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随想录(二十六)

敏感一点,在艺术史上就会有很多自发式问题。比如,那么有自我意识的梵高为何那么地崇拜米勒?米勒着实画的很好,可无论风格还是内容我觉得还不够梵高临摹重复他那么多的作品。梵高在其短暂的艺术生命过程中当着重创造,怎会花如此多的时间去临摹他人,我以为,是米勒艺术直指生命的善果,两人的艺术生命相似的结局。米勒的现实主义之所以有厚度及深度,完全是因为米勒表现出了老百姓辛苦痛苦后,最后回归的那份安详,哪怕是死亡的安静。米勒就画过《死神与樵夫》,他画面的风格很是祥和,可祥和背后是忧郁,是深沉,是绝望后的希望,这就是为何米勒画面呈现酱油调以后,总在天边透着迷蒙的光线。他的代表作《晚钟》,远处是钟楼,近处画着一男一女的农民在祈祷,据专人考证,两个农民中间的篮筐本来画着死去的婴儿,其画面深度远非简单的热爱生活,而是对生命消逝的理解。梵高那么执着于生命意义的人,当然很容易与米勒的作品产生共鸣。

我亲眼见过不少欧洲中世纪的壁画和早期的油画作品,很显然与宗教密切相关,而宗教的源头,我以为是在用各种方式来解读生命的存在与消逝,特别是对死亡的解释。哀悼基督或者说是基督之死是画家常绘的题材,有太多的画家描绘基督之死:半裸的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悬挂着,孤零着,也有表现把已死的基督取下来安抚的,又或是在圣母怀中死去的,各种样式表现死亡,死得其所,死得肃穆。最让我感念的还是意大利画家曼特尼亚的《哀悼基督》,真正的艺术是一种思想来源,这幅作品把钉在十字架上,本来习惯式立起的基督给放平了,被钉穿的基督之脚直冲观众。曼特尼亚利用强烈的透视关系把神变成一个普通人,死亡便成了寻常之事,每个人都是要面对的,让死亡的恐怖与崇高就在日常之中化解,让所有的人都能安心面对死亡。

曼特尼亚是佛罗伦萨贝利尼家族的一员,是雅各布·贝利尼的女婿,文艺复兴还有很多的故事,我往往喜欢画派边缘的故事,喜欢异军突起的艺术野史,殊不知所有的艺术后面都有人在支持,比方说贝利尼家族就支持威尼斯画派的发展。很多人容易忽略华丽工整的院体画,倾向于院外画、文人画的潇洒,可没有院体画哪能让人体会在野之画的闲趣与洒脱。说到这,让我念起了南宋的宫廷画家李嵩,本来少贫,后被宫廷画家收养,他当然就能懂民俗野趣,亦擅工整的院体画,所以他的作品《货郎图》、《市担婴戏图》等非常的有特色,世俗又规整,野趣却雕琢。在李嵩的作品中,要数《骷髅幻戏图》,最让人浮想联翩,画面中一大骷髅席地而坐,用悬丝操纵着一个小骷髅正在表演,有俯地小儿欣赏,在大骷髅身后另有一妇人敞胸在给怀中婴儿喂奶。表面上是宋代市井民俗木偶演出,其实是千年来艺术对生命的追问,干瘪恐怖的骷髅与饱满可爱的婴儿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不禁让人感慨千年前幻戏对孩童的生命教育,其死亡对教育对艺术的重要性,由于生命的无常虚幻,带给教育及艺术无限的想象。

我很是相信《骷髅幻戏图》,艺术有时比现实来的更加真实。其画中的小骷髅为悬丝傀儡。在宋代百戏中有傀儡戏,表演内容多样,有“悬丝傀儡、走线傀儡、杖头傀儡、药发傀儡、肉傀儡、水傀儡各种”“凡傀儡,敷衍烟粉、灵怪、铁骑、公案、史书历代君臣将相故事话本,或讲史,或作杂剧,或如崖词。傀儡戏中灵怪类形象多为怪异之形,也有骷髅形状的”,其信息来自《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梦粱录》等,让人信服多思,宋画的魅力就是让人思绪不止。宋人就已经用百戏诠释生命,用骷髅解读人生虚幻,死亡其实是教育极好的素材,其死亡教育就是直面生命的教育,我们遗忘了传统,遗忘了我们自己的艺术,当下的教育缺少这个东西,就显得单薄肤浅,没有深刻的意思了。

(0)

相关推荐

  • 是骷髅索命还是亡夫还魂,喂奶妇女当街卖艺,宋代版本人鬼情未了?

    骷髅是中国古代传统绘画中鲜有的题材,就算有一般也是描绘百鬼出行的场景,但把骷髅画的这么自然.温馨的,李嵩的<骷髅幻戏图>是第一个,应该也是最后一个. 此框为PS完成 ,实际形制见下图 令人 ...

  • 鲜花装饰的骷髅——Ali Gulec的插画艺术

    昨天早上,我在上音同学群里获知我中学同班同学患肺癌四年抗争后去世的消息,一整天都很郁闷. 今天心情也不好,和大家分享这些鲜花堆砌成的骷髅插画,生命诚然灿烂如花,但一朝终将逝去. 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生命 ...

  • 之所以西方画家那么喜欢画女人油画,并不是...

    之所以西方画家那么喜欢画女人油画,并不是说那些画家都是男性,很多人都是认为男画家喜欢画女人那是理所当然. 其实在整个西方绘画艺术史上,也有个别画家不喜欢描绘女人形体的,如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梵高在梵 ...

  • 艺术教育随想录(十二)

    法国的文学家罗曼·罗兰曾在自己的小说<约翰克里斯托夫>中,借主人公的嘴说到: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成了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 ...

  • 艺术教育随想录(十四)

    我有幸见着过德加的一幅巴掌大小的油画,画的是一个年轻女子的侧面肖像,调子沉着,温润耐看:笔法通透,形色合一,作品元气十足,扑面而来的油画味叫人流连忘返.我见着此画之时就很是感慨,因为我先前见到这幅画都 ...

  • 艺术教育随想录(十五)

    19世纪法国作家左拉,以画家塞尚为原型,写了一个终身落魄的画家,小说叫<杰作>,极具讽刺性,使得两位大师朋友左拉与塞尚终成陌路.20世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为米开朗基罗立传,天真地想用天才式 ...

  • 艺术教育随想录(十八)

    当下的学校过于依赖所谓的文化建设,听信"要墙壁说话"的教育论断,于是越来越堆砌繁琐,满校园的绚烂装饰,着实失了中国文化艺术本该有的留白与想象.其实所有的文化艺术问题,教育问题,都出 ...

  • 艺术教育随想录(十九)

    前些日子,微信上有篇关于日本一个女员工清洗打扫出最干净机场,从而呼唤工匠精神的帖子特别火,我们苦口婆心地说了半天,还拿别人做榜样,我深感,其实真不如好好地看上一幅中国传统经典的工笔画,线条安妥,着色素 ...

  • 远晴聊教育(二十六)

         老师因失态"冒犯"了学生,老师只要婉转地解释解释,学生听了就会一笑了之,学生就会理解了老师:学生因无知"冒犯"了老师,尽管学生已诚惶诚恐地向老师&qu ...

  • 艺术教育随想录(二十二)

    相传秦始皇有七匹名马:追风.白兔.蹑景.追电.飞翩.铜爵.晨凫,让人浮想联翩,很有画面感,中国文化的烂熟就体现在这些地方,说一个动物说的那么细腻具体,说的那么自在讲究,而马从生理上细分下去,就有:母马 ...

  • 艺术教育随想录(二十四)

    我在故宫见过马远零星的几幅水图卷,好似有黄河逆流等,名字记不清楚了,可卷中的飘渺水气记忆犹新,恍若实境,让人很容易想到"马一角"的意象,何为"马一角"?就是说马 ...

  • 艺术教育随想录(二十五)

    在1672年,明末来华的西班牙传教士闵明我,在自己的著作<中华帝国历史.政治.伦理及宗教概述>中提到:"中国在所有的方面都是优秀的,欧洲到处都是问题.就连便溺,也有优劣.中国人的 ...