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孩子懒散?没用!5个绝招,轻松培养孩子的秩序感!
导语:常常听到父母抱怨孩子太懒,脱下来的衣服、玩过的玩具到处乱扔,用的时候却找不到。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化解? 看看整理达人的绝招!
作者:Jane
先看看如下的场景您是否也在经历?
她一岁多时,你和她玩捉迷藏,她总是喜欢藏在同一个地方,你找不到她时,她会着急地大喊:“我在这儿”!
她两岁时,用小手指着你的双脚,异常严肃地警告你:“妈妈,把鞋穿好”,她不能忍受你没系好鞋带。
她三岁时,你只是掀起了她的被子的一角,她的表情骤变,继而哭喊:“别动我的被子……”
这些都是宝宝秩序敏感期的表征,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这样写道:“儿童对秩序的热爱不同于成人对秩序的热爱。在某个年龄阶段,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需要。对儿童来说,杂乱无序是一种痛苦。它被看作是儿童心灵深处的一种伤害。……实际上,对儿童来说,这是一个生与死的问题。”
如何呵护孩子的敏感性,帮助他们在秩序敏感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下5招至关重要:
第一招:呵护兴趣之源。
一岁多的宝宝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浓厚的兴趣,喜欢翻包,翻抽屉,家里常常是一团糟,下图是我家宝宝一岁多时翻抽屉的战果。
建议家长:
1) 将可能造成伤害的物品放到宝宝够不着的地方。比如:金属工具、硬币等。
2) 确保安全后,放手让他翻。
3) 待他翻完后,带着他把翻出来的东西“送回家”,多次练习可以帮助宝宝养成收纳的习惯。
孩子通过乱翻来探索外部的环境,这是他的兴趣之源,如果强行制止或者干涉,则可能阻碍孩子探索的脚步,为他以后的“懒”埋下种子。
第二招:具体的赞美。
我的女儿天天两岁半左右时“默默无闻”得整理了一次鞋架。
看到被她整理得整整齐齐的鞋子,我夸奖她:“太棒啦!第一,每双鞋左右配对完全正确。第二,把小鞋巧妙地穿插在了大鞋之间的空隙里,这个办法很妙!第三,在爸妈没有要求的前提下整理鞋子,主动性很赞。”
我注意到,从那以后,她把鞋子整理得越来越好。此外,她还会主动整理她的小书柜、整理箱,甚至学着我的样子铺床、叠被子。
具体的赞美,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关注和认可,赋予他成就感;引导孩子强化优势,帮助他从最初漫无目的地探索转变为专注于他感兴趣的事情;也会为孩子克服困难和应对挑战提供强劲动力。
想想我们听到赞美时的感受吧,当我们做了可口的饭菜,讲了一节受欢迎的课,拿下了一个订单,完成了一个项目……他人发自内心的具体的赞美会让我们甘之如饴,信心满满。谁还会纠结于曾经的烟熏火燎、伏案苦读、软磨硬泡和风雨兼程?
第三招:建议而非批评!
天天快三岁时,把一整理箱的衣服都放在大浴盆里“洗”了。
可以想象她这次“洗”衣带给我的额外工作量。我首先谢谢她替我着想,然后告诉她哪些衣服需要洗,哪些不需要。哪些她可以洗,哪些她暂时还搞不定。她点头表示接受。
当然,我洗衣服时,依然会鼓励她洗洗小袜子、小毛巾,然后借帮她晾晒的机会再洗一次。
在宝宝最初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尝试的结果都不尽如我们所愿。吃饭时粘得满身都是饭粒,打翻了盘子摔碎了碗;画画时颜料染了衣服;练习写字时无论你怎么教,他总是把数字8写成∞……在成人世界里,我们习惯了期待“成功”和“完美”之类的正向结果,对“失败”和“错误”有种天生的抵触和抗拒。其实,最初的“错误”和“失败”的背后都潜藏着巨大的成长空间,这恰是家长帮助宝宝认识错误,从中汲取知识、教训和成长空间、并借此引导他们如何正确处理问题的好机会。
我们对待错误的理念会浸润孩子的内心,影响他们应对错误的态度和做法。
记得表嫂曾经抱怨,每一次她发现小外甥作业中的错误时,除非她指出来,孩子绝对不会主动承认自己已经发现的错误。我问她是不是以前发现错误就会训斥孩子,她笑着默认。我说,孩子明知道承认了一定会挨训,不承认说不定就混过去了,我要是孩子,我也不愿意承认错误。嫂子大笑,发现原来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
再比如,同样是考试不理想,有的孩子抱怨自己运气不佳,垂头丧气;有的则庆幸自己在大考之前发现了知识漏洞,对错题视若珍宝。
第四招:兴趣保持!
“妈妈,整理箱太乱了,你帮我整理吧。”
“好啊,我正想分享给你一个好办法呢,你看着啊,看妈妈如何变魔术!”
我所谓的魔术是新学的叠裤子的做法,即先将两条裤腿重叠,再从裤腿卷到裤腰,一条裤子瞬间变身“蛋卷”。不仅好玩,而且节省空间。
孩子果然被我的新方法吸引了,争着要自己做,本来不愿意干的事儿倒成了抢手活儿!
孩子和成人一样,在探索、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惰性,作为家长,我们不妨灵活处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好,正向引导也罢,但我们必须铭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鼓励他们保持兴趣的同时,基于自己的生活实践,给孩子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迈上更高的台阶。
第五招:良好的家庭氛围。
我的老家在黄土高原,印象中自九七年以后,沙尘暴就频频光顾,气势不输雾霾。纵使外面沙尘满天飞,只要回到家,目光所及之处永远都是那么整洁透亮,很舒心。
我妈妈没有读过蒙台梭利,受到的学校教育有限,但是她不断地从生活中学习,并将习得的结果应用于实践,妈妈的努力妆点了我们的童年,让我们徜徉其中,在一点一滴中感知生活的美!
而今,我们都已长大,想想父母和环境刻在我们骨子里的那些印记,就会瞬间明白,此刻我们的言行和我们所营造的环境,正在怎样地雕刻着孩子的未来?
2016,邀您:
一起整理,让透亮的家秒杀雾霾!
一起努力,做个走心的爸爸妈妈!
一起学习,让追求成长成为我们的个性!
(作者简介:Jane,南开大学商学院MBA,酷爱朗诵和主持,头条号签约作者,最温暖的成就是被曾经一起玩过的2~5岁的宝宝们喜欢并深深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