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普通母女的日常,道出了国人心目中期许的生活哲学

这做人哪,就是套张皮。

死了,谁都一把灰。

所以呀,别光盯着你自己那点错处看,谁也没把咱正经当盘菜,谁有时间天天盯着你那点丢人的事儿。

——邱晓霞

这是刚收官的爱奇艺芝麻荚工作室原创剧集《生活家》中的经典台词,话糙理却真,寥寥数语便有抚平焦虑的神奇作用。

如果说时下现实题材作品都在有心无意地用直击生活痛痒点的方式唤起共鸣,《生活家》是个特例,轻松俏皮的娓娓道来替代了剑拔弩张的口诛笔伐,生活本身成了层次最丰富的一门学科,身处其中的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活成了“生活家”。

顺境也罢,逆境也罢

用心经营的是“生活家” 

包括邱家母女在内,《生活家》刻画了一大群各式各样的普通人,描绘了各式各样的生活困境:

他们面对的困境是有形的,比如需要精打细算维持生活的邱家母女;

比如因为父亲的过往影响自己职业生涯的顾飞;

比如开始新生活却因曾经坐牢的过往遭人议论的王事成;

又比如在要孩子这件事上难以达成共识的程帆扬、白友新夫妇;

急于为与再婚妻子所生的患病女儿寻找合适配型的邱冬娜生父尹平川。

他们面对的困境也是无形的,邱家母女面对上门求骨髓救女儿的尹平川陷入救还是不救的两难;

邱晓霞面对王事成的频频示好陷入又心动又顾念女儿的情感拉扯;

顾飞将前女友遭人凌辱的经历归结于自己做男朋友的失职,心理包袱久久难以放下;

白石初则因为母亲的离世、父亲的再婚而长久处在受害者的心理阴影中。

《生活家》里的众人和众生相,深切地诠释了什么叫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个人的、家庭的、生活的、职场的、社会的,桩桩件件都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躲不掉、逃不脱的“人间真实”。

过日子本来就像升级打怪,关关难过关关过,《生活家》试图用普通人的经历给普通人提供“过关”的一种策略:办法总比困难多,用心了,逆旅也能变坦途。

特别难得的是,《生活家》里的众人葆有一种难得的清醒,他们的乐观不盲目,行动靠脑子。

剧情行至尾声,大家团结一致以解程帆扬之困大快人心。

出谋划策贡献脑力的、具体执行贡献体力的,看着他们一点点将自己、将朋友从困顿的泥淖中拽出来,通过自己的努力扭转局面改善境遇,这才是真正的“爽剧”。

愁也过,笑也过,

知足达观的是“生活家” 

观众中间流传一种观点,现在的影视剧里没有穷人,也没有坏人。不能怪观众苛责,事实如此。

故事里的主人公们生活在一线城市,衣着光鲜,动辄出入高级写字楼,拿着微薄实习补贴的实习生也能住上堪比售楼处样板间的“出租屋”,嘴上嘟囔着日子难过,生活艰辛,也没见谁真为吃饭发愁。

与其说这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寓,不如说是另一种隐形贩卖焦虑的方式——普通人的生活未必如戏,但戏里的不如意、不顺心或许只是寻常日子中的冰山一角,且常伴身侧。

与其粉饰,不如直面。

《生活家》大刀阔斧地把普通人过日子时面对的沟沟坎坎囫囵呈现,令人担忧的焦虑情绪却并未因此增添分毫。

正相反,一地鸡毛里的欢欣愉悦,无形中被放大了数倍。

邱晓霞、邱冬娜母女的日子,用一塌糊涂形容不为过。

邱晓霞被丈夫抛弃,独自带女儿长大,冷眼委屈自然不可尽数。

好不容易熬到女儿毕业工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邱晓霞被骗欠债,母女二人的生活雪上加霜。

困难像雪球,兜头盖脸砸向这对母女,也砸进观众心坎里——像,太像了。

普通人经历的沟沟坎坎,这对母女经历了个遍,做母亲的明白“有铠甲也有软肋”的深意,当女儿的理解“为母则刚”的不易,年长的对人到中年的压力感同身受,年轻的对成长的阵痛深有同感。

不如意事常八九,如果这就是生活的常态,普通人怎样才能过好自己的人生?

过日子不是做是非题,影视剧也未必真如教科书,《生活家》亮出的是一种态度。

邱家母女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达观驱散生活的阴霾:物质拮据就开源节流,精神受挫就互相打气;轻视苦难,但绝不看轻自己。

情绪是会传染的,看着把每一天都当成新开始的邱家母女,仿佛自己也拥有了击不垮、打不倒的力量。

心有戚戚或者感同身受

治愈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

观剧获得心理满足的机制无外乎两种:

看到剧中人物遭遇坎坷,且境遇足够贴近现实,当自身未经历这些苦难时,会有一种幸免于此的心有戚戚;当自己也背负着相似的压力时,看到剧中人攻坚克难重新开始,也便有了重拾信心的勇气和力量。

《生活家》是能带给人力量感的作品。

以前不能理解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的栖居”,总觉得面对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劳心劳力的职场日常就已经耗尽了全部的力气,哪里还有精神去发掘“诗意”,能不当“咸鱼”,不至于遇到一点点不顺心不如意就躺平任嘲,已经是很努力地在生活了。

直到看到《生活家》。

老实说,剧中众人遇到的困境,到底是现实的提炼和浓缩,创作者们为了集中地、不遗漏地全景式展现生活,把普通人有可能遭遇的现实问题加诸一个人或是一类人身上,同时赋予他们比常人更平凡的起点,进而形成强有力的戏剧张力,关照现实之余也保证了故事本身的可看性。

这样想来,我们这些生活在现实中的普通人,似乎还要比剧中所呈现的普通人更加幸运那么一点点,被更少的苦恼困扰,被更多的关爱包围,这样想来,又有什么理由放任自己,浑浑噩噩地生活呢?

“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也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也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也好,传颂至今的诗赋词句无一不在证明,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伴随一代又一代人走到今天,而现代生活的快速的节奏和有形无形的压力让我们暂时将“本能”遗忘了。

《生活家》唤醒了这种本能,也让我们镌刻在文化基因中的平和、豁达、乐观、自在的品格重新闪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