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知识渊博,晚年写书法追求平淡深远,与他的思想境界一致!

提到弘一法师,很多人会想到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人,尤其是对音乐上的研究,让后人钦佩不已,其实他还是一位书法家。

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在很小的时候父亲离世,和母亲相依为命,这样的生活环境让李叔同变得沉默寡言,到了6岁的时候开始学习传统文化,到了13岁的时候学习《尔雅》、《说文》等著作,步入训诂之学。

李叔同的书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出家之前,当时的书法笔画纵横舒展,用笔浓重,强调书法的质感与力量感。如果把李叔同的人生经历和他的书法结合在一起,可以看出这些起伏是相同的,出家之前李叔同意气风发,出家之后逐渐追求平稳,到了晚年又有淡雅之气。

所以说一个人的书法并不是表面形式,而是一个人学养和品格的体现,李叔同就是这样人书合一的人。

当他的书法到了第二个阶段后,开始有了变化。由于生活习惯的变化,思想境界的转变和审美意识的改变,让他的书法融入了圆融之感。

李叔同的书法到了第三个阶段,也就是在他人生最后的十年里,形成了弘一书体。早年方折用笔早已不见,书法线条的浓重感也没有了,而是变得含蓄圆润,书法线条变得刚劲有力,细致流畅。从他的书法中可以看出,在字距、行距之间留白很多,给人带来一种意境深远,淡雅之气,这和五代杨凝式的书法布局有着相似之处。

此时李叔同的思想也变得平淡,所以书法也呈现出谦卑和内敛。晚年的书法处处呈现出安静、空旷、平淡、恬适之感,以静制动,以平淡致深远,把字内功夫与字外功夫相互融合,真正做到了书法的高境界。

有人曾说李叔同的书法没有根基,其实这样的评价并不对,早年的李叔同在书法和篆刻上都受到了秦汉碑刻影响,以拙为美,后来又学习了魏晋名家之作,追求流畅潇洒,晚年归于平淡。在中年之前已经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他的书法并不是凭空想象而成,而是根据自己内心审美的转变和境界的提高而形成。

李叔同曾说过,朽人写字时,皆按照规矩和束缚的要求,并且竭力求其形似,这足以说明他对书法的见解和审美思想。

李叔同在人生最后的十年中,把书法写出了高境界,不仅如此,他在晚年把诗书画融为一体,就像音乐一样有节奏感,并且能够引起欣赏者的共鸣。他一生大约留下70余首音乐作品,每一首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欣赏李叔同书法的时候,如果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情感的变化,会别有一番韵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