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升降汤简介
元阳升降汤是周忠海在经方,历代名方基础上并结合20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针对心脑血管和全身调理的有效验方。
元阳升降汤分:“活法“和”死方“。
“活法“适合有中医基础者,能够灵活加减者使用。
”死方“只要抓住患者”舌不红,苔不黄,体形体力偏弱,过了四五十岁之人“,皆可以使用,如果担心量大,先从小量开始服用,感觉良好,就可以逐步加大药量,放心服用。
现在皆公布出来:
一,元阳升降汤“死方“篇
方药:生黄芪180克桂枝50克炒白芍50克制附子40克有毒需要先煮1.5小时生龙骨 50克 生牡蛎50克干姜20克炙甘草30克生地30克川芎15克黄芩15克柴胡30克姜半夏25克 党参30克炒白术30克茯苓30克泽泻36克栀子15克 淡豆豉30克怀牛膝30克葛根60克麻黄15克细辛15克白芷15克
生姜丝50---100克 大枣12枚去核赤小豆100克核桃仁100克 一天一副,连服三副。 SPAN>
功能:大补元气,温补元阳,升清降浊,活血化痰。
主治:脑供血不足,脑缺血,老年痴呆、脑梗死,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先天性心脏病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头晕目眩,恶心,心慌气短,浑身无力,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临床常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或脑外伤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肢、或下肢痿软等属元气亏虚,元阳不旺,血瘀痰盛者。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
辨证要点:只要患者舌不红,苔不黄,体形体力偏弱,过了四五十岁之人,皆可以使用,如果担心量大,先从小量开始服用,感觉良好,就可以逐步加大药量,放心服用。
二,元阳升降汤“活法“篇
心脑血管通用方:
元阳升降汤(心脑乾坤汤)
元阳升降论
万物始于阳,终于阴,人活则温,死则凉,故中医治疗疾病,先要“元气不虚,少阴阳旺”为基,而后“阳主阴从”,阴阳相济,互升互长,阴阳和合,寒温不偏,气机调达,血脉和畅,而五脏自安,六腑自通,体自安泰。
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升降不乱,头无昏晕,脚不失衡,升清降浊,此为安脑之法。
体内气机,升降有序,五脏六脏功能,方不失常;元阳充沛,是一身之动力。人体之外,有四气六淫而伤之;人体之中,有七情六欲以乱之。故人体之元阳,一到中晚年,元阳只能一天天减损,断无增加之理,即使偶有一时之热症,但人体之元阳比之自己青壮年时,只能是减损。但每个人的元阳,盛衰差距有别,有青壮年,亏损如中老年者,也有中老年,尚强过青壮年者,为医者,需知常,也需知异。知常达变,方可,辨证观病,视人察体而不失亦!
西医心脑疾病,不外乎“元气虚,少阴衰,升降反”,遣药不外乎“补之温之升之降兼以清之”,心脑之治,仅此而已。
生老病死,自然之律,心脑疾病,大势所趋,虽难逆转,补气温阳,升降不失,不能永生,却可延年!
余持“补元温阳,升降复常,偶或清热”之立方,方名“元阳升降汤”。持”元阳升降汤”,而心脑之诸症复归调顺,此即“执简驭繁“,”寻病溯源“之道。
元气不虚,少阴阳旺,升降不失,心脑诸病潜消。是西医心脑血管之大法也。所以元阳升降汤就是西医心脑血管病的仙汤,所以又名心脑乾坤汤。
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心脑诸虚,宜元阳升降汤,温和气血,安调五内,恢复正常体质。
心脑诸疾,一方调治,这就是捷径疗法。以至简之法,用至廉之药,医至多之病,用这么一个方,就是元阳升降汤。
今之心脑诸疾,古之医方有:四逆汤,桂枝甘草汤,补阳还五汤,镇肝熄风汤,地黄饮子,大小遂命汤,虽各有所长,亦各有所偏,当代俊杰,山西高允旺,李可之医案,各有精华而可取,今周某虽不才,但集二十多年临床经验,汇古今心脑之精粹,而成元阳升降汤,供有缘有心者的同行借鉴。
-----经方传承人:周忠海
2017年3月24日
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为什么普遍是中老年患者?说到实质,此病在中医属于本虚,即“元气大亏,少阴阳虚”,同时往往兼有“气滞血瘀痰涌,清不升,浊不降,也有少数患者夹有热郁肠阻的病证。由此周忠海研创出:“大补阳气,兼以活血化痰为辅,升清降浊为枢,极少数者或兼以清热通便为助”的元阳升降汤。
周忠海将历代治疗血管疾病的方剂:补阳还五汤,镇肝熄风汤,大小续命汤,血府逐瘀汤,地黄饮子,太阳病和少阴病的方剂,在临床中进行了融会贯通,提炼,开创出“补气温阳为主,活血化痰为辅,升清降浊为枢,滋阴清热通便为助”的元阳升降汤。
这样除了大量的急性脑出血和急性心脏猝死,元阳升降汤,在对心脑血管的预防,治疗及后遗症恢复方面,大大提高了疗效。
元阳升降汤
功能:大补元气,温补元阳,升清降浊,活血化痰。
主治:脑供血不足,脑缺血,老年痴呆、脑梗死,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动脉硬化、冠心病、心绞痛、先天性心脏病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头晕目眩,恶心,心慌气短,浑身无力,半身不遂,口眼㖞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临床常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或脑外伤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肢、或下肢痿软等属元气亏虚,元阳不旺,血瘀痰盛者。神衰欲寐,面色苍白,腹痛下利,呕吐不渴,舌苔白滑,脉微细。
辨证要点:只要患者舌不红,苔不黄,体形体力偏弱,过了四五十岁之人,皆可以使用,如果担心量大,先从小量开始服用,感觉良好,就可以逐步加大药量,放心服用。
补气温阳药:生黄芪80—240克蒸附子30克---80克干姜30克---60克炙甘草30—60克桂枝30克炒白术30克茯苓30克
活血化痰药:莪术75克----120克姜半夏20--30克丹参20--30克桃仁红花柴胡当归川芎桔梗以上各药10---15克
升清药:麻黄细辛10---20克葛根30---80克
降浊药:怀牛膝(镇肝阳引血下行)30---80克生龙骨生牡蛎枳实30---60克厚朴10---30克
滋阴清热通便药:炒白芍30克生地黄、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石斛、五味子、肉桂、麦门冬、石菖蒲、远志以上各药10---30克
生石膏20—120克栀子芒硝10---15克生大黄10---30克
纠偏药:辛热药防止过燥,配以生石膏30—80克;麻黄提气防过小便少,济以赤小豆50---100克,和胃配以淡豆鼓SPAN>克
药引(温胃化饮补脾益血):生姜丝50---150克大枣12枚掰开
配方要点把握:
如何补元气?非生黄芪,莫属!
如何温少阴?舍制附子,难当!
舍此二物,元阳难复!
寒体进热药要有度,莫生燥;热体进凉药不可过,防伤阳;虚体进补药需能化,戒成壅;实体进伐药要知止,忌伤正,否则,皆失“中和“之道。”中和中和“非仅仅指用药平和为中和,更是指用药之偏,恰能纠正病与体之偏,此乃中和之真义亦!
注意事项:
一如果有心慌,心律不齐者蒸附子只用到30克,不宜再加量,如果没有心慌,心律不齐者治疗脑血管疾病,蒸附子还可以逐步加量到80克
二采取重剂分服法,逐步加量法。
三出现大便稀,排泄多为正常。
原因:一是喝的药水总要排出,二是推陈出新,排瘀滞的好现象。
对治方法:
1顺其自然,从临床观察有的会自然停止。
2减量
3加炒车前子怀山药
注意:
心脑之诸疾,年高体衰,元阳渐熄,急时非大剂周全之方难以取效,平时需常服久服,提前预防和巩固。
善师者不让后学,困于己言,善教者不让阅者,死于句下,故而附注,11则大量元阳升降汤的加减实际临床应用,供大家更好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发挥,防止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