荣。
司空,西周时,司空,位列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是周代掌管当时代表最先进科学技术水平的工部的手工业制造官员。
椐《史记·本纪·夏本纪》中记载,尧崩,帝舜问四岳曰:“有能成美尧之事者使居官?”皆曰:“伯禹为司空,可成美尧之功。”可见舜封禹为司空,让其治水。故西周之前就有司空。
历朝均以司空与太尉、司徒合称三公,名义上参议国之大事,实为甲加官或赠官。元以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