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M、ODM和OBM在菌业(之四)
ODM里面还有很多猫腻
理论上说,ODM模式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服务于品牌的基本要求下,使用他人的优良产品完善配套,既帮助了生产企业扩大销量,也无损于自身,自然最后也会无害于最终用户。
菌业的机械设备方面,ODM大概也可以算是比较正常的模式,而且大体上都是企业自己有所不足,通过更好的企业给自己做配套,当然涉及两家的盈利要求,在价格上会比OBM的略高,这个必须理解,因为ODM的那一部分,如果是原厂销售,量小,售后就很难做。所以机械设备的ODM配套可以解决某些产品的售后难题,特别是用量不多的设备。
ODM如果会存在问题,主要就是品牌不硬的企业,因为本体水平不高,或者本来就是打算一次性交易了事的。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必然存在两个可能,一是还价就来,无所谓,反正不在乎今后。别说啊,这种事情中国真的不缺。如果自己的东西都不咋的,自然不会考虑配套的要好,这是与原来目标不相符的。
甚至,有些根本就是贩卖,因为投资方也知道某公司不懂做设备,但因为某些财务手续的关系,或者不愿意付出自行采购的辛苦,所以,由别的公司打包承担采购(主要是公款投资和大集团投资),也会接受这种贩卖。在这种贩卖模式里,很容易出现贩卖者故意采购劣质低价的行为,或者买方管理者和贩卖者合谋牟取不当得利的行为。这个事情可以用“你懂的”来形容。
贩卖模式是甲设计、甲生产、甲品牌、乙销售,因为这种模式的品牌都很烂,所以实际上相当于品牌被忽略,这种模式很容易出现售后扯皮。
有一次,我在中原某企业走访,该企业的陪同人员为了表示其产品的可靠,说某国外企业也在他们那里委托贴牌,他特别说明这个东西是我们设计,人家只要求铭牌打成洋货,当然最后是不是这个委托者的自有品牌,也是天知道。
ODM这种模式,一不小心就会滑入其他不合理的OEM模式里去,所以不管ODM本身如何,在中国,还是要小心这个东西。
不过在食用菌加工产品里,ODM倒是大行其道,中国食用菌深加工产品领域,ODM占产品品牌的90%甚至以上。并且无需担心产品品质,因为这个领域的情况有其特殊性。
这个特殊性就是忽悠政府和社会,一些公司自己没有实力,为了套取政府补贴,又要表示自己的经营范围高大全,就开始搞ODM了,这就特别符合中国人的聪明方式,也特别适合中国国情。这些猫腻,终极不在产品成本本身,所以不会有质量问题,最后不过是一个腐败过程和政府不作为的伴生物。
最有创意的ODM形式,是拿了项目款的基地购买菌棒的行为。
近几年,扶贫资金多得很,但建设和设计施工等东西,在政府的干预下,往往是说的快,做的慢,政府资金还没落实呢,就要求人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有生产场面供领导表现政绩。
这种特殊的ODM形式基本上是逼良为娼,当然很多企业老板也不以为耻,积极顺奸,努力叫床。
八字没一撇的企业基地,要展示一个好的出菇场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除了购买半成品别无他法,这也是中国菌业最大的创新了。大家都注意到了这两年来网上的求购信息菌棒之多,多到供不应求,而且基本上属于“急需”之列。因为这种事情,大体上不是企业的计划,而是政府官员信口开河瞎bb的结果。
综合评价起来,中国的ODM基本上被异化,难得正常,猫腻多如牛毛,每一个菌业的从业人员都必须牢记,对于ODM必须严防死守,避免变种危害。而其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设备设施方面,因为这个事情一旦上了套,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事情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